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
花長襖,兩鬢頭發微有些花白,戴著精致的銀絲狄髻,中間金鑲白玉觀音分心,頂上是應景的金牡丹嵌紅寶石挑心,半歪著倚在迎枕上,見桃華一行人進來,就呵呵笑道:“這是哪家的丫頭,生得水靈?” 旁邊椅子上坐著的一個中年婦人聞言便欠身笑道:“母親不認識,五太太卻是認得的?!?/br> 桃華抬眼一瞧,羅漢床下首另一邊椅子上坐的,可不正是曹五太太!旁邊站的一個少女卻是曹蘿,正捧了一杯茶要往靖海侯太夫人手上送。此時母女兩個都是呆若木雞,顯然是絲毫也沒想到,今日會在這里碰上曹氏一行人。 曹氏也是沒想到會碰上嫂子,一時也愣住了。桃華瞥見剛才說話的中年婦人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的笑意,心里就明白了。這位肯定是靖海侯夫人,這是一家子輪流上門打秋風,打得靖海侯夫人不耐煩,把兩撥人放一起來看熱鬧了。 曹五太太推三阻四不肯帶曹氏來靖海侯府的事,桃華雖然沒有仔細打聽,也能猜到一些。其實在她看來,曹五或者對曹氏這個meimei有點真感情,曹五太太可就未必了,否則也不能挑唆著小姑子去偷換前頭原配的東西。她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曹氏可還得在蔣家過日子呢。 這樣的事,她能猜出來,靖海侯夫人這樣的精明人多半也能猜出來,現在把兩家人冷不丁地湊到一塊兒,她正好看笑話呢。 老實說,除了因為自己也是這個笑話讓桃華覺得很不舒服之外,對靖海侯夫人,還真不能說她做得過份。畢竟若是換了桃華,這種狗皮膏藥一樣貼上來的窮親戚,她也不會喜歡。 但是——現在被看熱鬧的也有她一份啊……桃華微低下眼睛,在后頭扯了曹氏一下,低聲道:“太太,先給太夫人行禮?!?/br> 曹氏回過神來,連忙向靖海侯太夫人福身下去,慌亂中連早準備好的話都忘記了,只下意識地跟著桃華剛才的提醒道:“給太夫人請安?!?/br> 桃華和蔣燕華跟著行下禮去,眼角余光瞥見靖海侯夫人似乎有點滿意的意思,就知道人家根本不想跟她們扯上什么關系,幸好曹氏還識相,沒叫出大伯母來。 靖海侯太夫人倒是根本沒注意到這些眉來眼去的,只問曹五太太:“這是誰?老五媳婦你認得?” 曹五太太的臉僵得像糊了一層紙殼子,直到太夫人轉過臉來問她,才勉強抽動了一下臉皮,擠出個笑容來:“這,這是蘿姐兒她姨母,夫家姓蔣的……” 靖海侯夫人笑吟吟看著她,嘴上卻對太夫人說話:“母親瞧瞧,這兩個丫頭長得可真是水靈,我瞧著這個小的跟蘿姐兒眉眼有四五分相似的?!?/br> 桃華心里一沉,太夫人已經招手叫她們兩個過去了,左右端詳著笑道:“可不是,這個跟蘿姐兒是像。那個生得更俊俏,不過卻不相像?!庇挚纯床苁?,“這娘兒倆也沒相似處,想是隨了父親?” 靖海侯太夫人到了這個年紀地位,那是有想什么就說什么的權力的,何況她被人捧慣了,也不知道說話還要三思,隨口就講了出來。 曹氏一張臉已經漲紅了,曹五太太也是尷尬萬分,半晌才干巴巴地道:“桃姐兒——是我妹夫前頭太太留下的……” 靖海侯太太點頭笑道:“原來如此。不過姐兒倆半分相似也沒有,想來都生得隨母不隨父?!?