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成為了亂波的一員。這些人雖然失去了信仰的神靈,但仍然保留著神力或者靈力,他們的后代也通過血脈繼承了這些力量。擁有相同能力的人逐漸聚集起來,使用新的力量進行戰斗,為了區別他們與亂波,人們賦予了他們一個新的稱號忍者。忍者是吸收了陰陽術、佛教、神道教、武士、亂波等多類精粹的能力者,六道更是其中的大能者,他從能力者中脫穎而出,將忍者紛亂繁雜的能力加以梳理,創立了完整的力量體系,因而被尊稱為忍者的始祖。因為忍者的出現,亂波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即便擁有了更加強大的能力,忍者仍然和亂波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看做是檐猴瓦鼠之流,認為他們只能擔當情報搜集、情報加工、游擊戰、夜襲、暗殺一類的任務。直到西渡五百多年后,因為風之國西部的藥師寺氏和井伊氏之間長年發生戰爭,西部的對馬、石見、丹流等地的國人、豪族與百姓不堪其擾,要求兩氏軍隊移往別處交戰,在無效后以武力驅逐了兩氏在本地的勢力,并締結為一揆地方同盟,共同管理這些地區。藥師寺、井伊等多個氏族聯合對他們進行鎮壓,卻多次被同盟雇傭的忍者軍團擊敗,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才被風之國大名鎮壓下去。而后又有發生于水之國的戶石城之戰,戶石城坐落于水之國北部的群山之間,因此又稱為砥石城。此地屬田村氏統轄,蘆名氏想趁田村氏內亂之際吞并戶石城,卻率攻不破,后來雇傭了聚居于附近的忍者水無月氏協助攻城,田村一門統領田村久秀戰死,戶石城陷落。但讓忍者正面作戰能力名聲大噪的,仍要數土之國尼子氏與六角氏之間爆發的鉤之陣戰役。這場戰役也讓忍者森之千手一族名聲鵲起,聲威響徹西大陸。尼子氏與六角氏都出于源氏佐佐木氏流,兩氏因觀音寺地區的年貢歸屬而爆發戰爭,尼子氏將領持清在觀音寺的鉤村設立本陣,準備迎擊六角鏡松所率領的軍隊。但六角鏡松先發制人,聚集了千手一族的數百名忍者趁夜對鉤之陣發起了襲擊。整場戰斗只持續了一個小時,尼子持清戰死,尼子軍在撤退途中遭遇六角鏡松伏擊,幾乎全面崩潰,尼子氏自此元氣大傷。從后世的歷史觀點來看,忍者軍團替代武士階層成為戰爭主要戰斗力其實有跡可循。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每一次戰爭的兵役和軍費都需要家臣分攤,但戰爭的收益卻并不一定能夠達到所付出的成本,有的家臣因此而抵制大名發起的戰爭。此外,戰爭中的士兵大多數是由領地內的農民征召而來,參與戰斗必然會耽誤耕種,受此影響,大名一般只能在農閑時發起戰爭。而領主為了保證士兵征召,通常采用減免年貢和勞役的方式,加重了發動戰爭的經濟負擔,尤其是遠征更是花費巨大。更重要的是,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由多個領地的騎馬武士組成的騎兵部隊已經無法滿足戰爭的需求,步兵成為了主要戰斗力,而相比由普通武士組成的步兵,忍者的速度更快、機動性也更強。在這些原因下,忍者軍團的出現并得以發展也是很正常的。如后世的歷史學家所說:戰爭的形式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地方武士們卻還享受著屬于自己的生活。忍者軍團代替武士成為主要戰斗力,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作者有話要說: 躑躅崎(杜鵑花)之亂:參考日本的應仁之亂,這次戰亂是日本戰國時代的發端。東軍和西軍各率領十數萬軍隊進行戰爭,戰亂持續了多年,最終雙方都無力支撐,在1474年四月,兩軍新的統帥山名政豐和細川政元正式講和,1477年西軍全部退出畿內歸國,應仁之亂才算暫時打上一個句號。風之國的暴亂:參考了文明十七年(1485年)十二月,山城國南部三十六名國人代表一揆勢力向幕府提出訴求,此后這三十六人即共同管理山城國南部,并且驅逐幕府派駐的守護。這一狀況一直延續了整整八年,才被幕府和守護大名們鎮壓下去。戶石城之戰:參考了天文年間武田氏與村上氏之間的戶石城之戰。鉤之陣:這個是甲賀忍者的精彩案例,我在看時一直用千手和宇智波腦補甲賀與伊賀忍者。戰爭的形式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出自司馬遼太郎的。☆、第三章就這樣,此后的一百多年完全成為了忍者的光榮時代。他們以契約的方式接受領主的雇傭,成為了當時最便利的人才資源。在戰火的洗禮中,有兩個氏族跨越眾多勢力,站上了忍界的巔峰,分別是森之千手一族和宇智波一族。但如枝頭之花誰人都可以攀折,忍者不在乎上位者是誰,也沒有長久的效忠主君之心,如同一柄無主的利刀,誰都可以握住,今天的主人,也許就是明天的獵物,這樣的反復無常也讓雇主心生警惕,忍者有時要面對敵人和雇傭者兩方的敵意。西渡八百年,土之國六角氏鼓動夙敵京極氏家臣淺井氏發動內亂,淺井氏擊敗了京極氏,代替京極氏成為土之國花倉、月山富、冬尚、繁川等地的轄領者,并一度臣服于六角氏。但在上一任家主淺井亮政死后,其孫淺井長政就在磯野、海北等重臣與麾下有力豪族的反對下與六角氏決裂,投靠了稱霸土之國南部的織田氏。織田氏原本是土之國東南部尾張守護斯波氏的家臣,后以下克上取代了斯波氏,在第三代家主信長手中統一了整個尾張,并陸續擊敗了南部的多家統領,以破竹之勢揮兵向土之國府中珠滿城進發。織田信長要奪取珠滿,需要通過六角氏的領地,六角氏與土岐氏、高島氏交好,三者都屬源氏嫡流,信長想要取得土之國,就必須擊敗這三家,六角氏首當其沖。為了擊破六角氏,信長決定拉攏淺井氏,并將自己的meimei市姬嫁給了淺井長政。兩家軍隊在秋季對六角氏本城觀音寺城發起進攻。聚居于觀音寺地區的千手氏忍者與六角氏的武士一起迎擊織田與淺井的軍隊,初時千手忍者僅以百人之數就抵御住了織田的數萬兵力,但六角氏的家臣山田氏突然陣前反叛,堀尾、成田等國人與地方豪族紛紛倒戈投靠織田信長,戰局發生了扭轉。同時,隨著織田麾下的忍者、巫覬、咒術者、陰陽師等能力者的加入,千手氏漸漸無法抵擋,觀音寺城很快就被攻克,六角義賢、義治父子倉惶逃往土岐、高島兩氏領地。信長大軍繼續揮師北上,在其后幾年中陸續滅亡了土岐、高島等諸侯,最后攻入珠滿,他逼迫土之國大名信昭退隱,傳位給兒子義信,在擊敗北方的新田氏后,廢黜了信昭,以源氏后裔的名義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