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7
閣老擊倒,他們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為了繼續當人上人,為了繼續逍遙下去,對不起,荊川先生,我們敬重你的學問和人品,但是恕我們不能讓你入閣。 人心就是這么微妙,正在這時候,徐階滿懷信心,說道:“自從李本致仕以來,內閣只有二人,國事繁忙,不堪重負。圣上下旨,諸位推舉賢德,入閣辦事。下面誰有合適的人選,都說說吧?!?/br> 話音剛落,左副都御史王廷站了出來。 “閣老,諸位同僚,眾所周知,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閣,荊川公是嘉靖八年的探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名望卓著,人所共知。東南倭亂興起,荊川公出任兵部侍郎以來,練兵選將,整飭軍備,數次大敗倭寇,荊川公都居功甚偉。入京執掌本兵以來,俺答雖然連年入寇,可是朝廷損失越來越小,實乃荊川公運籌之功……” 王廷總結了一番唐順之的功績,最后得意地說道:“試問滿朝之士,誰還能比荊川公更適合入閣,有嗎?” 看著王廷狂妄的模樣,唐毅真想上去,給他一頓老拳,把他打個滿臉開花。蠢材! 你這么傲嬌,是想推我師父入閣,還是想害我師父??! 果不其然,當王廷說完之后,那些中間派越發搖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徐黨和嚴黨果然是一丘之貉,還沒上臺就這么狂妄,以后還有大家的好果子吃嗎?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中間派,越發皺眉頭。 唐毅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其實他和唐順之商量的時候,為了爭取中間派的支持,甚至要拉幾個嚴黨過來,唐毅主張頭一炮讓張永明發。 此人是戶部左侍郎,早年和唐順之有些交情,他為人嚴謹老成,雖然傾向徐黨,可是和嚴黨也能說得上話。 讓他出面,能淡化黨爭色彩。 可誰知道,竟然是王廷率先跳出來,此人在入仕之初,曾經彈劾過上書吏部兼兵部尚書汪鋐。此老是四朝元老,有明一朝,唯一兼任吏部和兵部的超級尚書。 當時王廷還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卒子,立刻就被下獄,眼看著仕途要斷送。這時候徐階出手,說動了他的老師夏言,幫著王廷躲過一劫,只是貶到了亳州任判官。 后來隨著徐階官職越來越大,王廷也水漲船高,前不久被調入京城,成為都察院的三把手,是徐黨的干將之一。 由王廷跳出來替唐順之說話,徐黨的色彩太明顯了。嚴黨肯定會拼死反擊,中間派又不支持,老師的入閣之路等于徹底斷送了。 假如過不了廷推一關,表明唐順之得不到百官認可,會極大傷害老師的名望,要知道兵部尚書的位置楊博也在垂涎著,要是老師失敗了,楊博再把兵部奪走,唐毅簡直頭皮發麻,不敢想象…… 偷眼看了看徐階,他低垂著頭,默不作聲。唐毅暗自咬牙:“你個老東西一定高興壞了,你多半以為爭取內閣失敗,我和師父就要無條件倒向你,成為你手里的一張票,而不是總想著自成一系!哼哼,你想錯了,小爺就是要把乾坤扭轉過來!越是打壓,就越要沖出一片天!” 王廷發言之后,又有幾個人站出來說話,幾乎一邊倒的支持。嚴世藩微微冷笑,“徐閣老,既然如此,那就投票決定吧?” 徐階抬起頭來,正要說話。 千鈞一發,唐毅猛地垮了一步,站出來。 “等等!” 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唐毅在朝堂畢竟資歷太輕,除了上一次幫著趙貞吉擋槍,他幾乎沒有說過話,眼下是推舉大學士的關鍵時刻,你一個小字輩有什么發言的必要?更何況你的師父就是唯一的人選,你跳出來,是想替唐順之拉票嗎? 真是不知道有幾斤幾兩! 嚴世藩心里頭雀躍,心說越是替唐順之說好話,越是得意張狂,就越沒有希望! “唐大人,你有什么話,只管說吧?” 唐毅抬起頭,迎著嚴世藩的目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嚴部堂,斗膽請問一句,推選大學士,只能有一個人選嗎?” 嚴世藩呵呵笑道:“當然不是,可恐怕再也沒有比荊川公更合適的人選了吧?” 唐毅微微一笑,“唐大人的確是合適的人選,不過我還要推舉一人?!碧埔愎室馔nD一下,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之后,唐毅才笑道:“他就是禮部尚書,如今的儲相,袁煒袁大人!” 第577章 如愿以償 別人眼里的自己,和自己眼里的自己,有時候差距非常大,通常這類人就是傳說中的不自量力。 很不幸袁煒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非常嚴重的一個。 他掰著手指頭算算,自己和唐順之比較起來,同樣都是尚書,而且自己還是禮部尚書,正兒八經的儲相,先贏了一分。 其次,比學歷,唐順之是探花,自己也是探花,唐順之著作無數,名揚天下,可是他也是大明一支筆,嘉靖須臾離不開的重臣,勉強算是打平了。 再次,比資歷,唐順之比自己早登科九年,不過由于兩次罷官,唐順之實際官場的歷練的時間還沒自己長,算起來,也是平手。 一勝二平,看起來唐毅還是很有眼光的。袁煒對他抱以感激的眼神,隨后把胸膛挺直,一派志得意滿,準備當閣老的架勢。 他得意洋洋,別的人都快吐了! 你丫的真不要臉! 袁煒你憑什么和唐順之相提并論,人家學問精深,名滿天下,兩次罷官,第一次是因為得罪了張驄,第二次是去面見太子,被嘉靖猜忌。 這兩次罷官對唐順之的名聲絲毫沒有損失,相反,還是極大地提升,人家那叫正道直行,堅持原則。 你袁煒算什么玩意,會試文章鋒芒畢露,沒當上狀元,就一改文風,逢迎拍馬,誰能瞧得起你! 再說唐順之第三次出山,在南京任上,練新軍,籌措軍餉,整頓防務,興建水師,打了多少勝仗,就連胡宗憲都不得不承認,沒有唐順之的鼎力支持,東南的局面不會快速扭轉。 至于調入北京,不論是修筑京津直道,還是抵抗俺答入侵。 唐順之做得每一件事情,都可圈可點。尤其是難得的是他把黨爭和政務分得很開,做事情的時候,秉承公心,不論是徐黨還是嚴黨,唯才是舉,開誠布公。比如唐順之在工部定下來的許多施工章程,哪怕是他離開之后,嚴世藩都不敢推翻。 這就是本事! 袁煒做了什么?二十年如一日地寫青詞,溜須拍馬,一句“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丹鳳兩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于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笔悄捴巳丝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