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不能進展?!?/br> 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之下,一道道限制中醫的命令被發送出來: 第一就是學校,禁止大中小學開設關于中醫的課程,中醫專門學校,全部責令停課。 第二就是雜志報紙,禁止刊登中醫中藥的廣告,禁止介紹中藥治病的理論文章。禁止對民眾進行不科學的醫療理論的宣傳。 第三就是對現存中醫從業人員的處理,從業五年以上的,為了避免他們忽然失去工作,氣惱滋事,所以可以繼續經營。其余從業未滿五年的,可以趁著年輕,趕緊投奔前途無量的新醫學事業吧。 中醫界一下子就炸了窩,當時中國的情況,像上海這樣的大型城市,中醫中藥的從業人員高達五千人,而西醫才剛剛滿一千。 大城市還算是在慢慢和國際接軌了,但是要具體到中國內陸的普通鄉縣,有的也不過是縣城有一兩名西醫,簡直可以說,四億中華同胞的健康衛生,大部分靠中醫來支撐。 中醫的人數又多,信眾又多,聲勢又大。如今“廢除”的法令傳出來,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于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起來。 那個傳說中的神醫,山東先生,竟然還想著在課堂上偷懶睡個小覺,可真是豈有此理了! ------------ 048高先生的跳墻絕技 最前沿的陣地自然是報紙,當時的國民政府,控制能力極弱,它說不讓報紙刊登中醫消息,報紙們那里會放過這樣賣消息發財的機會,早就擦拳磨掌了。 當時的報紙,投稿人都是用網名的,呃,說錯了,都是用筆名的。先是有支持廢除舊醫學的供稿人,洋洋灑灑慷慨激昂的一篇文章,交到報紙編輯那里,編輯大喜,讓人摘抄一份,坐了黃包車,緊急發送到支持中醫的供稿人那里。 支持中醫的供稿人就仔細研讀了編輯送來的文章,時而伏案疾書,時而在斗室內度步苦思,忽然想到一句妙語,激動的簡直要蹦跳起來,電燈熬夜,做出一篇字字有針對的文章來,坐了黃包車,急忙送去編輯那里,印刷廠連夜開工印刷出來。 第二日,民眾們就可以收到一份報紙,上面正反雙方的文章都有,思想火花碰撞,行文各有妙處,看的民眾們也打了雞血,激動起來。那些自認為有些見解的讀者,難免要擄了袖子,鋪開紙張,醮了筆墨,寫一篇字字珠璣的評論出來,喊聽差送去報社。 報社編輯來回挑撥,正反雙方連日論戰,看客們拍手叫好。 有那極其信奉中醫的老人家,免不了被報紙上廢除中醫的言論刺激到嘔血,激動昏迷,然后被擔驚受怕的子孫們送去西醫院診治的。 又或者那年輕少年,仰慕西方文化,要斬殺那封建巫術糟粕,一口斗氣在心中熊熊燃燒,雙目赤紅,連日不能入睡,被關愛他的父母去中醫那里開了安神湯,掐住脖子硬灌下去的。 俗話說的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所以報紙上那些頂了筆名,連真面目都不敢示眾的供稿人們,也不過是在報紙上進行一番文字的征戰罷了。 真正有戰斗力的,還是學校的學生,其中以中醫??茖W校的學生為主,他們也未必真心熱愛中醫,每次上課,也難免偷懶走神??墒且宦牭秸忻畛鰜碜屗麄兺Un,那立刻就精神抖擻起來。 學生的殺手锏很多,像發傳單,喊口號,游行什么的,學生代表連夜計劃好了,上百人的隊伍第二日就舉起橫幅,手拿宣傳小旗幟,高喊著“中醫救國”的口號,在先施公司的百貨大樓集合,沿著南京路,浩浩蕩蕩的游逛到光明大戲院。 光明大戲院門口也正熱鬧著,京劇大師梅老板正開唱連環戲,演一個千嬌百媚英姿颯爽的東吳王孫權meimei孫尚香。也是一百多的狂熱粉絲排了長隊給她們的偶像捧場。 兩只隊伍撞到一起,那場面,簡直就是尷尬混亂,慘不忍睹。1924年的時候,照相技術還很不發達,必須在搬動許多設備,用鎂光燈才能拍攝,所以很遺憾,沒有攝影記者,竟然沒有照片留存下來。 但是,民國的藝術人才是最不缺的,第二日的報紙上,就有那畫師的供稿刊登出來,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比當時報紙上常見的一團漆黑的照片強了十幾倍去。 學生們鬧了幾天,就覺得還是勢單力薄,缺少給力的頭領人物,就有人建議: “要不咱們去找山東先生吧?!?/br> 找山東先生,那當然是最好的辦法,可是山東先生仙蹤飄渺,無處可尋呀。這個山東先生在云端之上,高不可摸。還好他的神藥已經遍地開花,惠及蕓蕓眾生了。 所以一干學生代表,就順著這條線索,浩浩蕩蕩的找去了生產山東先生神藥的平安制藥公司。 平安制藥公司規模日大,如今已經搬遷到了外白渡大橋一公里處,鉛皮屋頂的廠房一排排的,又有三米高的大墻將廠房圍了起來。 學生們趕到的時候,早就有一眾醫館學徒,持證中醫,將工廠大門圍了起來,這批人也算是平安制藥公司的嫡系人馬,他們是有的。 平安制藥的主任科員們,就搖電話把情況報告給周二少爺知道。周二少爺正和周三少爺研究德國手槍子彈的尺寸那。 周三少爺聽了,咔咔咔幾聲,子彈上膛,整裝待發。 周二少爺噗嗤一聲笑了,悠閑的先喝一口茶,才搖電話,指派平安課業補習班的高先生出門給人演講。 高先生如今經過了幾個月的鍛煉,早已不比往昔了,雖然還是一襲普普通通二藍布的長衫。但是那個氣勢神態,活脫脫就是一個當世大儒。 高先生淡定從容的度步過去,手扶在一個制藥廠工人的肩膀上,登上了一只一尺半高的小板凳。 又伸出兩只手來,向下擺動,安撫下大門口眾人的情緒,聲音清朗濤濤不絕的發表了一番演說: “陰陽調和,五行輪回,金木水火,針灸拔罐?!笨偨Y一起來,就是一個字兒,中醫就是好! 在場的聽眾更加激動起來,拍手叫好,高先生大才! 高先生將自己的臺詞兒念完,就跳下板凳,口也渴了,要回家喝茶呀??墒锹牨妭儾桓裳?,一起撲了上來,要和他詳細探討一下五行八卦。 “五行是那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