分卷閱讀527
洞擔過土,一走往往就是三兩個月。耶娘不在身邊,子女難免就要受些委屈,每次回來往往又是一通爭吵,與她那小姑還曾當街打過一回,那小姑打不過她,被打得哭著回家找自己耶娘告狀,結果家里又是一通鬧騰。現如今這姑嫂二人可好了,這炒鐵的女匠人拿了伙食補貼,不在針坊吃飯,她那小姑每天中午都要給她送飯過來。倒也不能說她小姑市儈,從前他們家沒錢的時候,她倆因為一塊布頭都能打起來,現在她這當嫂子的能掙錢了,對家里人也不賴,眼瞅著她這小姑到了該說親的歲數,還與她買了那晉昌商賈運來的布料回去,叫她與自己做一身新衣裳。總之對于那每月三四百文的工錢,城中百姓都是很羨慕的,只可惜炒鐵那活計得要有手藝,還得講點天賦,尋常男子想要學會都不算容易,更別提婦人們了,首先身體不夠壯實的那就不行。這個炒鐵的女匠人著實厲害,好似天生便通了那一竅,僅僅只是看人炒過幾回便會了,與那針坊的管事說那活計她也能做,針坊的管事叫她上手去炒一鍋,第一鍋只是尋常,第二鍋便似模似樣了,到后來越炒越好,工錢也是連連上漲。從前城中這些婦人大多羨慕羊絨作坊里面那些小娘子,覺得自己早生了幾年,沒趕上好時候。這會兒她們又很羨慕這個每月能掙三四百文的婦人,聽聞從前她那翁婆待她也是一般,現如今可是大不一樣,恨不能將她當了寶貝捧起來。娃兒想要吃點什么穿點什么,她自己也能拿得出來,前兩日還見她在街邊買糕,那敦煌來的甜糕,一下便要了兩斤,半點不覺rou疼。這陣子新開的燕兒飛作坊和打谷機作坊,也收婦人,一些需要技術的活計,也有婦人在學,整體表現得是要比男子差些,但也有那幾個精進的,將來很可能也會成為匠人。婦人們去學手藝,在這個時代也有一個男子們沒有的好處,那就是不怕被改戶籍,橫豎她們的丈夫什么籍,她們便是什么籍。作坊方面也有培養匠人的意愿,在羅用的弟子們開辦的這幾個作坊之中,都有專門讓人練習技藝的場所,偶爾還會有人過去指點一二。聽聞他們常樂縣這里的作坊愿教人手藝,這城里城外、晉昌敦煌不少人都來做工,眼下這場面是很熱鬧,只是不知道最后又能有多少人堅持下來,畢竟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恒的人還是少數。要說動力,那還是很充足的,尋?;钣嬅吭轮坏脦资?,若是成了匠人,至少也是一二百文往上,若是掌握了一項關鍵技術,三四百文不在話下。城中那些匠人們,時常放著作坊里的飯菜不吃,三五成群到街上去打牙祭,其他人看了,便很羨慕,每月掙不來幾百文錢,是不敢這般花用的,更何況還有妻兒老小要養活。“前些時候你不是回家去了,怎樣了?”這一日,方才發了工錢,幾名匠人相約到街上一間食鋪去吃飯,席間,有人便問一個關外牧民出身的匠人道。“就那樣?!蹦墙橙诵α诵?,唇角的弧度卻有幾分勉強。前些時候長安城的醫官來他們這里種牛痘,這名匠人種上牛痘以后,當日便出關去了,一路騎馬回到自己的部族,趕在胳膊上的傷口結痂愈合之前,取了膿汁給自己的妻兒種上了牛痘。因為要趕著回來上工,并未多做停留,把方法教給了部族里的老人以后,便又帶著復雜的心情離開了,這兩年他每次回去,心情往往都很復雜。他從小生在那個部族長在那個部族,從前便覺生活本就應該是那樣的,并不以為有什么不足。現如今在這常樂縣中生活慣了,每日都有現成的飯菜,衣裳也穿得不錯,作坊給他們提供的住宿條件也好,公共區域每日都有人灑掃,就連茅廁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的,每日都有熱水洗澡,每月只需花上幾文錢,城中一些替人洗衣的婦人們便會把他們的衣裳洗得干干凈凈,一兩日便要換一身。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了這么久,再回到自己的家鄉,看著自己的兒女們揮著臟兮兮的爪子搶他買來的飴糖吃,常年不換的衣裳,常年不洗的頭發……他的妻子在面對他的時候,仿佛也有一些自慚形穢一般……“待過些時日,我再回去一趟,把家里的妻兒老小都帶來這邊?!边^了一會兒,這個牧民出身的匠人說道。“這時節?”旁人吃驚道:“這時候羊群正在長rou,你家的人若是都來了城里,那羊怎么辦?”“賤價賣了便是?!蹦侨搜缘?。“你們部族輕易就肯放人?”隴西這邊的人,就算是在關內生活的,對草原戈壁上的那些部族的情況,多少也都聽說過一些,那些部族內部有寬厚的也有嚴苛的,但誰若是想要脫離自己的部族,那便很容易被人視作叛徒,獨自一人進城打工,和把妻兒老小全都帶到城里生活,那可是兩回事。“我們那里不少人都想到這里來當匠人?!卑ㄗ彘L家那幾個兒孫。“那倒是好辦多了?!迸匀艘嗟?。“那你哪一日回去?”“待他們把牛痘都種好之后?!?/br>“多少也帶些錢帛回去?!?/br>“我知?!?/br>“莫要與人沖突,將來興許還有回去那一日?!?/br>“錢帛若是不夠,我們借你一些?!?/br>“那作坊里的工錢,也可先預支幾月?!?/br>“正是,先前有人妻子生病,便從作坊里預支了不少?!?/br>“使些錢財,日后也與部族中人多多往來?!?/br>“多謝諸位兄臺!”“與我幾個無需見外!”第348章不想好了從前羅大娘等人之所以到江南去開鋪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他們看好江南那邊的茶葉買賣前景。現如今那隴西的白疊花一出來,又有那專門用來脫除白疊花籽的精巧器物,一時間中原許多商賈富戶紛紛去往隴西置產,相較之下,江南這邊就顯得有幾分冷清了。當初與羅大娘她們同來的那些長安商賈里頭,現如今也有心生悔意的,覺得自己當初若是不來江南,而是去往那涼州城便好了,即便不去涼州城,留在長安也是好的。都說隴西那邊要大變樣了,吳縣當地許多商賈富戶們也都是這么想的,甚至在他們江南這邊也有不少人動起了要去隴西置產的心思。“大娘啊,你看咱在江南這買賣,做得不上不下的,不若還是早做決斷,免得將來連口湯都喝不上啊?!?/br>這一日,幾名當初與羅大娘她們一起從長安城過來的商賈,相約來到阿姊食鋪這邊小坐,這才剛坐下來沒多久,便有人說了這樣的話。自從上回燕兒那事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