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
連凈也喝了一小杯。他年紀還小,一點酒已足夠醺然了,但酒品很好,既不活潑也不饒舌,安安靜靜地坐著沖人笑。在斑替他刷背洗頭時也是乖乖的,面生紅暈,在蒸騰的水霧里緩緩眨著眼睛,似是弄不明白自己身在何處。這個樣子讓斑突然想起了上一世尚在襁褓中就去世的弟弟,連名字都沒有就被埋入了墳塋。那時候除了繪凜外,別人都沒有太難過,因為夭折的孩子實在太多了,不僅是忍村,普通人中也是一樣,所以才會有七歲以前的孩子都是神的孩子的俗語。將夭折的幼兒當作被神接走,用這樣的想象撫慰失去孩子的父母,這一點人情的發露,仿若小小的微光照亮了陰暗的人生路。這些事已經過去將近百年,如今回想起來反而有些不類從前的情緒,有一點淡淡的悵惘。斑側首看了一眼正堅持著不要睡著的凈,心中突然涌起一陣慶幸。在凈就要撐不住滑進水里時,斑把他抱起裹進毛巾,小小的孩子睡眼迷蒙地看了一眼,軟軟喊了一聲:哥哥...隨即安心酣睡。風雪在半夜時停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太陽已廣照萬里,屋檐上的雪先化了,雪水像雨一樣滴落下來,噼噼啪啪,仿佛晴日降雨,被雪壓得伏倒的竹子也漸漸直起腰。如無意外,這可能是冬天的最后一場大雪了。雖然還不明顯,但氣溫已經在漸漸升高,撥開殘雪,枯黃的地上依稀已有一絲綠意。葉隱多梅花,紅白濃淡皆有,在殘冬初春的岑寂里明亮地開著。尤其紅梅,顏色明麗,但香味很淡,只偶然隨一絲風飄來,細嗅反而蹤影全無。萬物皆在復蘇,幾天后山禁也開了,村人背著竹簍,手拿鐮刀與鋤頭上山去。此時山中不僅有竹菇、筍等,一些植物的嫩芽也可以采回來,或裹面油炸,或焯水涼拌,都是唯有在初春才有的風物。葉隱也會在這時安排進學的孩子進山,凈帶上繪凜特地準備好的小竹簍喜滋滋地出門,斑在玄關含笑看他遠去,只覺得這情景說不出地熟悉。以前也經常這樣送你和泉奈去呢。繪凜在一旁感慨。斑這才知道熟悉感從何而來,大概是曾經有好幾次這么看著泉奈出門,而繪凜看得更多。陽光斜斜自門外射入,照亮了土間的地面,一枝梅花的影子落在那里,隨風簌簌而動,仿佛一幅活的圖畫。繪凜瞇起眼睛向外張望,陽光明亮得仿佛要把世界涂成白色,檐軒間雀語鳴啾,有時聽見門楣上一響,大概是什么鳥兒落下,借勢振翅而飛。如果在更晚一點的春天,這樣的響動會更加頻繁,門上窗格,都是它們喜歡停歇的地方,在暮春的早晨,斑常常在它們的啾啾的私語間醒來。真是讓人覺得內心疏懶的春光。繪凜低聲呢喃,眼睛因為微笑而波光盈盈,斑,去折支梅花來吧。這樣明媚的春光,如果不慢慢消磨實在辜負。繪凜找出剪刀、水壺等物,穿上木屐走到院中,指揮著斑折下最合適的兩支梅花。梅花為母親之花,是宣告春來的吉祥之花。院中梅樹都是和哉當年親手所植,如今已成老梅,枝遒干厚,粉蕊浮花,明光照人。斑并沒有離開,他坐在一邊,看繪凜用剪刀絞斷花枝,或折節嵌住,或剪段填滿,將原沒有章法的花枝固定在七寶里,疊成一個女字。她動作柔和果決,毫無遲疑,每一處絞截都恰到好處。一邊做著,繪凜一邊講述關于梅花的故事,據說諸侯城中曾有梅花,因失火焚去,故命臣子之女將園中紅梅獻上。女子乃作和歌:奉命獻上此梅樹,然若是棲息于此樹上的夜鶯問我它的窩去哪里了,我該如何回答是好呢?于是這株紅梅又被送還了原主。忍者常用商人、修煉者、和尚、游歷僧侶等變身掩蓋身份,除了忍術外,和歌、俳句、佛經、香道、制藥、禮儀等大多都知道一些,在混入上層圈子時尤為重要。斑曾經背誦過整本的俳句集,雖然不會寫,但也能張口吟詠出秋日黃昏,此路無行人,和歌盡管涉獵不深,卻也知道這是女房三十六歌仙的典故。繪凜平時多以書為消閑,博聞強記,斑隨口提一句,大多能整篇吟詠而出。誦至無名氏的從今陸續降,續降莫停留時,樹籬外有人笑著接下去:白雪壓芒草,庭前景色幽。兩人一起回頭,澈提著一只竹簍站在院外向他們輕笑,隨手打開門進來,站在廊下將竹簍遞給繪凜,是今早的鮮魚。是病人的謝禮嗎?繪凜含笑接過,小心地將還在瀝著水的簍子提進廚房。澈點點頭,隨意地在緣廊的地板坐下。到屋里來吧。斑說。雖然已經是二月末,但初春的葉隱仍帶著寒氣,不小心就會著涼。但澈懶懶地把腳伸到檐廊下的脫鞋石上,一只手靠后撐住身子,瞇起眼睛仰頭看向樹梢,我今早聽到黃鶯的叫聲了。斑側首挑眉,枝頭有翎尾振擺,看不清是不是黃鶯。澈隨手撿起一枚石子扔過去,一只鳥兒嘴沾著白梅瓣振翅飛起,盤旋一圈又落下,照舊啄啐著梅花,卻并不是黃鶯。他可惜地哎呀一聲,拍拍手上的塵土,泉奈還沒有回來嗎?三兄弟里,澈和泉奈感情最好,斑常??匆娍匆娝麄儨愒谝黄鹫f話,不知不覺探出身子,說著說著就撲哧一聲笑了起來,眼睛看著對方,嘴角含笑,仿佛變成有著共同秘密的孩子。但自從成為忍者之后,兩人相見的日子就越發稀少,泉奈一個月前離開葉隱,去向歸期連斑也不知道。斑不太記得從前澈與泉奈有這樣好的交情,也許是有的,只是那時他完全沒有注意到。如今一切重歷,才恍恍發覺原來是自己將世界看得太小。許多事情念頭,原本就是在的,只是未曾注意,等到領悟的那天,才醍醐灌頂。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緩慢,所以每章多寫一點好了。我還是決定把這個故事寫下去,坑掉什么的于心不安。我不贊同這樣的話,但我愿意傾聽,并且修正自己的理念:柱間的行事風格也在不斷變化,如果說從前是致力于說服別人,現在他更愿意傾聽他人的心聲,讓自己的理念更加包容。這也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一個人的想法是不可能能涵蓋所有人的利益的,角度不同,才會有爭執,所以一定要壓倒對方理念甚至發展到人生攻擊,都是很不好的事。黃檗宗禪寺的普茶料理:來源于周作人的,推薦去看,極好。周作人的散文有重劍無鋒的妙處。梅花的故事,是村上天皇與紀貫之之女為主角,很有趣。將梅花疊做女字,在中有提及,松竹梅分別對應父子母,也對應天地人三才,是新春必備的花插。秋日黃昏,此路無行人:松尾芭蕉的俳句。☆、第五十五章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