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3
薄胎瓷,是在明朝永樂年間,由景德鎮燒制出來的。到了成化年間,薄胎瓷的燒制工藝已經十分成熟,甚至還擁有了較高的成就。 之后的萬歷年間,更是出了不少薄胎瓷的精品。 直到現在,我國也仍有薄胎瓷的燒制工藝傳承下來,還發展出了越來越多的薄胎瓷品種。 薄胎瓷的特點,就是瓷胎薄如蛋殼、透光。 它的整個胎質,都是用純釉燒制而成。 也因此,薄胎瓷還有“脫胎瓷”、“蛋殼瓷”的說法。 而擺在褚凝等人面前的這一件燈罩瓷器,顯然就是典型的薄胎瓷。 宣院長笑道:“韓教授,遠來是客。不如由貴校的學生,先來說說對這件瓷器的看法?” 這是在出題了? 韓教授笑笑,沒有推脫,反倒痛快的答應了下來;“行??!既然如此,我就隨便點個學生吧!” 宣院長等人只是笑笑,并沒有說話。 不過,他們對韓教授的說法顯然并不相信。 什么隨便點個人啊,只怕是早就定好了今天出頭的學生了吧? 只是說話的方式比較給自家學校長臉罷了。 當然,這也沒什么。 換了是他們,也同樣會選擇這樣的做法。 韓教授點了呂嘉梵的名字。 呂嘉梵早就有所準備,不卑不亢的站了起來,走到了第一件瓷器的旁邊,先彎腰向兩邊的師生們問好。 宣院長不禁呵呵的笑:“韓教授,貴校近幾年出了不少專業性的人才??!我看這位呂同學,年紀雖輕,可本事只怕不比那些已經在外供職的人要差吧?” “小呂還是年輕了點兒,缺少點歷練?!表n教授含蓄的道。 兩人一番客套,韓教授這才示意呂嘉梵,可以開始了。 呂嘉梵點點頭,開始了對燈罩瓷器的解說。 “在座的各位老師們、同學們,我們眼前這件瓷器,就是著名的薄胎瓷。它起于……”呂嘉梵侃侃而談,把薄胎瓷的來歷說了個清清楚楚,簡直就跟教科書似的,一字不差。 有人聽得認真,也有人聽得心不在焉。 褚凝微微皺了皺眉頭。 聽得出來,呂嘉梵的專業知識學得很扎實,能一眼就認出這件燈罩是薄胎瓷,而且把薄胎瓷的來歷和發展都說得那么清楚,明顯是個學霸級的人物。 只是,她這說的都是書本上的東西,而且在介紹薄胎瓷的時候,語氣平緩無奇,簡直就跟背書似的,難免讓人覺得有幾分枯燥。 這一點,不只是褚凝注意到了,在座的很多老師們也都注意到了。 至于學生們,大家要么在認真聽呂嘉梵解說,要么就是想從呂嘉梵的解說中找出破綻來補充或是擊破,反倒沒有想得那么多。 韓教授眉頭微皺,見呂嘉梵已經將薄胎瓷的內容介紹完畢,他抬了抬手,打斷了呂嘉梵的話。 呂嘉梵一愣,卻是順從的收了聲,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宣院長奇怪的道:“韓教授,我看呂同學說得挺好的啊,怎么不繼續說下去了?” 韓教授笑道:“既然是學習交流,那就該讓大家暢所欲言才對。這話要是都讓小呂說完了,豈不是又變成講座了?” 宣院長點點頭:“您說的也是。那這接下來……?” 他這是在詢問韓教授的意見。 韓教授也不客氣,直接道:“不如這樣。讓每位參與瓷器學習交流的學生,分別拿了紙和筆,寫出自己對這件薄胎瓷的鑒定結果。然后,我們再根據大家的鑒定結果,來講解這件薄胎瓷?!?/br> “這倒是個好主意?!毙洪L聽得來了興趣,“古維,你帶人去辦公室拿紙筆?!?/br> 古維應聲而去,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把分量足夠的紙筆都帶了過來,甚至還有多余的。 沒想到這古維的辦事能力這么強,連這臨時的決定,他都能安排得如此妥當。 不少學生看向古維的目光中,都多了幾分崇拜。 宣院長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件薄胎瓷瓷器,不過,不可以上手。半個小時之后,大家就要給出各自的鑒定結果?!?/br> 有了宣院長的話,瓷器鑒定專業的學生就在各自教授的同意下,紛紛站了起來,往中間走去。 褚凝也在其中。 呂嘉梵小聲對褚凝道:“褚褚,你能確定這件薄胎瓷的鑒定結果嗎?要不要我幫忙?” 要不是知道呂嘉梵的性格,褚凝都要懷疑呂嘉梵這是在嘲諷自己了。 ☆、第190章 鑒定結果 其實呂嘉梵也知道褚凝在鑒定方面的眼力非常厲害。 不然的話,當初褚凝也不會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撿漏了一方珍貴的端硯。 但端硯所屬的文房四寶,是鑒定中的雜項一類,和瓷器并不等同。 呂嘉梵自信自己在瓷器鑒定方面還是有幾分眼力的,至少應該不會比褚凝差。 在這樣重要的場合,呂嘉梵擔心褚凝會露怯,心里一時著急,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提議。 “梵姐,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數?!瘪夷Φ?。 見褚凝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那模樣看起來比自己還要冷靜,呂嘉梵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也慢慢的平緩了下來。 也是,褚凝要真的是能力不行的話,教授也不會帶她一起過來了。 京城大學派出的鑒定瓷器的學生,和漢州大學一樣,都是四位。 其中一位,還是昨天接待褚凝等人去長興館的陸青柔。 大家在昨天聊天的時候,就已經互相說過自己的專業。如今在這樣的場合對上,陸青柔卻是主動朝呂嘉梵和褚凝笑了笑。 褚凝回了對方一個笑容,回頭卻看見呂嘉梵一臉的警惕,還小聲對她說:“褚褚,我看這京城大學的人個個都是人精,最擅長的就是笑里藏刀。你可得小心點兒,別被這些笑面虎給騙了!” 看著呂嘉梵就跟一個護崽的老母雞似的,還是渾身長滿了刺的那種,褚凝好笑的道:“梵姐,你想太多了。我們啊,還是多看看面前的薄胎瓷吧!” 說著,褚凝果然湊近了薄胎瓷,認真的觀察了起來。 呂嘉梵不好意思的摸摸頭,趕緊跟上。 很快,半個小時的觀察時間就過去了。 大家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在紙筆上書寫自己的鑒定結果。 雖然兩所學校的老師們都沒有要求大家各自寫各自的,但是所有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