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5
就明明白白地寫著“什么都不懂”,但問他懂什么,就能讓他不想再學這偏門學問了。崔燮支吾了幾聲,心中吶喊著:老師,我想學高數!當初他們專業怎么就沒開高數課呢?要是學點兒微積分、線代、概率論,說不定他就能搞明白這些動植之數、元會運世是什么東西了!李老師也不逼問他,拍了拍學生的肩說:“這些數術小道不學他也罷。你只記著邵子說‘人之神,天地之神’,‘天地萬物之道盡于人’就足夠了?!?/br>崔燮垂頭嘆了一聲:“弟子也就只能記著這些了。那元會運世我還能算出來,卻不懂它如何推算萬物,推算出來的數字又該如何解釋……”邵康節的數術他根本看不懂,程朱理學他實在不想深入研究了,至于心學……心學的創立者比他還小三歲呢,他也沒法兒等幾十年后王守仁悟出心學再去學。這不是……這世道不是逼著他披程朱理學的皮,內在搞唯物辯證法嗎?崔燮有些悲涼地發現,上大學時他基本都是睡過去的馬哲,竟是他這輩子學過最能學下去的一門哲學!李東陽回憶這半天的內容也回憶的有些吃力,便不再給他講別的,先提筆寫了封信給王華,叫崔燮拿著自己的帖子到王狀元門上,請他在下月的新稿里添上“崔翰林”這個人物。他封好信便說:“我這里是喪家,不好直接拜訪人家,你就自己去一趟,上門時要尊重有禮,別使性子。往后你也在翰院當值,與前輩打好關系,人家肯提攜幫助你,我也放心些?!?/br>他在家里守孝,不能親自照應這學生,又不能到各家拜訪托付,只能叫他自己多往前輩家跑跑,往后進了翰林院,好叫前輩們多提攜照顧著他些個了。李老師用心良苦,崔燮自然感激,只是他也無以為報,唯有再教教李師弟跑步了。這工夫是拿兩個學生試驗出來的,跑了沒一個月就跑得他們小臉兒紅撲撲,一頓飯吃兩個大饅頭了,比散步效果還要好。李師弟也散步、練功有幾個月了,身體漸漸好轉,有了跑步的基礎,崔燮就親自帶著他慢跑了幾分鐘,教他“吐納元氣”之法。李師弟如今體質練得還算可以,跑起來比兩位小國舅氣息都長,唯獨是心情不大好,邊跑邊想著是不是今天父親講的那什么數術太難了,師兄算出真火,拿他撒氣來著。然而他爹全沒有坑了兒子的自覺,還在旁邊驚嘆地問崔燮:“這是哪兒學來的吐納工夫,我怎么不知道你還會道家方術?”崔燮自然照實說了。李師弟又不是張國舅那樣的熊孩子,也不怕讓他知道了吐納之術不能成仙他就不跑了——何況李師弟打裝了那回病,已經成了全家嚴防死守的對象,但凡對身體沒好處的都不許他沾,有好處的都得練。哪怕他不愛跑,自己這個師兄安排了,他父親也要盯著他跑的。李老師并不是迷信的人,弟子既然說不是神仙方術,那就不是,只問了他一句:“這不是跟你相熟的那位謝鎮撫學來的吧?我見你一步喊一聲號子,倒有些像軍中訓練的法子?!?/br>崔燮笑著搖搖頭:“學生是怕師弟才學這種吐納法,記錯了呼吸節拍,對肺不好,卻沒有先生這份事事記著國家邊防的心。先生教導的是,改日我便將這法子交給謝鎮撫,叫他們軍中人也能練習,增長……”肺活量怎么說來著?他腦子里飛快地轉了幾圈,一拍手道:“增長氣力!這樣緩慢地跑,將來能跑久了,最是增長氣了!”李先生神色復雜地看著他,想說自己其實沒惦記邊防,也沒想叫他把難得的吐納法子隨意教給別人。不過學生如此忠心報國,老師自然不能勸阻,便只說了句:“你這吐納法也得有個名字,交待出去也叫人容易記?!比艉唵涡?,就叫崔氏納氣法也不錯。崔燮摸了摸腦袋,起了個比李先生想到的更樸實的名字:“那就叫跑步呼吸法吧?!?/br>李老師看了他一眼,斷然說:“就叫崔氏養氣呼吸法吧!……不過就是個跑步呼吸小技巧,還要加上“崔氏”,這也實在太羞恥了!崔燮死活推拒了冠名權,在李老師指點之下總結出了一篇如何正確跑步、呼吸的功法大綱,還畫了人物示例圖。李東陽看了幾遍,自己也暗暗想象了一下如何跑法,點了點頭,又指點他:“你明日去王實庵家送畫稿,正好把這套養氣呼吸法也給他送一份。這養生之法比什么禮物都清雅合用,他學了你的法子,不愁不肯將你添到連環畫里?!?/br>崔燮謝過先生的指點,拿著稿子回了家,細細地重畫了一套跑步功法,又給久聞大名的未來大佬王陽明挑了幾本地理志、游記、兵書作見面禮,轉天下午便去王家拜訪。作者有話要說: 忘了寫參考書呂思勉理學綱要第220章翰林院向來是閑散衙門,如今也沒個改朝換代、外邦來降的大事,用不著編實錄、撰圣旨、擬詔誥文書,翰林們散值之后也就早早回家了。崔燮掐著王大人到家的時辰去的,奉上李東陽的帖子和自己新制的翰林修撰官帖,順順當當進了王家。當初他還僅僅是李東陽弟子時,王狀元便對他頗為欣賞;如今他又考中狀元,身份在讀書人乃至進士中也成了頂層中的頂層,王華自是對他愈發看重。聞得他上門,不只自己親來招待,還帶了大兒子來,叫他侍奉前輩,順便聽聽新狀元的指點。王守仁這一年也叫他父親灌了滿耳朵崔和衷如何,對這位僅比自己大三歲的少年狀元既好奇又羨慕,便也換了大衣裳,靜靜跟在父親身后來見客人。他們父子一出來,崔燮就猜出來后面那位少年是王守仁。王陽明!心學大師!平寧王的大牛!中國歷史和哲學史上的名人!無數頭銜從他眼前呼嘯著飛過,他心里不由得有些緊張,當場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王華還以為他是見著自己緊張,臉上露出幾分笑意,熱情地上前招呼道:“和衷不必多禮。我與李前輩多年交情,與你往后也是翰林院的同僚了,連職位也未見比你高,你只管安心在我這里坐下,不用似見著你恩師那樣拘謹?!?/br>崔燮如今見著恩師和謝遷、楊廷和、楊一清這樣的大牛都不拘謹了,這是頭一次見著活的圣人,想給王圣人留個好印象,才特別緊張。他二話不說深施了一禮,有意無意地把王守仁罩進了行禮的范圍,正色道:“今日是崔燮第一次上門拜會大人,怎能失禮?我是有求于大人而來,也略備了些薄禮給大人和王賢弟,望大人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