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的美麗人生、叫我老公、他的笑容怪怪的、萬爐鼎記、BEAUTY QUEEN、男神,請對我溫柔一點、星際之大演繹家、我是學霸、冥婚、日華為曄
一片呢,哪里像方才那樣,你知道,半天才一聲?!?/br>蘇華伸個懶腰說:“叫得那么零散,我就知道他們發現有問題,沒幾個人上來了?!?/br>李越說:“的確,你們一說要跑,他們才過來了?!?/br>蘇華笑:“我神機妙算吧?”小知道搖頭道:“這算什么?你知道,你看看趙官家……”蘇華打斷:“不要拿我與非人相比!”董義擄袖子說:“我早就聽這話變扭,趙官家救了我們?!?/br>蘇華忙說:“我是說他不是人……別打別打,是仙!你明白嗎?!”李越笑著說:“那該我打你了!他教訓你的話都白說了?立的誓自己吃了?”蘇華轉身就跑,董義追著喊:“告訴我!什么誓呀?你可別亂跑??!我不敢亂走??!……”小知道自然也跟著去了。他們這么鬧,只有孫小官人從睡覺的地方出來了,李越說準備早飯,但別叫那些人,讓他們多睡會兒。早飯后,山下的霧氣散了,李越用望遠鏡檢查了周圍,沒有發現大批的元軍,而下面林子里有許多馬匹,可已經沒有幾個兵士。李越收了望遠鏡,下去關了放映儀,都裝到了他的背包里。然后指揮慧成和慧達開始拆卸布景。把竹竿抽出山崖,然后再從布景上的套管中抽出,打成捆。布景的大幅紙張折疊好,又卷成筒放入防水的大竹筒里。這是他們的寶貝,要用好幾次呢。收拾完了,也日上三竿了。大家都已經起來,準備下山。葉銘讓小知道幫忙,竟然從路邊死尸里把他射的釘子都挖了出來,李越心說不知道誰更小氣。慧成和慧達先行下山,兩個和尚夜里就在布景處打坐了一夜,給大家守門,可到了早上,就他們顯得精神。其他人背著沉重的包袱糧食,成捆的竹竿等,慢慢地往山下走。走過他們昨天的關隘,董義大聲說:“那墻怎么沒了?多可惜!我們可以帶走的!”孫小官人提著兩把竹椅子也點頭說:“就是呀,那些木頭嵌得多好?!?/br>小道士蘇華惋惜地看著立在那里的長竹竿,說道:“我已經打著個幡了,不然可以把那個竹竿也帶上?!?/br>董義馬上去拔了竹竿,說道:“看看,這不帶上了?”趙宇氣得說:“帶那么多東西怎么跑路?”方笙感嘆道:“官家說我們要慢慢地下山,看看,現在不真的是這樣了?”孫小官人對魏云說:“官家的話,你可得都記下來。還有這個地方什么的,日后我得帶小郎來玩,告訴他們咱們干的事兒。嗨,如果有那座木頭墻就好了!”董義也說:“對呀,對呀,弟弟啊,你可別忘啦?!?/br>趙宇冷冷地說:“魏云不許寫!”大家停了片刻,董義小聲說:“弟弟,你說我寫,我不會的地方,你寫在地上,這不就不是你寫的了?”小知道說:“對呀,你知道,趙官家說魏云不許寫,沒說孫小官人或者陸小官人不許寫,你知道,也沒有說蘇華不許寫……”趙宇補充道:“誰也不許寫!”又是一片安靜,這回陸敏清了一下嗓子,文雅地說:“圣上,朝令夕改于國無益啊?!?/br>趙宇問道:“陸秀夫是你什么人?”陸敏一愣:“吾不識他?!?/br>趙宇說:“你們肯定認識,因為連說話都一個調調!”大家笑了。一會兒慧達和慧成回來,說山下的確沒有幾個元軍了,就十來個人在看守馬匹。葉銘聽說,就放下糧食,提了短弩先往山下去,令人吃驚的是魏云竟然也放了行李,拿了弩,跟著他去了,董義見狀自然不能落后,就把糧食卸了,跑著追去。這下多了三個人的負擔,剩下的人都多背了些,走到山下時,一個個累得半死。葉銘迎著他們說元軍都料理清楚了,全是降兵,現在又都愿意再次投降,綁在了樹上。那些人見他們在選馬匹要離開,大聲哭叫,說這山里多野獸,不能把他們綁在這里不管。趙宇告訴葉銘給一個人綁得松些,讓他過些時候就能掙脫開,給其他人松綁。葉銘竟然裝沒聽見!只有慧成老實地照著吩咐做了。眾人紛紛把糧袋行李馱上馬,然后組隊,還是趙宇打頭,小道士打著旗子跟著,慧成慧達保護左右,李越斷后,一行人驅馬離開了山腳樹林。他們來的時候是十匹瘦驢,現在換了二十多匹馬,行程立刻加快,不久就遠去了。☆、第65章那些被綁的兵士松綁后,見趙宇他們已經走了,就結伙去山上尋找部隊??梢恢弊叩缴巾?,除了一些在半山腰的尸體——有的還被開膛破肚了——什么人都沒有看到。這座山遠離村落,也沒多高,就一條小路,三千多人怎么就沒了呢?大家一商量,本來元軍厲害,降元是想活命,可又碰上了厲害的宋軍,于是再降了宋,這反反復復的,里外不是人了,再回去降元,萬一又落到宋軍手里可怎么辦?有完沒完了?咱們不適合當兵,還是回家吧,一人牽了幾匹馬,四散而去。十幾天后,有一個逃兵被抓,這支失去聯絡的隊伍已經不存在了這個事兒才被元軍確認。而這段時間里,已經有好幾股中小人數的元軍,在圍追那個新立的宋朝皇帝過程中消失在閩地的重山疊嶂之中了,寥寥幾個剩下的兵士都是山下看護馬匹的,怎么也說不個所以然來。此時元軍隱約意識到一個幾乎不能相信的可能:難道那個宋朝皇帝的十來人,竟然消滅了這些軍隊?可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這些隊伍雖然每股只三兩千人,但對付那再三確認的只十余騎打著長幡的宋兵應該綽綽有余。在這自古山巒險惡的閩地,竟然有什么古怪之處不成?也許宋軍在此埋伏了一支勁旅,用他們的天子之隊做誘餌,圍殲了一批又一批元軍的先遣部隊?!也就在這新帝登基后的二十來天里,中原形勢起了微妙的變化,已經降元的城市有許多復叛,閉城固守起來。而有關這個新帝的以往故事,如燎原之火一樣傳開了。原來這個常州趙宇在成為新帝前就有了傳奇一樣的經歷:他在宜興義診,起死回生,救助了數百病患。他曾揚州獻馬,警示了元軍的動向,就在年初,他還突破了元軍的重圍,送上了糧食。他曾遠赴潭州,助岳麓書生組織了狙擊隊,而后帶領了萬眾自元軍營地成功奪糧。更讓人驚訝的是,在常州,他竟然帶著婦人和少年于破城處痛擊了元軍,而那時,城外是蒙元最高的統帥伯顏的軍隊……這些讓宋人們感到振奮,而讓蒙元對這個新帝越來越重視,意識到此人的危害與日俱增。為了避免更多意外,元軍決定派出閩地的先鋒不能像以往那樣只兩三千人,要萬人以上,分段前行,遙相呼應,保持龐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