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6
了摸脖子,在崔燮跟他商量著要幫他模擬朝考時,默默地點了頭。這一科廷對者三百人,除前三甲分別授與編修、修撰職外,其余二百九十七人中再考選出二十名庶吉士。之后再取三分之一分到六部觀政,剩下的就在吏部掛個號,回鄉依親讀書,等吏部挑人入職。唐寅這回終于高高地考進了庶吉士中,然后一面在翰林院跟著崔燮修會典,一面在家給崔燮寫。他已成了朝廷命官,再也不能像在家鄉做舉子時那樣隨意出去喝酒挾妓,一腔風流之情只得寫進書里,還被兩位監修稿子的國舅打回來。可是相當于他們的自傳,還得給太子和皇子、公主們看呢,半點兒風月都不許有!唐寅的創作熱情受到了極大壓制,毅然奮起反抗,加入了的創作團隊,積極地寫起了這種介紹鹽鹵、酸漿、石膏豆腐制作方法的科普類文章。兩位國舅睜一眼閉一眼,不管他干私活。不過這本連環畫已經叫他們列到了黑名單上,絕不會呈到宮里!呈進給太子和二皇子的,都得是他們崔先生畫的,剔除了這些風流浮蕩文字,內容積極向上的。兩人捧著四月的新刊和崔燮改編的之等畫書,送進宮給太子朱厚照看。太子心愛的太監們差不多都給張家兄弟一網打盡了,換來的都是先生們一樣刻板的老太監,心里充滿了苦悶。哪怕這兩人再帶著他喜歡的書來,他也不高興。他不是二弟那樣隨便拿本小人書就能哄的小孩子了。朱厚照把目光從那摞連環畫上挪開,淡淡地說:“有勞國舅們惦記,孤現在不……”他想說一句不愛看這些書了,又怕真的說出來,張家兄弟轉頭就把這些書拿走。雖說二弟宮里常有這些閑書,他要看也能借過來看,可他當哥哥的不能給弟弟新書,反而要找弟弟借看,豈不太沒面子了?他把那句硬氣的“不看連環畫”吞回去,板著小臉說:“孤現在功課忙,要念書了,舅舅們把書擱下吧,孤背完了書再看?!?/br>張延齡贊嘆道:“太子不愧是咱們大明的儲君,念書何等用功!臣等那時候都是崔先生逼著,他兄弟們陪著,才不得不讀書。也就只有跟著謝大人演習辦案的時候,是自己喜歡學,愿意用心背律令的?!?/br>張鶴齡笑道:“那已經是jiejie當了皇后,崔先生不逼著咱們念書的時候了。你還記著父親剛領著咱們到崔家念書那天么?先生罰咱們把卷子上錯的抄二十遍,還要咱們兄弟互相監督呢?!?/br>什么!原來國舅們逼他罰抄卷子,根兒竟也在那個崔燮身上?太子的眼睛都瞪圓了,強忍悲憤,謹慎地又確認了一遍:“舅舅們說的,可是書內頁里印的,專寫怎么耕種的那個崔侍講?”張鶴齡得意地點了點頭:“正是崔先生。我們呈進來這套都是崔先生重新編排印制的,特特地為殿下做成彩版,刪去了市井俚俗的地方,才配得上二位殿下的身份?!?/br>太子又一次震驚了。這書怎么能是崔燮編的!他不是個專出考卷,專逼著人導引運功,專會教國舅們為難他的老學究么!他居然能編出這么好看的書來?他居然特地為孤編出一套能擺在案頭上看的連環畫書?太子根本就不能信!他抗拒地沉默著,張氏兄弟卻只當太子就像他們當初知道崔燮尋了人給他們寫時那樣,是高興的說不出話來,完全沒想過他能不喜歡崔燮。他們也替太子高興,便把自己身上的好消息也告訴給太子:“崔先生已經尋了才子寫第三部的文稿。講的就是我們兄弟發現宮中猛犬身上有傷口,而后從珠絲馬跡細細推斷,終于查明有jian宦意圖引誘殿下斗雞走狗,拿下jian宦,保護住太子明德不失的故事!”太子也能在這故事里露一小臉兒呢!二人難掩炫耀之心,對小太子說:“雖然殿下御容不能畫在圖書里,但我們必會勸先生把書中的太子殿下畫得俊秀威嚴,絕不會有失殿下的身份的?!?/br>太子殿下根本不想在書里露臉。國舅們在書里是辦案無算的少年錦衣衛,他呢?他身邊的太監都是被抓的jian佞,他這個太子不是被太監糊弄的傻子,也就是個被太監引誘著不務正業的昏庸太子了!第三部要是出來,他就、他就、他就先看了,然后拿著書跟他的詹士程學士告狀,叫程學士管著那個崔燮!兩位國舅離開后,太子仍舊憤憤不平,喚了如今唯一能安慰他的劉瑾過來,跟他抱怨了幾句。方才太子與國舅們說話時,劉瑾從頭到尾在旁聽著,自然知道國舅跟他們內侍過不去的根子,咬著牙根兒露出個笑容:“朝臣們總盼著小爺按著他們的規矩長,兩位國舅是大臣教出來的,自然板正。奴婢沒什么見識,不敢議論外頭的事,只是心疼小爺白日里用功讀書,早晚還得導引練功,竟不得個歇趁的時候了?!?/br>太子深沉地嘆了口氣:“孤倒是想歇,歇著又能干什么——連這書都是那位崔大人出的!”題是他出的,書也是他出的,這東宮里竟沒有跟崔燮不沾邊的東西了!劉瑾眼中閃過一道異色,微微弓身,在太子耳釁進言:“殿下若不想看崔侍講的東西,做些旁的散散心,奴婢倒有個主意——方才兩位國舅說,錦衣衛謝同知曾領著他們假裝辦案,小爺也可以假裝是個錦衣衛之類,奴婢陪小爺扮隨從、或扮罪人,叫小爺試個新鮮?”太子瞥了他一眼:“罷了,孤還想多留你幾年,別再叫國舅抓著吧。再說,錦衣衛有什么可扮的,頂多就跟兩位舅父似的,抓幾個做錯事的太監罷了。孤要扮,也得是揮軍百萬,南滅倭國、北平韃靼的大將軍……”劉瑾感激涕零地低下頭,謝過太子對他的關愛,退出去給太子取新茶。踏出殿門后,他像不適應外面明麗的陽光般瞇了瞇眼,朝著大明門方向看了一眼。他倒要謝謝兩位國舅替他拔去了那么多爭寵的人,謝謝崔侍講編書編試卷,叫太子的心思倒向他。若有一天太子踐祚,他劉瑾大權在握了,那位素有清譽令名的崔大人要來投奔他,他肯定也會傾心結納,禮賢下士,做一位值得投效的主君。清寧宮內外,主仆二人都想著崔燮,卻不知他們很快就不用光想著,而是要真正地見著這個人了。三月廿二,狀元倫文敘領進士三百人到先師孔子廟行釋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