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3
一個好玩的地方?!?/br> 唐毅換上了厚底兒的靴子,又拿了一把油紙傘,琉瑩連忙回到房間,也換了一身淡色的襦裙,穿著小巧的木屐。 好幾個月了,總算有兩個人相處的時候,琉瑩低著頭,快步跟隨,臉蛋紅潤,又是嬌羞,又是可愛。 兩個人剛剛出了村口,從遠處笨兒撒著歡跑了過來,驢背上騎著平安,小家伙身手越來越好了,到了近前,輕輕一躍,穩穩落在了老爹的面前,伸出小手,唐毅笑著把他抱在了懷里。 “爹,你要去哪???平安也要跟著去,好不好?”小東西撒嬌道。 “路途可有些遠啊,差不多十里,你不怕累?” “不怕!”平安又眨眨眼睛,補充道:“累了,爹爹能抱著平安!” 臭小子可真不客氣,唐毅為之氣結,他一想帶著也好,轉頭對琉瑩說道:“你騎著笨兒吧,挺遠的,別累著?!?/br> 琉瑩這個無語啊,臭平安,懷小子! 枉姑姑平時對你那么好,關鍵時刻你跑出來壞什么事??! 琉瑩滿肚子委屈,可是也沒法和一個孩子爭,只能乖乖上了驢背,三人一驢,說說笑笑,向前進發。 路可真不近,足足走了一個時辰,面前才出現一片起伏的丘陵,連綿不斷,差不多有上千畝的樣子。 這里的土壤不肥沃,地面上有碩大的石塊,零散地分布。一條溪流,從山間緩緩流出,水不過一尺多深,清澈見底。 還真是有山有水,琉瑩把剛剛的小不快拋在了腦后,極目遠眺,突然從樹林中間跑出幾個動物,警惕地到了溪邊,一邊觀察,一邊小心地喝水。 “好多的笨兒!”平安脫口而出,惹得琉瑩哈哈大笑,“小笨蛋,那是馬,不是驢!” 笨兒也跟著哇哇大叫,強力抗議,它可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 誰知道,笨兒這么一叫,傳出去好遠,那些喝水的馬兒迅速抬起頭了,看了幾眼之后,扭頭就跑。 這一跑可不打緊,從稀疏的樹林里面又跑出了好幾十匹馬,一起奔騰,腳下的地兒竟然微微顫抖。 “好多的馬??!”平安抓著唐毅的胳膊,像小猴兒一樣,爬上了肩頭,騎著老爹的肩膀,往遠處看去。 “一頭、兩頭、三頭……多得數不清??!” 直到馬群消失在眼前,平安還張著小嘴,意猶未盡。 不得不說,千軍萬馬,奔騰馳騁,是男人與生俱來的基因,哪怕只是個小娃娃,也會感到血液沸騰。 “平安,記住了,笨兒論頭,馬兒是論匹的!”唐毅含笑提醒,平安很用力點頭,小眼睛還一直盯著馬群的方向。 幾個人繼續往前走,琉瑩好奇道:“師父,這荒山野嶺,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馬???” “買的?!碧埔愀纱嗷卮鸬?。 “誰買的?” “為師買的!”唐毅站在了一塊石頭上,用手指了指,大聲說道:“不只是馬,還有這一片的山林,外加一千多畝的山坡地兒,全都買了下來,寫了三本書,賺得稿費都砸進去了,為師可是個窮光蛋了?!?/br> 琉瑩自動忽略了后一句,師父從來沒窮過,哪怕窮了,那也是裝得。 她好奇的是買一片荒山荒地,還買了好些馬匹,師父到底要干什么???總不會是要弄個馬場吧? 唐毅贊許一笑,“很聰明!為師要培養戰馬,培養出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馬匹,踏平草原,把俺答徹底淹沒了!” “大人好氣魄!” 說話之間,俞大猷一身短打,從半山腰小跑著下來,后面跟著他的兒子俞咨皋。別看俞大猷手腳有傷,可是動作一點不慢,幾步到了唐毅的面前。 “大人,俺答遇上了您,算他倒霉,不出十年,我們就能擁有幾十萬的良駒,踏平草原,燕然勒功。末將一把老骨頭了,可無論如何,我也要活著看到那一天!萬一真的不成了,兒啊,你小子也要帶著我大明鐵騎,替你爹多打幾個勝仗!” 俞咨皋單膝點地,小臉凝重,“請爹爹放心,孩兒定當效仿衛青霍去病,踏破賀蘭山,生擒俺答,報仇雪恥!” 嚯,好一個有志少年,虎父無犬子,真是讓人羨慕。 平安眨了眨眼珠,突然也學著俞咨皋,單膝跪在唐毅的面前,想要說什么,可是卻忘了,只剩下抓頭發,急得小臉都紅了,琉瑩強忍著笑,把他從地上抱了起來。 “行了,小祖宗,算你有志氣?!?/br> 琉瑩又轉頭道:“師父,俞老將軍,不是我說喪氣的話,養馬可不是容易的事,就憑這幾十匹,想要變成幾十萬匹,多半沒戲?!?/br> 俞大猷道:“琉瑩大家,你不信老夫,總要信大人吧,這片山丘就是大明鐵騎的希望??!”老將軍飽含深情,信心十足! 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 認識了唐毅十幾年,琉瑩總覺得這個人身上有著強烈的魔力,總是看不清他的底兒有多深,還有多少隱藏的本事! 剛剛寫成了三本著作,琉瑩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唐毅竟然從一個學者,變成了養馬的行家。 這兩個職業差距也太大了吧? 看著琉瑩吃驚,唐毅的虛榮心也得到了不小滿足,不無得意,向著琉瑩介紹他的養馬經……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騎兵就是無敵的象征。一旦茫茫的草原,出現了一位雄主,能組織起十萬鐵騎,就表示無數國家要被滅亡,無數民族要湮滅在歷史的汪洋。 上帝之鞭所及之處,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從古而今,農耕民族面對著游牧民族的騎兵,往往是束手無策,除了強漢盛唐,鮮有戰勝的記錄。 宋朝擁有最發達的經濟,就是因為失去了馬場,沒法組織騎兵,一直被動挨打,就連小小的西夏都能騎在宋朝的脖子上。 明朝或許比宋朝好一些,只是自從失去了河套之后,只剩下遼東一地,每年只能通過貿易,拿到幾千匹可憐兮兮的戰馬,而且公馬還都挨了一刀,沒法繁殖后代,騎了十年,也就廢了。 另外養馬比養人更貴,一匹戰馬的消耗頂得上三個兵丁,連人都養不起,又如何養得了強大的騎兵? 九邊各鎮的將領,都把數量有限的戰馬配給了家丁,其他士兵只能靠著一雙腳板兒了。唯有馬芳的部下戰馬充足,不過那是人家用命換來的,每年十幾次,幾十次殺進草原,砍腦袋立戰功都是次要的,戰馬才是關鍵。 靠著繳獲,馬芳維持了他的不敗神話。只是馬芳的經驗沒法復制,多數大明的將領既不敢和俺答正面抗衡,也不會養馬練兵。 獲得戰馬有多難?哪怕如同琉瑩一般的軍事白癡,也不相信能弄出幾十萬的騎兵。 開什么玩笑,幾十萬騎兵,就要保有上百匹戰馬。大明雖然土地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