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6
起身說:“大人稍等,我這就叫人拿一瓶來?!?/br>高肅這才意識到,他們家的香氣不是合的熏香,而是蒸花露的味道,不由得生出幾分興趣來:“你家里自己蒸的?可否帶我去看看那蒸花露的地方?”崔燮有些遲疑地說:“就在我的院子里,只是地方狹窄,又悶熱逼人,不敢屈尊……”窄怕什么,熱怕什么,有新鮮玩意兒看就好!這個崔監生真是個妙人兒,不僅懂事、會念書,還凈會做這種好東西。上回謝瑛穿了他做的新衣裳就出了好幾個月的風頭,他要是能得了這新花水,豈不也得叫衛所那些人羨慕好幾個月?高肅興致勃勃地叫崔燮帶路,去他院子里看蒸花露。自打七夕那時崔燮試出花水能用,他回家就帶崔涼找出了窖里的花水,一一試味,足足撿出了三瓶已有香氣的。這些都是最早蒸出來的,有隔水蒸的、有入水蒸的、有搗爛了蒸的,都是一樣的花香純正,只是蒸法不同的味道濃淡略有區別。他們拿市面上的花露比了比,覺得自己家里蒸的只是味兒不夠濃,別的也不差什么,于是又開始研究濃縮香味的法子。崔涼近日正試著往已經有香味的花露里投干花瓣,多次萃取。崔燮到這步已經完全幫不上忙了,只能給他提品級、漲工資,多派幾個手腳靈便的家人給他打下手,好叫他盡情研究。高肅進到那廚房里都沒看見人,就被滿室摻著鮮花的熱蒸氣熏回來了,跑到外頭扇著鼻子深呼吸:“香殺人了,怪道你不讓我看。我這些年用的花水也不見這么香的,你怎么在這院子住下去的?”崔燮揉了揉鼻子,含笑說道:“也就是廚房里熱的熏人,外頭聞著其實還好,并不比尋常熏香濃烈多少。這原本是我一時興起要弄的,就叫人來過來做了,后來做慣了,也懶得再搬動地方了。這里待著不舒服,高大人要不回廳堂歇歇?”高肅說著“罷了”,擺了擺手,正欲直接告辭離開,忽然從正房開著的窗戶里看見一面墻的大書架。架子竟是極淡的黃白色,像個柳木或是榆木打的,不是他們在廳堂里見的紅木顏色,顯得寒酸氣十足。他不由得多看了兩眼,朝著那窗子走去。走得越近越能看出,家里的確是一件紅木的家什也沒有,都是便宜板子打的。樣式倒還算可以,有個“遷安樣兒”的窄床和大衣柜,別的卻是怎么挑都挑不出個好了。高肅是慣見好東西的,眼力極佳,一眼就看出這屋里的擺設都是便宜貨,連個樣子都沒有。他家的廳堂分明不是這樣的,怎么這個眼下主管家事的人,倒用著這樣的次等家具?高肅不禁問道:“你爹娘……休了的那個繼母就給你住這樣的房子?”崔燮連連搖頭:“不是不是,這是我自己后來換的。家里原本給我的也都是好家具,只是后來繼母大歸,把正房家什帶走了。我看正房空著不像樣子,家里暫時又置不起相襯的東西,就先把我這一屋早年先母陪送的家具搬過去了?!?/br>高肅瞠目結舌地看著他。崔燮以為他不信,可不想讓這種領導喉舌生了誤會,便苦笑著說:“大人不信的話可以隨我去正房看看。家父雖在外面做官,這家畢竟還是他做主的,我們做子女的豈能只顧自己住得舒心,叫父母的房子空著?”高肅搖了搖頭,臉上肌rou抽動了幾下,搖頭說:“我不是疑你,我真是……沒想到我大明朝還有你這樣的孝子?!?/br>他拍了拍崔燮的肩膀,深表同情地說:“我早該想到,你家里已到了賣產業的地步,自然是快山窮水盡了,還苛求什么呢?;仡^你那弟弟回來,也不用太慣著他,若有人要指摘你,我替你說話!畢竟你家也不同從前了……”不,他真不是為了賣慘!他想在記者同志面前展現的其實是個積極奮斗的有志青年形象啊!崔燮沉默了一陣,抹了抹臉,努力解釋:“多謝大人關照,但我家也是過得去的,至少衣食不費力。其實這種家具在遷安縣十分盛行,給我家打家什的木匠說,京里也有不少人愛用這個。只是看著差些,坐著極舒服的。大人不信可以坐上試試?”高肅同情地看了他一眼,沒忍心說,大戶人家雖也用這種鋪了厚鴨鵝毛墊子的窄床,可那床架都是上等紅木雕花的,沒人真跟下鄉小縣里似的,睡個柳木板子的床。他這一趟該說的說了,該問的問了,已不負叔父的意思,只恐再待下去就要入夜了,也不方便,便要起身告辭。崔燮送他出去的時候,叫人拿了一瓶新蒸的茉莉水來,叫他聞了聞,說:“這花水剛蒸出來還不香,尚須幾道工序,我就在這瓶子上拴個紅繩表記,叫他們做時加倍精心,約么十月中就能做好了,到時便遣人送到府上,大人意下如何?”高肅平常就住在高太監宅子里,這地址卻不能輕泄與人,便說:“你就給城北錦云樓的掌柜,叫他交給我就行?;仡^我叫人給你送銀子來?!?/br>崔燮指著他家眷做代言人,哪兒有倒收他銀子的道理,因說:“大人也看見我這里是怎么蒸的,都是自家的東西,又不是那外邦來的精貴貨,值什么銀子。大人只管收著,我家還開得鋪子,請得起先生,真個不是那精窮的人家?!?/br>高肅又推讓幾回,喜孜孜地收了。其實花水如今也不是什么稀罕物,稀罕在這是他親眼看著蒸,聞過剛蒸出的花水味道,還親手在瓶上拴了紅繩,等幾個月釀出真香來才能到手的,獨一無二的東西。到時候那個出了滿京風頭,叫錦衣衛都羨慕的,豈不就輪到他了?他回去后不幾天便是中元節。那神出鬼沒的清竹堂又出了和新的,印了白衣觀音像,就在大大小小寺廟外的攤子上寄賣,惹得北京、通州、遷安三地的善信都爭著請回家。在這樣人人都要尋山拜廟,上街請佛像、買香花寶燭祭供的日子,崔燮卻要跟這些封建迷信活動劃清界線。他換上那身七夕曾短暫地穿過,還被迫洗過一水白色直身,灑上熟成的梔子香水,坐著馬車晃悠悠地出城,又一次到了謝家別院。第113章路還是那條高低不平的土路,車夫還是那個狂野奔放的謝山,崔燮卻不是上回那個來春游的小學生一樣的崔燮了。他已經從筆筆直的一個直男,變成了主動追求男人的同X戀。他懷里甚至抱了一束月季,早上現從院子邊上花圃里剪的,帶著長長的莖,切斷的莖面涂了酒精,外頭拿白紙包得嚴嚴的,裝在書包里不敢叫人看見。這一路上他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回,花還挺鮮亮的,半開不開,插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