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書迷正在閱讀:浪蕩江湖之暗相思、給妖怪當月老的日子、16 Summer、冷漠大俠和他的小跟班、小妖蘇小兜、他的小心肝、(綜同人)朝花夕拾、世子,請不要說話、[紅樓]位面商人賈蓉、(紅樓同人)賈家庶女紅樓
堅信長平仙姑說的一切都會成為現實,大清的國母,終究會是自己的好朋友香浮,而自己,將要助她一臂之力。 順治做了七年多提線木偶的兒皇帝,每天為了帝位的朝不保夕與有名無實而憂慮隱忍,如今終于可以名正言順,揚眉吐氣,不能不覺著得意。他最初以為多爾袞的死會讓母親萬般傷心,為了安慰太后,也為了安撫群臣,他做盡表面功夫,厚葬多爾袞,并追尊為義皇帝。 多爾袞,窮其一生都在為了帝位而拼搏,出生入死,戎馬倥傯,卻永遠功虧一簣,直到死后才終于得到一個"義皇帝"的稱號——所謂"義",便是以假亂真,濫竽充數,是次貨,贗品,揭過的古畫。如果他泉下有知,終究還是不能瞑目的吧? 但是后來順治發現,母后對這些事好像并不關心,關于多爾袞的身后榮辱完全不在她的介意中。即使他有意在她面前透露大臣們舉報多爾袞有謀反動意,上奏要將多爾袞削爵定罪,她也不加褒貶,只淡淡地說:"皇上拿主意吧,一切看著辦好了。"又說了些為君治國的大道理,道是"為天子者處于至尊,誠為不易,上承祖宗功德,益廓鴻圖;下能兢兢業業,經國理民,斯可為天下主。民者國之本,治民必簡任賢才,治國必親忠遠佞,用人必出于灼見真知,蒞位必加以詳審剛斷,賞罰必得其平,服用必合乎則,勿作奢靡,務圖遠大……"諸如此類的話。 順治唯唯諾諾,請了安慢慢退出。至此,他知道自己終于可以發泄兒皇帝時代的所有不滿,隨心所欲地行使一個帝王的權力。他開始大力搜集有關多爾袞謀反的證據和蛛絲馬跡,不住暗示并鼓勵舉報的大臣和親王。 皇宮里的政治從來都是跟紅頂白。要是皇上不愛紅,再新鮮的血都閃著藍光;只要皇上喜歡白,黑木都可以洗成棉花。既然順治親自動手搜集謀反證據,那還不容易,別說多爾袞平日里作威作福鋒芒畢露早就以太上皇自居,就算他本來中庸謹慎圓滑如雞蛋也一樣可以從蛋里找出大象骨頭來。 壓抑已久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第一個發難了,咬住多爾袞逼死豪格、強娶福晉這一宗舊案,突施重手,上疏云:"查多爾袞將肅親王無因戕害,收其一妃,又以一妃私與其兄英親王阿濟格。此罪尚云較小,何罪為大?"議政大臣蘇克薩哈、詹貸、穆濟倫原本都是多爾袞的近侍,此時卻紛紛跳出來投告多爾袞私備御用服飾、又欲偕兩旗移駐永平府,并與何洛會、羅什、博爾惠、吳拜、蘇拜等密謀定議等事。 順治對于多爾袞強娶母后一事耿耿于懷久矣,卻礙于朝廷曾以自己的口吻頒下詔書而不便發作,現在得了肅親王福晉這個題目,又有了蘇克薩哈等人的舉報,正可盡泄胸中積恨,遂下旨搜查睿親王府,并重懲英親王阿濟格。 于是,睿親王府里私藏的龍袍被搜出,四方聯合動意稱皇的密謀被揭發,所有參與謀反的親信同黨被舉報,一時間朝廷里陰風苦雨,人人自危,小皇帝在大赦天下的同時也大開殺戒,給所有的文臣武將一記極為震撼的下馬威,讓天下臣民在數日之內清醒地意識到并牢牢記住了——真正的順治王朝開始了,當今天下,屬于九阿哥福臨! 多爾袞生前戰功無數,兼有入關定鼎之勛,位極人臣。