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3
,今日便擔出去賣?!?/br>“用什么裝?”“便用家里的水桶?!?/br>“那我再去把那兩個水桶洗刷洗刷?!?/br>說起來,這兩日在南北雜貨推出炒田螺調料以后,城里的酒樓客舍也有買了回去自己炒的,但是像這青年這般,自己在家炒了挑出去走街串巷叫賣,卻還是頭一遭。賣了這么多年的水,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他也是很熟悉的,哪一戶人家刻薄,哪一戶人家良善,哪一戶人家節儉,哪一戶人家舍得吃喝,他們都是很清楚的,這田螺該要擔去哪里賣,心里頭自然也很有數。“田螺嘞!炒田螺嘞!一勺一文錢嘞!”“哎,你的炒田螺什么樣,擔過來與我們看看?!?/br>“剛出鍋的炒田螺,滋味好著呢?!?/br>“先要一文錢嘗嘗?!?/br>“哎?!?/br>“別說,還真不錯?!?/br>“與我也吃一個?!?/br>“你等等,我回家拿個碗去?!?/br>“我要兩文錢,你與我多打幾個?!?/br>“哎哎?!?/br>“你明日可還來?”“要來?!?/br>“……”不肖半日工夫,這一擔田螺便賣完了,回家去數一數銅錢,夫妻二人又是欣喜又是震驚。那一勺田螺一文錢,一擔田螺便有幾十勺,扣除了成本,算一算,怎么著都有二十多文錢的賺頭,這跟他們從前一日兩三文錢的收入相比,簡直堪稱是一筆巨款了。這夫妻二人炒田螺賣田螺,不肖幾日,便自己買了一口鐵鍋回來。他們那兄嫂后來也跟著做起了這個買賣,兄弟兩家收田螺買調料的,相互間幫襯著些,總好過事事都要靠自己。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風,很快,長安城中便出現了不少賣炒田螺的小販,一勺田螺一文錢,價錢實惠,滋味又頗佳,買的人也很多。聽聞這些賣炒田螺的小販里頭,很多都是賣水人出身。原本羅用在這些賣水人里頭并不受待見,這以后,很多人便都說他的好。這城里頭賣炒田螺的小販越來越多,競爭自然也就越來越激烈了。有些人炒的田螺好吃,賣炒田螺賣出了名氣,那自然就不愁賣了,每天在他們出入的街道,都會有不少大戶人家差遣家里的仆從候在那里,就等著買一份炒田螺回去。還有一些人為了避開城里的激烈競爭,干脆挑了擔子到城外官道上去賣,聽聞確實是比這城里頭的生意好做一些。還有那膽子更大更有闖勁的,背井離鄉去別處做起了炒田螺的生意,只是隔段時間就要讓長安城這邊的親戚朋友從南北雜貨買些調料,托人給他們捎帶過去。第248章物流七月中旬,王當等人與一個商隊一同運貨來到長安城。他們乃是從涼州城出發,沒有經過離石縣,而是直接走的南邊那一條老路。這邊這條路眼下也在重新鋪設路面,從那涼州城出來,走了不到七八日,便到了正在休整的路段,過了那一段路,便是寬敞的水泥路面,估摸著要不了多久,這條水泥路便能直通涼州城了。從西域過來的商賈,從前一直便是走的這一條路,這一路上每隔幾十里便有一處驛站,驛站周圍也有許多私人經營的逆旅客舍,基本上要買什么都能買到,吃住也都不成問題。還未到長安城,王當等人就先在一個驛站旁邊吃到了炒田螺,聽聞這種炒田螺的吃法乃是離石羅三郎所創,他們這些人也都感到與有榮焉。王當等人此次來往長安城,一來是因為有相熟的商隊邀請他們同行,二來他們自己剛好也有一批貨要運往長安城,貨主便是羅二娘,貨物主要就是羊絨毛衣褲和羊脂皂。待到進城以后,與那同行的商隊道過別,王當一行便直接去了豐樂坊,將這批貨物運到南北雜貨,羅用的一個弟子接待了他們,又安排人到太學去給羅用傳話,待到太學那邊一下課,羅用便往這邊來了。“可是吃過飯了,看你們這一個個還沒睡醒的樣子?!绷_用一進雜貨鋪的后院,就看到一群漢子迷迷瞪瞪坐在院子里打著哈欠,當即便笑道。“上午剛到的時候吃了些,一覺就睡到這個點,走走走,咱一塊兒出去吃飯去?!币粏钨I賣跑下來,王當免不得也要犒勞犒勞兄弟,今晚他們打算出去吃點好的。羅用哪能讓他請,把人往相熟的酒肆一領,吃用花銷全讓店家算在自己頭上。這家酒肆在長安城中也算是中高檔次的,長安城的娛樂生活并不是別處能比,光是廳堂里摞著的那幾個大冰塊,就把這些貧苦人家出身的漢子們看得一愣一愣的。“尋個尋常小店便是,何需如此破費?!蓖醍敩F在收入也算不錯,但他們畢竟賺的辛苦錢,這樣的場合,若是叫他們自己花錢消費,那還是有些不舍得。“你們能來長安城,我也很高興,我阿姊一個人在涼州城,那么遠的路,我也看顧不到,平日還要依靠你們多多照應著些?!绷_用端起酒杯,淺酌了一口,又對王當等人拱了拱手。王當他們一聽這個話,便都笑了起來:“她如今哪里用得著我們照應?!?/br>“此言差矣?!绷_用言道:“她如今在羊絨買賣上雖也做出幾分模樣,但到底是一介女流,若是無人幫襯,就怕一些歹人要起了惡念?!?/br>“這倒是,涼州城什么樣的地方,聽聞還有一些被朝廷通緝的惡人流竄到那邊?!?/br>“三郎倒也無需憂心,都知道你阿姊與那朔州趙家關系近,趙家人現如今在涼州城也頗有些臉面,他們家那么多人馬,尋常人哪里敢招惹?!?/br>一行人吃吃喝喝,然后又說到了他們此行來往長安城的用意。王當等人這一次過來,不僅僅只是為了幫羅二娘運貨,他們自己也打算從這邊販些貨物過去。“你們這回打算販些什么貨物到涼州城?”羅用問他們。“便是想販些布帛?!蓖醍斦f道:“近來涼州等地布帛價高,一些草原上的部族甚至提出非布帛與銅錢不與交易,從前不少商賈都是用豆麥粟米等糧食與他們換羊絨,現如今肯收糧食的已經不多了?!?/br>這事說來也不奇怪,草原上的人口其實并不多,在換到了足夠多的糧食,保證食物充足以后,他們肯定就會要求商賈們用更加耐儲存并且便與流通的布帛和銅錢交易。唐代這時候的銅錢簡直就是良心鑄造,一枚銅錢一錢重,就算不作為錢幣,僅僅只是作為一塊銅疙瘩,它也值那么多錢,不用擔心貶值。布帛不但耐儲存能流通,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草原人在吃飽了肚子以后,自然也會開始追求生活質量,對布帛的需求,只是第一階段而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