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6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金主宛若一個智障、撿來的小朋友總是偷看我、綜劍三之彭格列十代目與琴始皇、喜歡上食譜上的一道菜怎么辦、系統一直在坑我、小太監,說好的受呢?、穿越獸世:要命的雙男主、相逢紅塵內、天下·長安、你慢慢說
入光速時的能量溢出對三體世界產生影響?,F在看來,是為了避免因曲率驅動航跡暴露母星文明。第二艦隊在距太陽系六千個天文單位的遠方就匆匆脫離光速也是這個原因。 威納爾和瓦西里長時間對視著,目光中的恐懼越來越深,他們都在進行著同一個推測。 “立刻報告?!蓖{爾說。 “可現在還不到常規通信時間,這時報告,就等于是警報了?!?/br> “這就是警報!警告人類不要自我暴露!” “你過慮了吧,人類才剛開始研究光速飛船,半個世紀后能造出來就不錯了?!?/br> “可萬一初步試驗就能產生那種航跡呢?也許這種試驗在太陽系的什么地方正做著呢!” 于是,這個信息被以警報級別用中微子束發往艦隊總參謀部,又被轉發到聯合國PDC總部,不想通過不正常渠道被誤傳為光粒攻擊警報,引發了兩天后的世界性動亂。 曲率驅動航跡是飛船在進入光速時留下的,就像火箭從地面起飛時在發射臺上留下的燒痕,飛船進入光速后即以慣性飛行,不再留下航跡??梢院侠淼赝茰y,飛船在由光速進入亞光速時同樣會留下這樣的痕跡?,F在還不知道航跡能夠在太空中保留多久,據推測,這可能是曲率驅動引起的某種空間畸變,可能會保留很長時間,甚至永久存在。 人們有理由認為,智子所說:從遠距離觀察,三體星系看起來比太陽系更危險,正是因為三體星系內部那一片直徑十個天文單位的曲率驅動航跡——這使得對三體星系的黑暗森林打擊來得無比迅速。航跡和坐標廣播相互印證,使得三體星系的危險值急劇上升。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一號觀測單元又在不同方向的太空中發現了六處曲率驅動航跡,都近似地呈球形,大小差別很大,直徑從十五到兩百個天文單位不等,但形狀都很相似,其中有一處距太陽系僅為六千個天文單位,顯然是三體艦隊從光速脫離時留下的。其余的幾處從它們所在的方向和位置看,都與三體第二艦隊無關??梢哉J為,曲率航跡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這是繼“藍色空間”和“萬有引力”號兩艘飛船在四維空間碎塊中的發現后,對宇宙中存在大量高等智慧文明的又一個直接證據。其中的一處航跡距太陽僅1.4光年,已經接近奧爾特星云,顯然曾經有一艘宇宙飛船在那里停留,然后進入光速離去了,但誰也不知道這事是什么時候發生的。 曲率驅動航跡的發現,使得已經備受質疑的光速飛船計劃徹底死亡。艦隊國際和聯合國都很快促成了國際立法,各個國家也相繼立法,全面禁止對曲率驅動飛船的研究和制造,這是繼三個世紀前的核不擴散條約以來,對一項技術最嚴厲的法律禁止。 于是,人類文明面臨的三個選擇只剩下兩個:掩體計劃和黑域計劃。 (節選) 對無邊暗夜的恐懼 表面上看,光速飛船計劃的死亡有著明顯的原因:避免由此產生的曲率驅動航跡提前暴露地球文明的存在,或者提升太陽系在宇宙觀察者眼中的危險值,招致更快到來的黑暗森林打擊。但這件事背后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從公元世紀到危機紀元末,人類對星空是充滿向往的,但邁向宇宙的頭幾步充滿失敗和痛苦。慘烈的末日戰役讓人類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在宇宙中的脆弱,同樣給人們心靈帶來創傷的是人類之間的黑暗戰役。后來發生的事,無論是對“青銅時代”號的審判,還是“藍色空間”號劫持“萬有引力”號并發布宇宙廣播,都加深了這種創傷,并使其上升到哲學高度。 其實,普通大眾對該計劃只是持冷漠態度,他們認為,即使光速飛船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造出來,也不是屬于自己的東西。大眾更關注掩體計劃,這畢竟是最現實的生存之道;當然也關注黑域計劃,三個世紀的恐懼經歷使人們強烈向往平安的生活,黑域能夠提供這種生活;至于與宇宙的隔絕,人們當然感到遺憾,但太陽系本身已經足夠大了,這種遺憾是可以接受的。人們對黑域的關注度低于掩體計劃,是因為普通人也能看出這種技術的超級難度,大眾普遍認為,憑人類的力量很難完成這樣的上帝工程。 相比大眾的冷漠態度,對于光速飛船計劃的狂熱支持和堅決反對都來自精英階層。 支持研制光速飛船的派別認為,人類最終的安全來自于向銀河系的擴張和殖民,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只有外向型的文明才能生存,偏安一隅終究要滅亡。持這種觀點的人大多不反對掩體計劃,但都對黑域計劃持強烈的厭惡情緒,認為那是自掘墳墓,雖然他們承認黑域能夠保證人類長期生存下去,但對整個文明而言,那種生活與死亡無異。 反對光速飛船的人大多是出于政治原因。他們認為,人類文明歷盡艱辛,終于進入近乎理想的民主社會,而飛向星空后的人類則不可避免地發生社會大倒退。太空像一面放大鏡,可以在瞬間把人類的陰暗面放到最大?!扒嚆~時代”號審判中一名被告賽巴斯蒂安·史耐德的一句話被他們當作反復引用的口號:當人類真正流落太空時,極權只需五分鐘。 由民主文明的地球向銀河系播撒無數個極權的種子,這種前景是一些人死也不愿接受的。 處于幼年的人類文明曾經打開家門向外看了一眼,外面無邊的暗夜嚇住了他,他面對黑暗中的廣袤和深邃打了個寒戰,緊緊地關上了門。 【廣播紀元8年,地日拉格朗日點】 程心再次來到位于地球和太陽引力平衡點的太空,這時距她與云天明相會已過去七年,這是一次輕松許多的太空旅程,她是作為掩體計劃模擬試驗的志愿者前來的。 掩體計劃模擬試驗由艦隊國際和聯合國共同發起,目的是在太空中試驗太陽爆發時用外圍巨行星作為掩體的有效性。 用一顆超級氫彈模擬爆發的太陽,現在核彈威力指標已經不再使用TNT當量,這顆氫彈的威力折合成當量約為三億噸級。為了更逼真地模擬太陽爆發的物理環境,氫彈外面還包裹了一層厚厚的外殼,以模擬太陽爆發時迸射的恒星物質。八顆行星均用來自小行星帶的石塊模擬,其中模擬類地行星的四個石塊直徑約為十米左右,模擬巨行星的石塊則大許多,四個都為一百米左右。這八個石塊按照八大行星軌道間距的比例懸浮在氫彈周圍,構成了一個微縮的太陽系。最近的“水星”距“太陽”四千米,最遠的“海王星”則與“太陽”相距三百千米。在拉格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