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0
流言四起,說是因王皇后的事,所以才被上天示警。 當年吳惠妃就是被雷劈死的,現在又劈她的墳,還牽扯到太后! 為了皇室的顏面,昌盛帝果然命人將麗妃從冷宮里放了出來,黑鍋全給吳惠妃背了,并且也給王皇后正了名。 到時候再抓到王庶人,王家就會因桃代李僵的欺君之罪被滿門拔除。 麗妃關了這么久,早已經瘋了,誰都不認得,只愿意躲在黑暗里,不愿意見任何人。 朝廷又派了人去收復蜀地,可惜仍是失敗而歸。 可回紇的使者卻向昌盛帝表示,他們的可汗要學大周的禮儀,為先可汗守孝三年,不想耽誤大周的公主,想要取消這門親事。 王琳芝如今芳齡十八,守孝三年二十一,對方不愿意三年后再娶,昌盛帝也不好非得逼著回紇將人給娶了! 如今刁民暴亂也罷了,更重要的是黃河決堤了,到處水患不斷,若他再一心堅持讓王琳芝嫁到回紇,天知道還會出什么亂子! 萬一這雨再這么下下去,他就只能下罪己詔了! * 雖然有丈夫的警告,但被奪爵之后,這康樂伯府是御賜之物,便由皇上收回了。 陸老太太雖然躺在床上,但并不糊涂,一看到下人們抬著她往外搬,便抖著手讓下人將兒媳叫到了跟前。 陸太太還存著讓婆婆進宮求皇上說情的心思,于是半點不敢隱瞞,說了奪爵之事。 陸老太太一疊聲的問她,“陽哥兒要娶的明明是瑯琊郡主,怎么娶了鳳香公主?” 陸太太只說是賜婚,陸老太太一口氣沒上來,直接瞪著眼睛西去了。 陸老太太一死,陸陽春便只能上了丁憂的折子。 皇上如今正在厭煩陸家和鳳香公主之際,也就沒說什么,很爽快地同意了。 正文 238 來信 小薛氏實在忍得辛苦,便悄悄地問王琳芝道:“太子妃娘娘說,你給太子的信里是張白紙?” 其實她想問的是為什么劉太后的寢陵會蹋,以及吳惠妃的墓為什么會被炸開,聽說連墳前的碑也被雷劈斷了。 難道是太子派人干的? 再或者是守皇陵的人干出來的? 這可是大不敬,不管是誰做的,都是掉腦袋的事情。 王琳芝:“天網恢恢,疏而不漏?!?/br> 雖然現在是二皇子在管工部,但之前昌盛帝失蹤的時候,太子做為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肯定通過吏部尚書塞了人進去。 大皇子不用做什么,只消讓下面的人給守皇陵的那些人一點暗示就行了。 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她怎么可以寫在信上,被人當做把柄? 目前來看,最有能力和太子爭儲的就是二皇子了,太子這個時候不出手,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況且,因水災的原因,各地折子不斷,不是這里出事就是那里出事,皇上根本沒有多少精力花在這件事情,太子可cao縱的空間便多了不少。 由于整個夏天陰雨不斷,平叛之事也是一推再推。 當然,昌盛帝最大的猶豫是朝中無帶兵之人,長興侯的能力和忠心都毋庸置疑,可他守在西關,根本沒辦法離開。 當然,王惟一也很不錯,可經過厭勝事件之后,皇上已經很難再相信王家,自然不會用他。 朝中便有一部分人推舉章相。 章相如今也不過剛進入知天命的年紀,卻已經成為大周傳奇般的存在。 章相本名章越,長相俊美,學識非凡,中宗任中書舍人,掌起草詔令、侍從、宣旨、勞問、接納上奏文表等等。當時有兩個深得魏皇后的信任的人想誣告當時的睿宗謀反,讓他站出來做偽證,他背后偽裝應了,卻當著百官揭發了魏家的人,曾一度被流放。 等到睿宗皇帝上任,章越被征拜為工部員外郎、工部侍郎,其間他的母親去逝,他便上了丁憂的折子回鄉守制,喪期未滿皇上欲起復他為黃門侍郎,負責協助皇上處理政務,卻被他拒絕了。當時很多人都以能在喪期被起復是一種榮耀,而他卻愿意繼續堅守禮制,因而頗受有識之士的賞識。喪滿之后任兵部侍郎。他辦事干練果斷,很受睿宗皇上信任,昌盛帝上位之初,曾發生突厥降將反叛,亦是他平叛。 昌盛帝若非十分信任此人,亦不會讓他任了太子的老師。 可昌盛帝心中仍舊十分躊躇,為了保證自己百年后,兒子們不像前朝那般父子相疑,骨rou相殘,他特意讓二皇子娶了章相的長女,又將章二娘子賜婚了顧鉞,若再讓章相領兵,非常不符合他之前的帝王制衡之術。 章相在朝多年,對昌盛帝的心思了然于心,聲稱自己早年在欽州的時候腿上落下的了舊疾,身子不靈便,而向昌盛帝舉薦了常懷恩。 大周自太宗起,便多驍勇善戰的良將,開疆拓土的過程之中,多游牧部落來投,常懷恩便是之中一部的首領。 以姚相為首的人便開始反對此事。 據說當年章相得知昌盛帝要任用姚相為帝,便指使了一名御史大夫彈劾他,結果昌盛帝不予理睬,姚相上位之后,章相心中害怕,便跑到榮王府上去讓榮王幫著想辦法,結果被姚相告發,說他私下結交藩王,被貶到相州做了刺史,若不是后來平叛時力挽狂瀾,說不定會終老在外地的差事上。 反正到了現在,滿朝文武無不知道兩位丞相不對付,常常意見相左。 如今姚相反對任用常懷恩的理由就是,怕他勢大之后會有異心。 何況蜀地需要的是步兵,游牧民族最善長的騎射,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到底能不能贏。 皇上便想了個折衷的辦法,那便是派一名皇子做監軍,名義上是歷練。 王琳芝所料果然不差,昌盛帝雖然命人審了厭勝一案,但心里不舒服,覺得皇陵之所以會蹋,完全是二皇子管工部時,沒有盡責,手下人偷工減料所致。 而太子卻輕易不能涉險,六皇子又整日沉迷于花從之中,便派了七皇子。 * 很快到了七月,雖然很多莊稼全荒廢了,但水產卻意外地豐盛起來,薛家的莊頭送了好多魚給長興侯府。 薛老夫人一向最喜歡自己這個年紀最小的孫女,便命家里給公主府上送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