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顧和光在每以個失去情感記憶的病患身上,都會見到類似神情,所以也不奇怪。 剛從醫院出來的時候,還會緊緊帶著帽子,上車也不肯拿下,因為自己怪異的頭型。但是一個小時后,她就非常豪氣地把板寸頭露出來了,還自我寬慰說“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還是挺帶感的”,緊接著還來吐槽他,說他頭發比她長,作為一個男人不能這樣,太娘了。 顧和光也極其溫和地接受她的吐槽。 這會再看看她,這孩子雖然還頂著男生氣的刺猬頭,五官卻非常柔潤少女,眼睛清亮,像含著一汪無憂泉。 年輕的醫生失笑,突然間覺得,自己這個樣子,近似于父親在養女兒;或者說,像是一位兄長,在照顧一個年紀尚幼的meimei。 醫院在圣誕前都會休大假,所以顧和光空出了許多時間。 一來他家后,黑發青年就陪著秦珊一起收拾臥室,整整一下午。她很喜歡親自動手做這些,幾乎都沒要顧和光怎么幫忙,自己忙顛顛地跑來跑去,認真挑選好小彩燈,鈴鐺,蝴蝶結,翠綠的云杉枝圈,掛在自認為合適的地方。 大病初愈,秦珊忙一會就犯累,連續的喘息也會帶來口干。 顧和光讓她坐在沙發上休息,自己去廚房倒了一杯開水,他在兩只玻璃杯里來回交替倒著那半杯開水,為了盡可能地快一些讓她喝到,但又擔心燙到她。 這樣來回涼上一會,他摸了摸杯壁,確定溫度適中,回過頭,打算會客廳。 他發現女孩子已經走到了廚房間門口,只從拉門口探進一個圓溜溜的腦袋,在偷看他做什么。 他問她:“怎么了?” 她指了指流理臺上一個小裝飾。顧和光循著看過去,是隔壁阿托納太太送給他的姜餅屋,北歐人過圣誕,經常會做這個。 十字軍東征時期,"姜"是一種昂貴的進口香料,因此只舍得用在像是圣誕節、復活節這樣的重要節慶。把姜加入蛋糕、餅干中以增加風味,擁有驅寒的功效。久而久之,姜餅就成了與圣誕節關聯的點心。 姜餅,姜餅屋,姜餅可以拿來吃,小屋則放在圣誕樹下,用以裝飾。 “想要這個?”顧和光問她,小孩子都喜歡好看香甜的食物。 對方卻快速搖搖頭:“才不要,這個姜餅屋看起來這么挫,”她黑色的瞳孔變得亮晶晶的:“不瞞你說,我能做出比這個還好看一百倍的?!?/br> 作者有話要說:回答幾個昨天文下的問題: *【關于章魚哥的后續】 其實仔細聯系 腦補一下上章珊妹的夢就能知道:雙目失明身負重傷的章魚哥,綁著珊妹靠觸角摸索行走,結果走著走著一頭觸礁直接撞死。觸手甩出去,珊妹被松開甩飛到空中,然后掉落在章魚哥浮起來的富有彈性的尸體上。接著就在海面飄啊飄,昏迷的珊妹潛意識里求生意念很強,然后被漁船發現,獲救→_→總而言之,女主就是擁有作者大開的「不死」金手指噢耶 *【失憶后為什么還會做菜?】 因為人的才能屬于長期記憶,就像你不會因為失去記憶而不會說人話一樣。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大腦的構造。人的大腦分兩個半球,體積較大,不同的部分分管著人體不同的部位,如果把大腦形象成一個核桃形狀,那么它的結構分管的區域與人正立時剛好是相反的。也就是說,大腦最上部分管的是人體的下肢,而它的下半部分管著人體的面部,比如,表情,動作等的協調。這個部分占的大腦體積最大。正是因為大腦有很多的分區,大腦皮層中有許多高級神經中樞,不同分管著人體的不同方面,共同指導人體的行為和思維。 咱們再來分析一下人記憶的形成.大腦皮層中有許多溝回,表面積較大。人體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刺激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從而形成記憶的。大腦皮層的褶皺越多,則可能會更聰明。也有研究說愛因斯坦的大腦比普通人要稍寬。大腦使用程度越高,神經細胞上長出的樹突就越長;反之,則樹突逐漸萎縮。神經細胞上的樹突越多,記憶功能也就越強。 失憶并一定是因為大腦的結構被破壞,更多的可能是腦部有血塊或者別的固狀物封住了某部分的迂回,造成部分記憶無法被喚起,但這并不影響人的其他正常的行為活動。 *【失憶前后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的論題】 老實說,就本題而言,我也不知道。但從邏輯角度答,這是一個很經典的悖論,即特修斯之船。 這是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最早出自普魯塔克的記載。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于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么在什么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哲學家Thomas Hobbes后來對此進來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被用來研究身份的本質。特別是討論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于其組成部件之和。一個更現代的例子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樂隊,直到某一階段樂隊成員中沒有任何一個原始成員;對于人體,人體的新的細胞不斷更新,直到他身上所有的細胞都被更換一輪,等等。 也許這個人還是不是原來那個人,全看他自己的意愿吧。 ———— 而且失憶也分很多種,比如解離性失憶癥會導致人格變化(應該算是解離癥的一種表現),這種失憶是遺忘了人格。 珊妹這種不是,所以性格方面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改動。 而且人的一生都在變化,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一個人嗎?你記得昨天每分每秒的事嗎? 即使沒失憶,那個人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忘記今天的事情,一點點忘記以前的事情,假設他八十歲老年癡呆了,也不記得人生前幾十年的事情了,跟失憶又有什么區別?可這個人你不能否定他曾經歷的過去啊??陀^存在的那個過程是不會改變的。失憶后其實跟你選擇明天怎樣過一樣。而論題所謂的那個人,或許只是個代號,你可以稱他為小明,你也可以自己明天更名為小明。但你更名叫做了小明也不可能替代已經不叫小明的他。 我堅信每個人都有一種東西叫潛意識,這種東西會指引著她慢慢跟以往的“三觀”、“生活方式”、“性格”等靠攏,哪怕她此刻不記得所有的事,她也是“秦珊”,世界上也只有一個她。 ☆、第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