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十五上元節登樓之事,京中各部也在紛紛忙碌著。 上元節,又稱天官賜福祭,是代國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不亞于除夕。高祖信道,上元節在代國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天,不但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還是一年中少男少女們能名正言順走上街頭的日子。 從元月十日起,各家各戶就要開始忙著懸掛和測試各家的花燈,即使是最窮苦的人家,也會在門前掛一盞燈籠。 有錢人家的花樣更多,有所謂“斗燈”的傳統,即使是同一條街上的人家,掛出去的燈也不盡相同,就為了讓能多的人能駐足在自家門口。 對于商家來說,上元節的燈會是最容易賺錢的日子。由于賞燈的多半是拖家帶口一家老小都出行,這一天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邊走邊玩邊買的比比皆是,而且很多達官貴人見慣了好東西,對這些新鮮玩意兒反倒比珍奇異寶更好奇,往往那些討巧的手藝人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而對于一些想要在上元節有艷遇的男男女女來說,這個日子又是最讓人雀躍而期待的日子。每年上元節之夜,大街小巷都是人,大家聚在一起游戲玩耍,敲鑼打鼓,響聲震天,火把、燈籠照亮各方。 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上元節的燈會,年輕男女大多帶著面具,甚至還有女扮男裝的大家閨秀和跳舞唱歌的歌伎戲子、雜耍子弟一起戲耍,卻絲毫不會被人詬病。 正因為這一天是代國人可以名正言順放浪形骸、驚世駭俗的日子,上元節就成了京中乃至全國最熱鬧的節慶,每年上元節皇帝都會出來“與民同歡”,也就不足以為奇了。 畢竟這一天京城四處鑼鼓熏天,又有燈火耀京城,即使是皇帝也不愿意苦守在宮中,聽著宮外熱鬧喧囂,自己宮中冷冷清清不是? “登樓觀燈”正因為如此,應運而生。 你若問代國其他地方的百姓,皇帝是什么樣子,大抵是說不出什么所以然來的,但京中和別處不一樣,每年皇帝和皇后或貴妃都會登高觀燈,還會親自在城樓上點一盞燈,為百姓祈福,雖說站的那么高也看不見皇帝長什么樣,但至少見過了皇帝的真顏。 幾代皇帝都熱衷于上元節的登高,只有平帝時期因為帝后不和,曾經斷了幾年上元節的“登高”,但在劉未身上,是從未缺過一次的。 正如景帝所言,皇帝想要知道宮外的事情實在是太難太難了,只能從細微處推算百姓的民生。就拿燈節來說,城中掛的燈多不多、品種如何、歌舞伎班子夠不夠宏大,都能看得出民間的生計如何。 而那一天來“參拜君王”的百姓有多少,就直接關系到皇帝的人望如何。 皇帝出巡,在內城是看不到什么的,這登高的樓,是在內城和外城的交接之處,名曰“定安樓”。 此樓本身只有三四丈高,但到了上元節前夕,宮中將作監和工部會在這座城樓上搭起高高的“彩樓”,四周立有旗桿和梁木,其上綴滿巧奪天工的宮燈,遠遠看去,火樹銀花,璀璨如天界宮闕,是京中四絕之一。 經過精心搭建之后,登高的樓能從三四丈直達六七丈,而且十分結實,所用的木材俱是宮中修建宮殿所用的木頭,這些木頭從恵帝時期就開始用起,年年拆拆搭搭,僅費些人工罷了。 “燈樓”搭好后,每一層階梯踩上去如履平地,直達樓頂,皇帝和皇后在這一天會登上樓頂,親自點亮最亮的兩盞龍鳳燈,然后和京中的百姓一起觀燈、欣賞外城的歌舞伎班在安定門外的表演,直到亥時才回宮中。 等到上元節過后,燈樓上的宮燈會被悉數拆下,賜給京中大小官員,嘉獎他們一年來的辛苦,這些宮燈皆是內造,算是一件稀罕玩意兒,即使是朝廷大臣,也皆以得到燈樓上的宮燈為榮,競相攀比自己得到的宮燈如何。 這樣一件熱鬧的事情,對于京兆府來說卻是一場噩夢。 每年上元節都有失火的事情,從臘月開始,京兆府就要走遍所有的大街小巷,在巷口擺上大缸,督促坊里時時放滿可以用來滅火的水,到了上元節那天,因為出行的人太多,各種摩擦不斷,京兆府往往要向軍中請求調派人手支援才堪堪足夠維持安寧。 除此之外,勾搭成jian的、拐賣兒童的、走丟了自家孩子的更是層出不窮,上元節的燈會,年輕人向來有戴面具的習慣,這就給許多有心之人可趁之機,往往在上元節發生的案子,到后來都成了無頭公案。 譬如這家小姐在上元節被人擄走,那家公子在上元節被人捅死,也不是沒有。 尤其到了帝后出行的時候,京兆府和禁中十二萬分精神都在帝后身上,更是容易出事。 今年宮中的年節過的特別冷清,劉未并未在麟德殿舉辦宮宴,只按例宴請了朝中官員,劉祁和劉凌兩兄弟去給父皇請了安,除夕守歲都是東宮里過的。 別人都可以休沐,這兩兄弟過年還要做功課,給禮部和兵部的官員寫謝帖,忙的焦頭爛額。 忽一日,岱山領著紫宸殿的人送來了劉未用的大氅和裘衣,又有宮尚服局來量體裁衣,兩人這才想起來,馬上要到上元節了。 今年的上元節因為皇帝明確確定了不會去,只派了劉凌“代天子同樂”,所以預計去燈樓的百姓不會太多。不過這已經成了京中一道景致,也是彰顯國力的時候,宮中和京兆府都不敢疏忽,不但劉凌的衣冠鞋帽并渾身配飾都是皇帝親自過目的,京兆尹更是幾次入宮,親自給劉凌講解上元節那天的行程和安排。 “登樓觀燈”每年都來一次,無論是宮中還是百姓都已經習慣了,氣氛倒是不太緊張,只是對劉凌來說,第一次被委以重任,還是在這么多百姓面前,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劉祁對于劉凌的差事并沒有太多情緒,就如劉凌對劉祁主祭沒有表現出什么不妥一般,但實際上心中在想什么,誰也不得而知。 就這樣既興奮又緊張的到了元月十五那天傍晚,劉凌在宮中侍衛、宮人以及禮部官員浩浩蕩蕩地簇擁下,向著安定門上的“燈樓”而去。 *** 安定樓外。 已經早早到了安定門前占好位置、等著內城門打開的百姓們人山人海,直擠的維護秩序的京中侍衛們臉都綠了。 為了保護皇子的安全,清出足夠的空場,劉未調派了三千兵馬駐守在安定門前,之前早已經有京兆府差吏和軍中人馬清理了沿途的要道,百姓只能在安定門外共賞燈會,敢越過安定門前半部,立即就會被格殺當場。 由于今年皇帝和后妃都不出現,燈樓頂部安放的也不是龍鳳燈,而是一盞足有人高的魚躍龍門燈。 去年關中大旱,今年上元節布置的花燈大多是以行云布雨、龍騰虎躍為主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