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己所說的話。然后,他一拍腦門,笑道:“岳父大人,您是不是誤會什么了?” “張家郎,我且問你,你在京師置業花費從可而來?”柳青河很嚴肅的說道:“歷代開國之時,必然吏治清明。張家郎,你且不能自誤,生貪念之心。到時候一朝事發后,連累了你娘和秀秀母子四人?!?/br> 張啟苦笑,他忙回道:“岳父大人,您真是誤會了?!?/br> “小婿在您面前,自然是講實話?!睆垎⒄勂甬斄斯詈蟮那闆r。 在張啟的嘴里,那就是波瀾迭起。 龍鳳十年的十月,張啟那一校人馬,被秘密的召去京城。張啟一介力士,對于究竟發生了什么?是不知道的。 他就是聽從上官的吩咐,老實辦差的那一種。 說來也是命中有一劫,張啟這一校人馬在緝拿一名要犯時,遇上了刺殺現場。然后,他稀里糊涂里救了一位貴人。 當然,那一回,張啟中了一箭,傷及肺腑。是大夫救治及時,他才撿回一條小命。 至于貴人是誰? 張啟是不知道的。 只是事后,貴人差屬下送來謝禮。 “那些浮財不是家業祖產,留手頭容易引出麻煩。浮財嘛,置家業最是妥當?!?/br> “這不,小婿就拿那一筆錢財,加上小婿手頭的積蓄,合一塊兒置下了一處小兩進的四合院?!睆垎⒁煌ㄔ挼慕忉?,柳青河靜靜聽完。 “那你升官一事,可是那位貴人出手幫扶?”柳青河最后問了這么一話道。 “小婿不知?!睆垎嵲诘闹v道。 “不過,依小婿的猜測,應該是那位貴人通融了一二。要不然,小婿一個平民小戶出生的,哪可能當得從七品的官?!?/br> 張啟心頭是有些揣摩的。當然,也可以說,是自知之明吧。 拱衛司里,摩拳擦踵等著升官的,那可謂是數不勝數。拼家世,拼實力,拼業績,嘖嘖,張啟都是中下等。 若說背后沒有人力挺,張啟自己都不信。 柳青河點點頭,說道:“往后,你用心辦差。最好是守了本份,莫貪莫伸手?!?/br> “有貴人余蔭,你只要不落人把柄,平安過一輩子就沒問題?!?/br> 對于岳父大人的提點,張啟回道:“岳父您放心,小婿不是一個敢生非份之想的人?!?/br> 申時,柳青河、柳章氏和柳大山一家人,是告辭離開了鳳凰村。走時,柳家三口人就是騎著錦城縣里租來的毛驢。 酉初,張家小院里,是一家人用起了夕食來。 飯罷后,一家人在院中消食。 張啟就問了他娘張李氏,道:“娘,這一去有百多里路,你看咱們一家人什么時候出發?” 張李氏回道:“我算了算,四月初十,辰末,我們一家人就出發去京師?!?/br> “娘,家中的田地,還有屋里的那些大件家當,這要如何處置?”柳秀秀聲音溫和的對婆母問道。 張李氏抬頭,望著兒子笑道:“啟兒,對你媳婦的話,你有什么打算?” 張啟笑道:“院子鎖了,這些家當帶不走自然是留下來。等哪時,咱們能尋得機會回鄉時,也有個落腳地兒?!?/br> “同時,請了祖父、祖母、父親的靈位去京師。逢年過節在京師的家中也可祭祀?!?/br> “至于十畝田產嘛,充作族里祭祀的田產。咱家的唯一要求,就是族里每年要幫忙祭祀了祖父、祖母、父親,并為他們掃墳。畢竟,咱們遷家后,回來一趟怕不容易了。娘,你以為這般做,成不成?” 張啟的話,與其說給親娘張李氏聽,不如說,是給媳婦柳秀秀解釋。 “挺不錯?!?/br> “你倒底是有品級的官員,咱們那十畝田產賣了的話,怕是會有些流言誹語。若是租給族人耕種,又是這家歡喜,那家埋怨。還不如捐給族里,也能落一個好名聲?!?/br> 張李氏的話嘛,跟兒子一樣,也是解釋給媳婦柳秀秀聽的。 有道是善財難舍,張李氏也是不想媳婦誤會什么。 好歹一家人,有些話講清楚了,這才能越活越明白。 “娘的話,有道理?!睆垎⑿φf一句。 “就是苦了秀秀,嫁進張家后,日子是過得清貧?!睆埨钍蠈合眿D感嘆了一話。 柳秀秀搖搖頭,笑臉盈盈,說道:“娘待我好,夫君待我也好。春旭是聰慧的,春福、福娘又是兩個聽話的孩兒。秀秀有如此的生活,是上蒼的恩賜?!?/br> “娘,夫君,咱們家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所以,我覺得非常幸福?!?/br> 在旁邊的福娘,是瞧著親爹親娘的目光總是時時的交匯,那等眉目間的傳情…… 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一包狗糧撒得…… 那紅果果秀恩愛的光環,快閃瞎了福娘的鈦合金狗眼。 第8章 次日,張啟去了族長家。然后,張氏族里召開了一個大會,各家的主事男子皆到了張族長家中,議一回事情。 “啟,在此向各位族爺、叔伯、兄弟問一聲安好?!?/br> 張啟在張族長有一個開場白后,發了言,道:“啟一家將遷往京師,非啟不念鄉土,實是差事要緊,皇恩浩蕩……”話到這里時,張啟還是向京師方向拱手一禮。表示了,他對皇家的恭敬。 對此,張族長也附合了一禮。 倒是張啟的族爺、叔伯、族兄弟們,都是本份的農家人,就是各自聽了話。倒也沒什么人,不懂事的插嘴一二。 張啟繼續說道:“雖說,啟一家將來不在居于鳳凰村。但啟以及子孫,依然是鳳凰村張氏的血脈。啟的根在這兒。因此,啟與家母商議后,決定將家中十畝田產捐給族里,為族中祭祀之用。不過,啟有一要求……” 話到這里,張啟回望了張族長一眼后,躬身一禮。 張族長忙道:“啟侄孫,快請起,快請起?!?/br> “你有何話,盡管講。咱們都是一個祖宗的親人,莫見外,莫見外?!睆堊彘L說話時,是心頭欣喜多多呀。 祭祀誰管? 張氏一族嘛,自然就是張族長掌管著。將來張族長百年之后,還得由張族長的兒孫繼續管著。 這十畝田產也許在大戶人家眼中,小菜一碟,懶得搭理??蓪τ邙P凰村這些村民而言,這就是一個家庭的立身根本。 鳳凰村九十五戶人家,真正有屬于自己田產的,還超過了十畝地的,那可是就三分之一的數目。 “這十畝田產的契約,啟會落在張氏祭田上。那么,族里就得依啟一個請求。便是啟的祖父、祖母、父親的墳冢,需要族中從十畝祭田上提取了一部分收獲出來,每年幫啟掃一回墓,祭祀一回?!?/br> “族長,以及在坐的諸位族爺、叔伯、兄弟們,可同意了啟的請求?” 張啟躬身一禮,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