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3
情似乎都有些變了。 蔣榆華屁股上還在作痛,想到挨的幾板子,頓時縮了縮脖子不再說話了。小于氏看他這樣,又心疼起來:“我的兒,你用心讀幾日書,若考中了,還不是什么都由著你?!?/br> 蔣榆華想想也是,頓時就要發奮起來,喊常山道:“拿我的書過來。這幾日我要苦讀,定要考中了才行!” ☆、第238章 生育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今天晚了,對不起大家 皇后的千秋節在七月末,八月初八就是恩科秋闈。 依皇帝的說法,今年是皇后三十整壽,自然要好生慶祝。但是前幾年太后圣壽剛剛大赦過,現在不好再來一次,所以才決定開恩科,以示普天同慶之意。 不過說法雖然很好聽,皇后這個千秋節卻也沒過得有多少興致。她到底還不是傻子,皇帝雖然說是為了給她慶祝,可事實上開恩科對她本人難道有什么好處不成?且看看為了這次恩科爭主考,朝廷上人腦子都快打成狗腦子了,誰還看不明白,這里頭根本就是明晃晃的給自己拉攏人才呢。 另外,女子年紀稍長,大概就沒人是真心愿意慶什么壽了——提醒你又老了一歲么?何況皇后到現在都沒生出個孩子來,年紀越大,生育的希望就越渺茫,又如何高興得起來呢? 是以這個千秋節,宮里雖然張燈結彩,宮宴上的氣氛卻并不怎么熱烈——正主兒都不高興,下頭誰還敢興高采烈?然而又不能不裝出高興的樣子,于是場面就難免有些虛偽,看起來更尷尬了。 桃華當然也在席間。因是大慶,京中的命婦凡有六品以上誥命者皆可到,是以席間人頭濟濟,看起來倒委實熱鬧。不過若是有心人細瞧,就會發現這名單比起往年來還是有所變化的,有幾個人已經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而那些五六品的命婦里,倒出現了不少新面孔。 身為郡王妃,桃華的位置當然是最前頭的,身邊就是成親王妃。 成親王妃明顯地瘦了些,神態也起了變化。從前她是個臉龐微豐的中年婦人,容貌雖算不得十分出色,但神態安然舉止嫻雅,頗有幾分風度。但現在她雖然打扮得比從前還要雍容華貴些,卻反而顯出了一股子驚弓之鳥的感覺,那雙眼睛總仿佛在警惕著什么,似乎隨時都準備要跟誰打一架。 這種變化桃華倒是明白的。自從死了一個兒子之后,成親王與她的關系始終有些岌岌可危,聽說兩個側妃沒少吹枕頭風,且成親王自己似乎也有點努力耕耘的意思,大概是覺得一個兒子實在不保險,想著再生幾個出來。 不過,雖然如此努力,但成親王府里到現在仍舊沒什么動靜,是以成親王已經決定要給長子請封世子了——以前是怕他長不成人,但現在就這么一根獨苗,成不成的也就是他了。 若是兒子得封世子,成親王妃的位置就比從前還要穩固??墒亲詮牟∵^那么一場,成親王長子的身子也越發的不如從前,能不能長成人,能不能成婚生子,也就更難說了。 于是成親王妃就始終被夾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之中:一邊在說她的地位穩如泰山,哪怕丈夫靠不住還有兒子呢,另一邊卻又要說她的靠山如同海市蜃樓,隨時都可能消失。這么個折騰法兒,是個人就受不了,沒有變化才怪呢。 成親王妃一直僵直地坐著,面前的飯菜也沒有動幾筷子,發現桃華在看她,便僵硬地扯了扯嘴角:“弟妹氣色真好。不知這些日子在忙些什么?” 桃華知道她問這個是什么意思。成親王前些日子派人送了中秋節的節禮過來,單是上好的螃蟹就送了兩大筐,另有時令鮮果、精制月餅,還有一對羊脂白玉的蓮花步搖并一對翡翠鐲子。 若說送節禮,螃蟹果子也就罷了,送首飾的卻是沒有,也不曾上禮單。桃華拿在手里看了看就知道有事兒,果然送禮來的人吞吞吐吐了片刻,就露出了真正的來意——成親王想讓桃華給他診脈,看能不能治他這個先天不足的病。 雖然說是什么先天不足,但桃華一聽就明白了,成親王這是想再要兒子,是來求她治這不孕不育的。 其實成親王這病史,桃華已經從李太醫那里知道了一些。 李太醫倒不是有心泄露成親王的秘密,而是想從桃華這里得到些指點。他伺候成親王府多年,一直盡心盡力,也在京城里立下了口碑,日子過得不錯??蛇@次成親王兩個兒子病倒,成親王妃悲痛之余,不敢承認是自己折騰出來的,便有些遷怒到他身上,嫌他沒有早些診出兩個孩子身體虧損,才導致一場風寒發展得如此迅速。 這可真是冤枉死了李太醫,可是他一時半時的又沒法離了成親王府,想來想去,只能指望成親王做靠山了。成親王如今最想要的就是再生個兒子,若是能讓他遂了心愿,還不是對李太醫有求必應? 然而李太醫在成親王身上已經耗了十幾年了,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就是這些,實在不可能再讓成親王達成心愿,那現在既然有安郡王妃在,不向她求助的就是傻子! 其實李太醫還是有些本事的,當初成親王能跟成親王妃連生二子,也是他治得好。然而成親王的確是先天不足,生那兩個兒子對他來說已經消耗頗大,現在他年紀比從前更長,再想生兒育女就更難,李太醫也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依桃華看,成親王是有先天性腎病的,并且這個病還遺傳給了他的兒子,所以兩個孩子才會在病倒之后雙雙出現腎衰竭。既然皇帝和沈數無此表現,桃華懷疑這病是從成親王的母族遺傳下來的。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腎不好,生育功能就將大大受到影響,成親王這病是先天的,就更難治療了。凡病,三分治七分養,桃華跟李太醫一起斟酌著開了個方子,但給出的一個勸告就是:戒房事。 應該說,方子的確是有效的,然而這“戒房事”三個字,卻跟成親王的要求正好抵觸。 成親王并不知道這方子是李太醫向桃華請教來的,所以他一邊用著新方子,一邊就來請桃華了。 桃華當然沒有答應。要說讓成親王再有子,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然而那是以損耗成親王的身體,甚至縮短他的壽命為代價的。并且這樣生下來的孩子,身體多半也不會太健康,恐怕最后也還是跟原來那兩個孩子差不多,先天性疾病仍舊存在,易于夭折。 所以桃華沒有收那些首飾,倒是寫了一封信讓來人帶回去。她在信里沒寫別的,只寫了一個故事——確切點說,她其實是憑著記憶錄了一個里頭關于向仙人求“虛損方”和“種子方”的故事。 這故事是說,有個扶乩治病的人,請來的乩仙自稱蘆中人。有人向他求“虛損方”,仙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