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只是青梨在宮里便再也無依無靠了。她如今蒙受如此過分的寵愛,日后必然會遭到其他人的嫉恨攻訐,她一個人可該如何應對?”說著,太傅又忍不住墮下淚來。 老管家見了十分不忍,便安慰太傅道:“老爺還請寬心,如今皇上少年英明,對小姐始終不渝,必然不會令小姐吃虧受苦的。且說這只食盒與眾不同,想來是皇上特意賞賜給老爺的??此绱诵∏?,拿在手里也絲毫不覺沉重,真想不到會是什么稀罕的吃食,老爺姑且先品嘗一番吧?!闭f著便舉起雙手奉上。 太傅看了一眼那只食盒,果然精美異常,世所罕見。他接過食盒,掂在手里也果然十分輕便,便親手打開了蓋子,瞬間僵立當場,竟還失手將蓋子掉在了地上。老管家見狀大驚,抬頭一看那食盒,竟也嚇得雙手一顫,便將那食盒碰摔在地。那食盒在地上悠悠地打了個轉,終于才穩穩停住,里面竟是空無一物! “史書載,東漢荀彧荀令君以憂薨,時年五十,謚曰敬。但野史卻傳說荀令君忠于漢室,反對曹cao稱魏公,曹cao便賜他一個空食盒。荀令君與曹cao相知多年,瞬間明白這是曹cao令他自裁的意思,便含恨服毒自盡。今日皇上賜我空盒,亦同此意哉!” 老管家嚇得跪倒在地上,抱住太傅的雙腿大哭道:“小姐今日方才入宮,皇上斷然不會在此時賜死老爺,其中定然有許多誤會,說不定是哪個大膽的宮女太監眼見這食盒精美,忍不住好奇偷吃了里面的東西也說不準。老爺萬萬不可多想輕生啊!” 太傅已經鎮定下來,也不管老管家的說話,待他說完后又自顧自地說道:“荀令君相貌奇偉,品格高貴。傳說他十分喜歡熏香,久而久之竟然自帶香氣了。載,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我每思之,便不勝向往。只是荀令君王佐之才,畢生致力于匡扶大漢正統。而我微末之技,毫不足道,一生中又有侍二主之嫌,豈可與令君相提并論?”太傅悵然良久,終于看著跪在地上的老管家說道:“曹cao以空食盒賜死荀令君雖是野史所載,不足為信,但皇上如今以此法待我,我仍是誠惶誠恐,害怕折辱了令君美名。因此我萬萬不配也不敢學令君服毒而死,你去取一條白綾來吧?!?/br> 老管家跪在地上,那里肯動一分一毫,又哭著勸道:“老爺若決意一死,老奴也必定追隨老爺同死,反正都已是風燭之年,有何足惜?只是小姐初涉深宮,公子生死不明,老爺這一去,小姐和公子卻該何去何從?老爺固然在朝廷再無半點實權,但好歹蒙受百姓愛戴,小姐公子若是遇到不平,總還能托庇于老爺福蔭。老爺縱不憐惜自己,也該想想小姐公子的處境??!” 太傅卻絲毫不為所動,答道:“踐厘是承影堂的刺客,雖然在江湖上始終寂寂無名,但江湖經驗卻十分豐富。如今慕容敗落,對他來說反而是擺脫桎梏重獲新生的好事。我很相信他可以在江湖上馳騁出一片新天地,因此是不必擔心的。至于青梨,她若是尚未嫁入深宮,或許我活著還可庇護她??扇缃袼讶蝗雽m,我活著便只能徒增皇上對青梨的疑忌,漸漸地喪失對青梨的寵愛,到那時青梨便真的孤苦無依了??扇羰俏宜懒?,皇上日后再面對青梨時便難免愧疚于心,對她的寵愛便隨著內疚永遠不能消失了。