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公子重傷回避桃源,我卻從此淪為二主之臣,昔曾愧對今上,今則有負舊主。如今桃源現世,真相大白。于舊主,我本當面南而死,追隨而去。對今上,我騙取恩寵,暗殺同僚,溝通敵國,更是罪不容誅,十惡不赦。何況我已經老了,余日無多,你有何苦費此心力,自作主張地定要拿自己半生的幸福換取我幾年的茍延殘喘呢?”說到傷心處,太傅老淚縱橫,雙袖俱被淚水浸濕了。 青梨小姐見了也忍不住哭泣著說道:“如今天下太平,盛世安康,父親居功至偉。今上若想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尚需仰仗父親多矣,父親豈可如此自輕?何況沈鐵捕公布慕容公子復國一事,便已舉世震驚動蕩,皇上擔心引起大亂,便著令沈鐵捕萬勿輕易公開其中諸多細節。如今所謂的真相大白,后叔叔仍是魔教兇徒,賣國惡賊,而梅遠山還是一代儒俠,世人憐慕。今父親若是決意輕生,便難免死于臥底謀逆之罪。女兒眼見父親這些年勞心勞力,鞠躬盡瘁,何忍父親竟負如此惡名離世?若是如此,現世何其可憐可悲!女兒也無趣存活于世了?!?/br> 太傅聽了泣聲說道:“若是舉世溷濁,黑白顛倒,固然可悲可憐。天下之大,眾生百姓,你后叔叔和我,還有梅遠山,我們三人的生死榮辱與之相較,又何足當論呢?縱然與真相相差毫厘,卻根本無傷大雅,這個世界,仍不失為一個清明繁盛,可愛可戀的世界??!我固該死,你又何辜,也要如此厭世呢?” 青梨小姐蹲下身子,將臉伏在太傅膝上,答道:“女兒非為厭世,父親所言,女兒明白。若只是其他不相干的人,女兒固然感佩他們不計個人的聲名榮譽,卻也不至于為他們如此傷痛。但如今卻事關父親,卻教女兒于心何忍呢?” 太傅撫著青梨小姐的秀發青絲,只見小姐雖然韶華將逝,但依舊氣質如蘭,花面玉容,因又感傷地說道:“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后悔當年將你弟弟送回了桃源訓練殺手,以至于桃源被攻破后,你弟弟便不知所蹤,至今不明生死。也后悔將你留在了我的身邊,使你空守深閨至今仍不得幸福,雖然對今上無意,最終卻還是免不了入宮的命運。我每每念及,便覺得愧對你姐弟良多,耽誤了你們一生的幸福。我曾侍二主,固非良臣,而育二子,俱不得志,又固非佳父了。我這一生,真是失敗??!” “父親不必責悔,入宮是女兒自愿的。沈鐵捕既言不知弟弟下落,便證明他一定還是活著的?!?/br> 雪白的桐花在枝頭上搖曳生姿,灑下一地斑駁的光影。那桐花的姿態越是美麗可愛,太傅心中便越是傷感不忍了。他叱咤官場政治二十多年,如今總算是老了,也變得和尋常老人一般,傷情之處便難已自抑,只得憑淚縱橫了。 青梨小姐把臉輕輕抬起來,遠遠地伸出手去承接桐花灑下的影子,說道:“小時候還在南方時,那里立夏時有稱人的習慣。大人們在街口熱鬧集中的地方立一桿大秤,勾著一個大籮筐,小孩子就排著隊坐在籮筐里稱體重。但后來到了京城,北方立夏日便沒有這個習慣了?,F在想起來多有趣??!”說著,青梨小姐的臉上露出自然開心的笑容來,竟比桐花還要美艷。她縮回手掌,又側著臉伏在父親膝上,繼續說道:“我記得您小時候告訴我,這稱人的習俗是和三國蜀漢皇帝阿斗相關的。當年南蠻王孟獲歸順蜀國后,感念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的恩情,便承諾每年立夏日都要去探望蜀主阿斗。即便到了后來蜀漢亡國,阿斗投降被俘虜到了洛陽,孟獲仍然矢志不渝,每年立夏都帶兵去洛陽看望阿斗,每次都還要稱一下他的重量記錄下來,以驗證阿斗是否過得清凈安樂。女兒進宮之后,父親大人若是思念記掛女兒了,就也常進宮來看望女兒。只是女兒擔心宮里錦衣玉食,女兒一時貪嘴,父親再也稱不動我了?!闭f完,青梨小姐仿佛被自己逗樂了,遮住側著的半邊臉龐吃吃地笑了起來。 太傅柔順地撫著女兒的長發,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我老嘍,早就稱不動你了?!鼻嗬嫘〗阌謫柕溃骸靶r候記得司秤人一面稱人,一面還要打秤花說些吉祥話的。但當時年紀還小,也記不清具體怎么說的了,不知道父親還記不記得?”太傅欣慰地笑著,說道:“我怎么會不記得?那打秤花也是有講究的,秤砣只能從里打出,是萬萬不能從外打向里的。稱老人的時候要祝福他福壽雙全,得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小孩時則希望他將來前程無量,便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可攀?!闭f著太傅想起自己年輕時出山求官的事來,如今竟然真的達到了三公九卿的地位,可是那又如何呢? “至于稱姑娘嘛,就要祝福人家得個好姻緣,秤花說的是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br> “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碧瞪狭四昙o,反應慢了,說話也不快。青梨小姐聽太傅細細地說了這許多,終于也回憶起了當年小時候聽說的秤花,忍不住地和太傅一起念了起來。念完她便開心地笑了起來,小時候秤人的情形終于清晰起來,歷歷在目,宛如昨日。 “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鼻嗬嫘〗汩]上眼睛享受著稱人的回憶,在心里重復地念著這兩句秤花,笑容不知在什么時候漸漸地淡去了,鼻翼拖出一道淺淺的淚痕。 五月十五,皇帝與顧妃禮成,大宴群臣。是夜太傅薨,謚文成。帝憐顧妃,賜封號舒。 十五日,皇帝賞賜太傅府甚豐,夜里又著人送與太傅諸多食物點心。群臣百姓無不羨慕婚禮浩蕩,非同一般,贊嘆皇上對青梨小姐寵愛異常。 太傅府管家打賞了使者太監,便帶著下人將皇帝所賜食物點心呈了上來,一一擺開,都是些婚禮常見點心,只是出自宮廷之手,便顯得更加精致華美。其中有一小巧的食盒,雕刻做工尤為漂亮,不知裝的是何等精美罕見的點心。那顧府管家自出山日起便一直服侍在太傅身邊,陪伴太傅歷經宦海沉浮,原以為顧府難逃劫數,不曾想青梨小姐挺身而出,嫁與天子,竟又保全了顧家滿門。那老管家奉上那只精美的食盒,說道:“自從小姐答應進宮后,皇上不及告知百官,便先在宮中另起別苑迎候小姐,而且竟能趕在大禮之前完工,本已足可見得皇上寵幸之甚。今日立妃大典規模宏偉,更是難得少見?;噬先绱撕駩?,老爺為何反而還為小姐如此憂心呢?” 太傅愁容不改,答道:“正是皇上寵幸太甚才教人憂慮??!今日皇上立妃之典已逾禮制,實非祥瑞之兆。如今我已遭棄用,被皇上奪盡權力。我固死罪之人,圣上不殺我已是皇恩浩蕩,又豈敢依舊貪戀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