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6
有兩人否決,詔令肯定進行不下去。為了實現這些詔令,四公私底下不知道退讓交易過多少回了。這些拖慢了詔令速度也就罷了,再加上六部官員很難實行下去詔令,派遣的官員到各地根本就是被晾在一邊,南邊的朝廷簡直就像是紙糊的一半,連豆大的雨滴都能一下打一個洞。 很快的,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時節,北邊傳來了北叛軍攻打太原的消息。 而南邊也并不輕松,在秋季,如此之巧,靜江節度使醉酒從船上掉下溺死湖中,南漢節度使則不知道怎么染了傷寒,病死了。 言玉以協助維穩為名,直接派軍進駐這兩地,再加上早早在合作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內臣,他幾乎是不費任何力氣的扶兩位節度使的幼子為觀察使,而后派人殺死反對派,派軍圍剿不服的軍隊,在嶺南本就不明顯的冬季到來之前,言玉的手里握住了從荊州到廣州之間廣闊的領地,并修通了從岳州到廣州連接六州的官路。 這會兒南周朝廷真是嚇得垂死病中驚坐起。 言玉已經要占據了南地的三分之一了,這是要上天??! 身在洛陽的殷胥也知曉了南周的變故,只是他這時候沒有多余的經歷去管南地,手也伸不了那么遠,北地已經正式宣告了入冬,他也要正式下詔令決定御駕親征了。 而能夠御駕親征的主要原因,還是太原守住了。 從手頭的幾句公文之中,殷胥沒法切身體會三個月守一座孤城是怎樣的感覺。 而身在太原的兆也很難說清楚。 從九月中旬北叛軍大軍圍城,第一次發動的便是一場足有兩天三夜的攻擊,城內的士兵早早知道這是一場艱苦的惡戰,所有的將領對于弩箭、巨石的使用都有了詳細的規劃,而最讓人慶幸的便是,肅宗在去世前那一年,將機樞院制作的巨型弩機安在了長安、洛陽以及北方幾座重城的城頭上。 這幾年機樞院幾乎是三天兩頭造出新東西來,后來到建元皇帝登基后,朝廷有了些閑錢,就開始給北地重城大量更新軍備,太原畢竟是北都,此次攻城戰役中,不但有了互相提醒對方動態、玩具似的拉炮小煙火,更出現了驚馬用的黑色火藥。 雖然用起來麻煩危險,威力也并不大,但對于這種人rou攻城戰中也算是相當能震懾對方了。兆又覺得不夠,將本來就形制簡單的黑火藥拆開,在其中加入毒物、鐵蒺藜,從城墻上扔下炸開后,鐵刺毒物四散入人群,造成傷亡。 而此次帶兵的是恒冀軍首領于空韜,他與當年被崔季明斬殺的于仲世同出一族,從勢力被滅到如今又占據恒冀,他比于仲世更多了一絲狠絕。在他后退必斬殺的情況下,幾十萬兵力就像瘋子一樣攻向太原。 當人馬尸體如山一般堆積在城門外的時候,于空韜卻仍然沒有一絲的退縮。這樣的狀況整整持續了兩天三夜,城內包括康迦衛、晉國公這樣的主將都登上了城池,幾個城門之間來回跑,一時間軍心大振,誰都知道了這是一場苦戰,但誰也都沒有絕望。 死在自家的城墻頭上,與主將、國公身在一處,這不是什么令人難受的事情。 于空韜在兩天的攻城最后一天,他手下瘋了一樣拿身子去撞城門,那刀劈砍城門的攻勢下,竟然還真的破開一道城門。于空韜心中大喜,立刻去陣前觀望—— 而在這道城門破碎之后,一道似乎是幾日趕工出來,卻布滿木刺鐵鉤的新城門牢牢的佇立,其中還留有了上百個圓洞,供城內的士兵將長槍刺出來。 那些滿身是血的士兵,以為自己終于破開城門,終于可在這場堆人頭的戰爭中奪得勝利的時候,發現眼前還有一道城門——該有多么絕望。而身后不知真相的興奮士兵還在將前排的他們推向內城門的木刺,幾乎是轉瞬間幾十人被刺穿在內城門之上。 這時候士兵終于感覺出不對勁了,他們回頭往后吼說城門有問題,而后面的士兵已經被頭頂的弩箭和巨石砸的精神不正常,活著的聽聞城墻破了的聲音,不要命的就往里擠。 除卻一批被刺死在城門上的,又活生生多了一批被踩踏而死的。 而城門上最上端幾個拳頭大的洞,這時候卻被拋出燃著火的黑色球體,北叛軍看著那黑色的煤球一樣的東西從頭頂落下,驚得魂飛魄散。 那是這幾天要他們命的黑火藥! 窄窄的門洞中,擁擠的人群下,幾個黑火藥砰的炸開,它爆炸力度并不強,不至于影響到城門,然而其中的鐵片卻飛出去四射入人群,它縱火的功能也發揮到了極致。 從守城第一日就開始縮減糧食,準備長期備戰的士兵們隔著一道門,聞到了火烤油脂的味道。 對于他們這些幾日幾夜沒合眼,連水都喝不上幾口的太原將士來說,這味道又令人汗毛倒立又引人……食欲。 于空韜看著這狀況也被嚇得心有余悸,他立刻命人撤退,在城墻外整頓士兵,扎營暫休。 而城內也并不輕松,于空韜帶來了投石機,城墻好幾處都有比較嚴重的破損,不單兆受傷,康迦衛、甚至連晉國公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而不過是第一場戰役,幾日前在帳下說“笑談今日苦難”的主將,就有兩人已經不在了。 在這樣一場戰役下,與外頭恒冀軍幾乎要炸營的狀態不同,太原將士已經冷靜下來了。 這樣的狀況都經歷過了,還有什么好怕的,還能慘到、難到什么地步去?他們已經能適應了這樣連軸轉的戰役,不少年長的士兵,好似又回到了三五年前突厥不斷侵犯北地的夜晚。 在太原城內死,有戰友為自己收斂尸體,有百姓為自己披上白麻,有什么好怕的。 死了反倒覺得像是去偷懶了,畢竟活著堅持守城,可比眼一閉艱難多了。 而后又是幾次攻城戰役,每次都持續兩三日,于空韜也想了種種辦法,命人遁入流經太原的汾水,才發現水關處早已有無數對外的鐵刺鐵槍備好,水關守軍就算是沒有人攻打的時候,也有了排班替換制,早早有了備戰準備。 幾次攻城,換了好幾個城門,想出好幾個法子。 每次太原都有新的還擊方式。 有時候是大開城門康迦衛騎兵從沒人攻打的城門突襲道北叛軍后部,然后攪亂一番急速回撤。 有時候是弩箭前頭包有火藥團,飛出去一片引火,射中目標后還能再炸開。 而同時雁門關趕來的騎兵,人數也并不多,但就像是一群山林兵匪一般,不停的夜襲北叛軍的駐地,也不殺人,偶爾放火,就是嚇你一跳,半夜從床上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