那時我雖然不能親自包庇青梨,但卻能使皇上成為她堅定強大的保護人。如今的皇上如你所言,少年英明,不到短短兩個月,他便盡奪我權,而且有條不紊,毫無動蕩。有皇上保護青梨,我自是放心的,還有何遺憾呢?” 老管家被太傅駁得無言以對,卻仍是不肯聽從太傅的吩咐。太傅無奈,嘆道:“我之罪深矣,萬死不足以贖其一,你又何必如此待我呢?初時,我獻策于慕容舊主,妄稱必成復國大業,結果卻令慕容公子重傷隱蔽,身死族喪。如此有負舊主,是罪一也。 “而自我臥底朝廷以來,承蒙先皇錯愛,臨終將太子托付于我,只說太子年輕氣盛,尤好言兵,夸耀武功,可惜生不逢時,要我多加約束,休養萬民。我唯唯奉詔,自稱不敢有負先皇。然而太子即位不及兩年,便不顧太平之歲妄征江湖,我不能勸阻,愧對先皇,是罪二也。 “及今上即位,得鐵捕沈臨淵密奏景呈毓遺物,知曉慕容公子秘事,確認朝中暗藏臥底。宗谷辰統領大內侍衛,護衛皇室及內城安危,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忠信誠勇,世間無雙。他原本只是擔心今上征剿武當會誤傷其子,便偽稱其妻病重,騙宗子羨回京避禍,誰知竟因而遭到今上疑忌,視作臥底之人,險些喪命。而我朝秦暮楚,無節無信之徒,竟蒙今上感念師徒情分,反而始終不曾受到猜疑。如此隆恩,我卻無以回報,徒然辜負圣眷,是罪三也。 “我一生得侍三主,俱深得信賴恩遇,可最后卻又都背心離德,不能善終,愧對榮寵。如此無才失德之人,卻能享盡世間榮耀,上天豈能容我,我豈有不亡之理?” 老管家心里想著今日太平盛世其實仰仗太傅多矣,但太傅卻一心躬省問罪,知道太傅心意已無可挽回。但他追隨太傅多年,哪里舍得眼見太傅尋死,便將心一橫,慨然說道:“老爺輕生求死,老奴卻不能阻擋,以保老爺周全,已是失職過甚,又豈能親為老爺獻上白綾,目睹老爺慘死之狀?因此老奴便先去一步,在下面為老爺打點裝飾,彌補老奴生前失職之過?!闭f罷便奮力撞向了墻壁。 旬日之后,禮部以為太傅曾為帝師,又有大功于社稷,因此必謚文正了。道德博聞曰文,靖恭其位曰正。生封太傅,死謚文正,自宋以后,千古文人的至高榮譽莫過如是了。然而也正因文正是謚之極美,無以復加,故而一向由皇帝親自賜予,禮部也不敢妄請提議。因此,禮部便上書說太傅德厚功高,端恪襄順之謚,俱不能概,奏請皇帝定號。帝聞奏請,亦感念太傅生前功績,流淚不止,說道:“遙想先皇平定北狄之亂后,太傅安民立政,民和神福。及朕即位,太傅持盈守滿,佐相克終。朕牢記先皇訓示,以父事之,唯愿太傅憐朕不智不明,竭心相佐。三年來,朕自覺受益匪淺,誰知太傅竟忍心于此時遽去,朕何其痛心!”說著,皇上的眼淚流得更加不可遏止了。大臣們聽了惶惑不定,但見皇上聲淚俱下,悲痛不能自已,又俱都十分感動,稱頌太傅文成之德,勸慰皇帝節哀順變。 史書載:五月,策之薨,謚文成。 成,安民立政曰成,民和神福曰成,持盈守滿曰成,佐相克終曰成。 且說青梨小姐,自從皇上下詔欲立她為妃后,宮里其他妃zigong女聽說她年齡既長,心里都有取笑之意??苫噬蠀s仍然愛慕不減當年,為她做出許多任性不遵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