/br> 曹五太太被她瞧著,只能繼續道:“燕姐兒,是我前頭妹夫家的……” 本朝對守寡的事并沒有什么規定,極少見貞節牌坊這種東西,也不禁寡婦再嫁。然而到底還是受宋朝遺風影響,對于再蘸的女子還是有幾分輕視的,尤其是拖油瓶帶過來的孩子,在小伙伴們當中都是要受點欺負的。 蔣燕華跟著曹氏過來之后,蔣錫去給她改了姓名,聽起來跟桃華沒什么兩樣,而且蔣家在無錫交際也少,她還從沒經過這樣的場面,頓時臉比曹氏還紅,連眼圈都紅了。 桃華用眼角瞥了她一眼,既覺得也該讓這母女兩個受點教訓,又覺得有點可憐——到底才是個十三歲的小姑娘,何況曹五太太算個什么呢?靖海侯夫人雖然看著她,最后這句話她卻是可以不說的,只要含糊過去就是了。從曹氏那里也得了好處,卻不肯在這種時候哪怕稍稍維護一下,虧得還有臉以舅母自居。 靖海侯夫人還在微笑:“這么說,不姓蔣了?” “自然是姓蔣的?!碧胰A微微一笑,把話接過來,“meimei雖是太太帶過來的,既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早已經改姓蔣了?!?/br> 靖海侯夫人這才將目光轉了過來,正經地打量了一下桃華。后娘歷來是不易做的,前頭的女兒替后娘說話的,更是少之又少。 桃華迎著她的目光笑了笑。曹氏在這里丟臉,傷的也是蔣錫的臉面。正如她剛才說的,既然進了一家門,內里再不和睦,到了外頭也是一家子。就如靖海侯夫人,在自家關起門來對打秋風的親戚可以冷嘲熱諷,到了外頭還不是得為了名聲照顧著? 靖海侯夫人正正地瞧了桃華一眼,嘴角微微一彎,轉過頭去向太夫人道:“前些日子蔣三太太就把帖子送過來了,還送了一副四扇的桌屏,過幾日天氣熱起來,正適合您用呢?!?/br> 所說老小孩老小孩,靖海侯太夫人這后半輩子過得太順溜,脾氣真有點向小孩子靠攏了,很喜歡收禮物。靖海侯府當然不缺好東西,她就是喜歡看見禮物的新鮮勁兒,聞言便有了興趣:“還有桌屏?拿上來我瞧瞧?!?/br> 靖海侯夫人早就叫人將那副桌屏從倉庫里翻了出來,此時擺擺手,就有丫鬟將四扇桌屏抱了上來。這桌屏小巧,配的底座也輕,丫鬟們抱著一字排開,倒也并不很吃力。 太夫人年紀大了,愛看個鮮亮顏色,這四扇桌屏底子用的都是銀紅鵝黃之類顏色,上頭用黑絨線繡出各式各樣的壽字,瞧著倒是十分討巧。太夫人見了果然喜歡:“這繡的不錯?!?/br> 曹氏捉到這個機會,雖然臉上還*辣的,為了女兒也強忍著道:“這是燕華丫頭繡的,她針線平平,倒是搜集這一百個壽字兒用了些心,只愿您長命百歲,身康體健?!?/br> 誰不想長命百歲呢,曹氏這些話雖說得拙了點兒,但太夫人也不是個心思深的,聽了這話也高興,道:“這丫頭年紀不大,針線倒這般好,真是不錯。你們把這個擱我屋里去擺起來,就擺那案子上蘭花旁邊?!?/br> 她身邊的丫鬟見她高興,便湊趣笑道:“這東西若是在您壽辰那日擺起來才更應景兒呢?!?/br> 太夫人點頭笑道:“你說的是。要說也沒多少日子了,不然就先擱起來,等到了日子再拿出來擺?!彼f著自己的壽辰,忽然轉過頭去對曹五太太道,“上年你們送的那玉雕水仙也新奇,這屏風也好,難為你們姑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