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9
正在給魯顯的母親治腿,難道魯顯是想因此就…… 魯顯連忙起身:“承閣老關懷,家母的病好得多了。不敢瞞閣老,之前家母年老糊涂,答應了蔣氏一句話,如今蔣氏以此相逼,要讓下官上折子求赦山東眾人?!?/br> 他把話說得這么明白,于閣老的眉頭反而稍稍松開了些:“君子一諾,重逾千金,既是令慈的許諾,你亦不能食言?!?/br> 魯顯低頭答了個是,又道:“下官細細想過,雖說這樣做對于侍衛有些不利,但同樣也讓天下人知道,皇上并不是真心想為了太后大赦?!蓖瑯拥?,也讓皇帝不能再拿太后裝幌子了。 “如今閣老固辭,皇上卻要下旨,到時如果有人出來先提此建議以做轉環,閣老也不好一口回絕。且若是真要大赦,這些人同樣在可赦之列,結果并無不同,反而讓閣老失了先機。如今由下官提出,還可見得閣老心胸坦蕩?!?/br> 魯顯一邊說,一邊心里不知是個什么滋味。他不知道如今局面至此,到底是皇帝的有意安排抑或只是巧合,更不知道蔣氏那日對他所說的話,究竟只是安郡王有意與于氏作對,還是這里頭有皇帝插手。 自從皇帝露出要大赦天下的意思之后,他就一夜夜地輾轉難眠,越是想得深,就越是不知該如何是好。按說他是于閣老提拔起來的,理應跟著于氏一族??墒悄钱吘故腔噬?,于閣老可以權傾朝野,但皇帝始終才是天下之主。且此次山東之事,于閣老的作為實在是大出他意料之外,竟讓他覺得有些陌生了…… “魯侍郎這話有道理?!庇腥怂妓髌讨?,覺得這主意不錯,便開口附和,“不過依下官看,未必就要赦他們無罪,改判流放也是一樣的。說起來這些人畢竟只是亂黨族屬,便改了流放也有道理?!逼鋵嵁敃r就有人建議將這些人只判流放,原因是此事畢竟由當地縣令瞞報災情而起,不妨施恩。但于黨為了砸實于銳的功勞,硬是全判了斬監候,結果到了眼下又還得自行打臉。 于閣老沉默良久,點了點頭。待眾人散去后,他將魯顯單獨留了下來:“子揚啊——” 子揚是魯顯的表字,當初還是中了進士之后由于閣老為他取的,現在叫起來有種特殊的意味深長:“蔣氏何以向你提出這般的要求來?” 魯顯心頭一跳,躬身道:“依下官想,定是安郡王在背后指使。不然蔣氏一介女子,怎會知道什么朝政?!?/br> 于閣老微微點了點頭:“那依子揚看,皇上要大赦,是否與安郡王有關呢?” 這個問題更是令人驚心,魯顯低頭想了一會兒,才道:“蔣氏向下官提出此要求時,只說今年太后圣壽,讓下官借此機會上書求赦?!边@是事實,他沒有增減半個字。 于閣老沉吟著,沒有再問什么。等魯顯走了,他的幕僚才從后頭出來,小心地道:“閣老,魯侍郎他——” 于閣老淡淡道:“子揚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應該不會對我說假話?!濒旓@身后沒有家族,即使爬得再高也要靠著于家,雖然這樣的人在一開始的時候不會像趙家那么好用,但到了后期用起來就更放心,不會成尾大不掉之勢。 幕僚仍舊有些擔憂:“但此次實在太巧,皇上與安郡王——閣老別忘記,他們畢竟是兄弟?!?/br> 于閣老輕輕一嗤:“倘若真是二人聯手,就用不到蔣氏去向子揚提出此事了,太露痕跡!且天家父子且無,何況兄弟。別忘了,皇上與安郡王之間,可是隔著一張九龍寶座!縱然安郡王有意,皇上難道就敢接嗎?我于家雖然半朝野,定北侯卻有十萬西北軍?!?/br> 幕僚想了想,雖然承認于閣老說得對:“但事有萬一,閣老還是不得不防。倘若皇上想著聯吳抗魏,將于我們很不利?!毕劝寻部ね醯暮靡饨舆^來,齊心合力扳倒于家,而后再對付安郡王,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于閣老眉目之間有幾分不屑:“皇上與先帝一樣。先帝當年若是不處死代王等人,于家也未必有現在的風光?!毕鹊鄣腔菚?,還有幾個小兄弟在,他們都是自己沒資格奪嫡,只能跟著別的哥哥搖旗吶喊的角色,罪不至死。如果先帝把他們用起來,至少宗室可以分掉于家一部分勢力??上鹊廴珞@弓之鳥一般,被太后一勸,就將這幾個兄弟全部廢為庶人并圈禁起來。 原先都是天之驕子,過慣了錦衣玉食的自在日子,怎禁得住這樣的磨磋,沒多久就一個接一個地死了。對外報是病故,至于真正的死因,并沒有人多問。 之后,于家攜從龍之功,一舉登頂,從此如日中天。 于閣老唇邊泛起一絲蒼老而銳利的冷笑:“一榮即榮,一損即損,這話放在天家,便是無限的譏諷。天子稱孤道寡,注定了是要左右無人的。先帝如此,皇上亦是如此。須知我于家再盛也只是臣子,將來承繼大統的仍是皇上的血脈??砂部ね跄??” 幕僚口唇微動,不知該說什么好。于閣老說的話都是有道理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幕僚總覺得以先帝之所作所為來判斷今上也必如此作為,似乎有些個武斷?然而于閣老多年來從未行差踏錯,自然形成了他的自信,近年來甚至有向剛愎發展的趨勢,有些話幕僚亦不敢說得太深,最后只能道:“防人之心不可無,閣老謹慎為上?!?/br> ☆、第140章 圣壽 圣壽節是朝廷里一件大事,尤其是皇帝有意大辦,這影響力就更大一些。對桃華來說,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禮部給她擬定的六禮都要放到圣壽節之后了。 說起來這有點不很成體統。如按皇家的規矩,六禮一一行完,這中間至少要拖上一年,以示鄭重??墒菤J天監擇出的成婚吉日,已經由皇帝圈定為十月初九了,如果從圣壽節之后開始問名納采,中間就只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是放在一般高門大戶里,也沒有這么著急的。 “這分明是禮部那邊刁難王爺呢!”蝶衣氣呼呼地道。 蟬衣正在繡一床帳子,聞言便道:“其實也沒有什么?;噬鲜钦吕锞椭富榱说?,到十月也有將近一年,并不算不成體統?!?/br> “怎么不算?”蝶衣睜大眼睛,“六月里才圣壽呢,怎么前頭這幾個月就不能先納采問名?非要拖到這時候!”中間隔上半年左右,這事也就體面了啊。 蟬衣頭也不抬地道:“要么讓王爺去求皇上,將婚期挪到明年?” “這怎么能行……”蝶衣蔫了。禮部這是看準了王爺已經年逾弱冠,等不得,這才敢弄出這樣的事來。 蟬衣淡淡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要如何?” 蝶衣不吭氣了。他們這些貼身伺候王爺的人都看得出來,王爺恨不得早點娶了蔣姑娘進門,就算年紀等得起,他也不會愿意再等的。 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