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話,只得伺候她重新梳頭更衣,半晌才小聲道:“只要皇后娘娘看重您就好?!?/br> “這倒也是……”吳才人嘆了口氣。要皇后看重,就得去做皇后手中的刀,丟不丟臉的也就顧不得了。 “只可恨蔣家那丫頭,口舌竟如此鋒利!”吳才人在娘家的時候,說這種指桑罵槐的小話從來都是無往而不利,哪知道今日碰了釘子。 綠綺也覺得這位蔣姑娘著實口齒伶俐,也很會給人扣帽子,偏偏她還有真本事,是真的治好了太后,所以說起話來就特別有底氣。吳才人是沒想到一個行醫的女孩子也有如此的口齒,所以張嘴就被人拍了回來。 “陸寶林,也不像個會跟人辯駁的……”物以類聚,吳才人就是因為看陸盈不是個會吵架的,所以才對桃華輕敵了。 “才人別在意。她再好也不過是個郎中罷了,就算能做太醫又怎么樣?一個八品而已?!本G綺在這上頭倒是門兒清,“您有皇后提攜,過不了多久一定還能再晉位,她算什么呢?等太后不喜歡她了,看她還敢跟您頂嘴不!” 宮里頭這些事,綠綺沒親眼見過也聽說過。太醫也跟嬪妃們一樣,正當紅的時候自是腰桿硬,但說不定哪一例病沒治好,圣眷就一落千丈了。 “你說得對?!眳遣湃诵α似饋?,她能忍的,“倒要瞧瞧她能紅到幾時?!?/br> 有了這個念頭,吳才人便心平氣和地重新梳妝起來。離著夜宴還有些時候,她正想著要不要去皇后帳中侍奉梳妝,便有個小內侍探進頭來:“皇上召才人過去侍奉?!?/br> “什么?”吳才人又驚又喜,“皇上召我?” “可不是?!毙仁桃荒槞C靈的樣子,“才人快些,皇上等著您呢?!?/br> 吳才人心里一陣興奮,仿佛有火沖起來,燒得她有點發抖。上回她把桃華為陸盈治病的事捅到太后面前,皇帝很不高興,之后她雖然升了位份,卻是宮里唯一一個至今都未曾侍寢過的嬪妃,自然有嫉妒她晉位的人在背后譏笑她。如今皇帝忽然想起了她,怎能不讓她興奮?畢竟要侍寢才有機會生育兒女,宮里的嬪妃,將來不就是靠著兒女嗎? 皇帝的帳篷寬大華麗,甚至還能鋪設幾案,吳才人進去的時候,皇帝正在憑案寫字,見她進來便點點頭:“來給朕研墨?!?/br> 吳才人連忙跪坐到案幾旁邊,一邊研墨,一邊不時含情脈脈地看著皇帝?;实垡苍诳此?,見她這樣便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的發髻:“這個發式倒好看,只是這簪子不新鮮了。杜喜?!?/br> 杜太監聞聲出來,手里端了個盤子,盤中放著一枝鑲藍寶石的雀頭釵,皇帝拿起來,親手拔了吳才人那枝青玉簪,將這雀頭釵給她插入發中。 吳才人興奮得臉都紅了,抬手摸一下那冰涼的寶石,抬起雙眸溫柔地注視著皇帝,正想著要不要倚過去,便見皇帝放下手,重新提起了筆,漫不經心地道:“磨墨?!?/br> 這一磨,就磨了小半個時辰。 幸而吳才人在家中時常做針線,手腕上多少還有些耐力,饒是如此,一刻不停地磨這么久,也覺得手腕發酸。而皇帝似乎對教她磨墨很有興趣,不時地指點她這樣是濃了,那樣是淡了,要怎么拿墨才是正確的姿勢云云。 他一邊寫字一邊指點,直到小內侍來報太后和皇后都已經到宴席上去了,他才放下手中筆,看著吳才人笑了笑:“你雖聰明,可這磨墨卻也是見功夫的事兒。聽說你在家中不曾正經讀過書?” 這的確是讓吳才人有點自卑的地方。她繼母怎肯在這上頭花大錢?不過是小時候在族學里胡亂學過幾個字,勉強把女四書都認全罷了。待進了宮才見大家都是識字的,如陸盈還正經上過閨學,趙充儀等人更是自幼讀書習字,皆是才女,真把她比得不算什么了。 皇帝看著她笑道:“既這樣,你好生練練磨墨,待練好了,朕再教你習字?!?/br> 皇帝親自教她習字!吳才人剛剛累得有點發涼的心,頓時又燒熱了:“是。妾一定好好練習?!?/br> 皇帝滿意地笑了笑,站起身來:“替朕更衣?!?/br> 等皇帝換好衣裳出去,他們已經到得晚了。 山坡下的平地上燒起幾堆篝火,隨駕的眾人各按身份,分成了幾處。吳才人跟著皇帝出來,一路上收獲了許多目光,有驚訝的,也有羨慕的,不由得令她有些飄飄然。 “母后和皇后已經到了?”皇帝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含笑說道。 太后心情不是很好,只點了點頭?;屎髤s緊盯著吳才人:“是皇上來晚了,莫非忘了時辰?” “哦——”皇帝看看天色,恍然地道,“果然朕來晚了?!彼幻孀?,一面向吳才人笑道,“你回去吧?!?/br> 吳才人這才發現,她竟跟著皇帝一直走到了最上頭的座位來了。 嬪妃們各有位置,吳才人的位置在下頭,而最上頭的位置自然是太后、皇帝和皇后的。剛才一路走過來的時候,其實經過了她的位置,那時候她本該直接入座才對。但她太過興奮,且皇帝一路都輕輕勾著她的袖子,于是她不知不覺,就走過了地方。 皇后的目光從吳才人的衣袖上移到了她發髻上?;鸸庥痴罩?,那根金釵光燦燦的,上頭鑲的藍寶石有黃豆大小,也反射出瑩瑩光彩。這么貴重的首飾,吳才人原本是沒有的。 皇帝姍姍來遲,身邊還帶著吳才人,又新添了這樣的首飾……皇后心里頓時翻江倒海起來。原是覺得皇帝不喜吳才人,她才特意要給她晉位,如今看來,倒是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若是因此讓吳才人得了寵幸——皇后在袖子里緊緊捏住了手指,她到底是二十多歲的人,比不得這些新進的嬪妃年輕嬌嫩了…… 太后沒什么心思去注意皇后。于銳落敗,讓于家又沒了能掌握些兵權的人。雖然于家也有從武的姻親,但姻親總歸只是姻親,他們的聯系是建立在姻緣之上,比不得血脈之親那般緊密,并不完全可靠。 于家好容易培養出一個于銳來,現在卻完了。當然說完了也太過悲觀,于銳還年輕,還可以從頭再來。問題是于閣老已經不年輕了,而下頭的子弟們又沒有特別出色的,這中間會有一個斷層,到時候由誰來填補呢?如果再沒有手握兵權的人保駕,這斷層說不定就要永遠斷下去了。 有時候太后會想,于家的靈氣可能都被她這一輩人用完了。譬如說于閣老,一連扶了兩位帝王上位,屹立不倒。又譬如說她自己,當初為先帝能繼位也立了功勞。還有幾位堂兄弟,亦各有出色之處。 可是到了小輩們,卻是漸漸不成器了。于閣老的幾個兒子還算是好的,但如今也只是在外頭做五六品的官,正在慢慢熬資歷,想要入閣還差得遠。而太后自己親兄長的兒子于思睿,卻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