然而一旦人亡勢亡,所有的光輝包括死后享之未暖的哀榮盡被收回,家人與財產被籍沒,親臣近戚被定罪刑訊以至流放殺頭,昭示海外的告示上明明白白羅列著他"逆天專政"、"擅娶朝鮮國王族女"、"親赴喀爾喀處,求取有夫之婦"及"營建親信私宅、糜費帑金數百萬"諸項萬死莫贖的逆謀大罪,以證明他的死不足惜。 這之后,少年天子雷厲風行,在為肅親王豪格平反、增注其軍功于冊的同時,且擢封其子富壽為和碩顯親王;另外,曾被多爾袞處分的遏必隆、希爾良、希福、祖澤潤、雅賴、納穆海、噶達渾、敦拜、覺善、馬喇希、法喀等也都各復世職,還其家產;又命各地為打獵放鷹往來下營而圈占的民地,都退回原主;命兵部整頓驛政、軍紀;定襲職例,定諸王、文武諸臣陪祭、扈從、接駕、送駕儀注,定元旦、冬至、皇太后誕辰、皇后誕辰之禮儀;定各直省鄉試差員例,定行軍律,定有功漢人世襲武職,定八旗科舉例…… 多爾袞的時代,徹底地過去了,而且,再無翻身之日。福臨的時代,迅猛地來臨了,并將錦上添花地,在登基大典不久,更要舉行一次婚禮大典。 大婚,對于少年天子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著與親政同樣重大的意義,因為這代表著當朝天子已經長大成人,不再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孩子,而是一個正經八百的男人了,從此將告別垂簾聽政的時代,擁有獨力的人格與人生。 親事是多爾袞在世時便已擇定了的,遵循著滿蒙聯合的基本國策,大清的后冠,注定是屬于蒙古草原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家族的女兒。太宗皇太極后妃十四人,其中蒙古族占了七個,而且五宮之中,有三位都是博爾濟吉特氏,即皇后哲哲、宸妃海蘭珠、和莊妃大玉兒,其中哲哲是姑姑,而海蘭珠和大玉兒則是親姐妹。 福臨繼承了帝位,娶蒙古格格為后的傳統自然也要一并繼承??墒?,他還沒有找到他心目中那個美麗聰慧的神秘漢人小姑娘。六歲時,他曾經親口許諾過將來要立那個小姑娘為后的,在沒找到她之前,他真不愿意隨便找一個沒見過面的蒙古格格舉行大婚。況且,這場婚事是多爾袞替他擇定的,是多爾袞生前諸罪的余孽未盡,如今多爾袞已經被銼骨揚灰了,可是他所欽定的新皇后卻仍會乘他余威大搖大擺地進駐皇城,成為后宮之母。這是令福臨覺得最難以忍受的。 然而,皇帝的大婚非為家事,乃是國策,關乎民族大業,國家興亡的。大清初立,北疆之固全賴蒙古,滿蒙聯姻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顯。立誰為后、何時大婚、婚宴禮儀、皇后儀仗、以至婚后住在哪里,都已經由禮部商議妥當,自始至終,不由福臨做主。他的任務,只是到時候出席充任新郎一職而已。 這宗意義非凡的婚典的第一個步驟,是在位育宮舉辦家宴,迎接遠道而來的卓禮克圖親王,也就是太后大玉兒的親哥哥吳克善。當年是吳克善貝勒送meimei博爾濟吉特大玉兒到盛京,嫁與皇太極為妃的;現在,又是吳克善親王送自己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慧敏來到北京,嫁與當朝皇帝順治為后。 當年的少年貝勒如今已經成為滿面風霜的老親王,可是性格同二十五年前一點沒變,見到大玉兒時,仍然當她是那個乖巧伶俐的小meimei,淚眼花花地說:"我把敏兒交給你了,以后,你好好教導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