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林德佳的重視本來就突然升上一個臺階?,F在連出了車禍都這樣,大家不約而同覺得,她走火入魔了! 畢竟溫桂芳以前勢利歸勢利,也遠遠不到這種地步。難道林品弦的家世真的那么顯赫,顯赫到連算是見慣世面的溫桂芳都失態? 林德佳挺無語的。她倒是認定溫桂芳是看中林品弦的家世,因為之前雙方家長見面,林品弦的父親許廣志特意從燕市過來了,按照他的說法,許家的家世,在燕市都是排得上號的,非一般的顯赫。再看他和前妻林女士為林品弦辦婚禮的手筆,實在能震懾人。 便是林德佳,真正了解林品弦的家世后,知道自己是真真切切的嫁入豪門,也認為自己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但像溫桂芳這樣跪舔的,她可做不到,也覺得大伯母有些丟人。難道溫桂芳以為她這樣簡單粗暴地表示好意,許家和林女士就會給林家,給華韻帶來莫大的好處嗎? 不管怎樣,在林品弦家的強勢主導下,溫桂芳的表現只是一段小插曲,并沒有妨礙到婚禮的順利舉行。 除了林婧被拉去幫忙,顧廷川要上班,顧徵和安溪在省一讀書,都只在婚禮舉辦的正日子到場。 許廣志看到顧廷川,雙眼一亮,笑成一朵菊花。林家和顧家是姻親關系,顧廷川又愿意提攜林品弦,對于許家來說是意外之喜,所以他格外給大兒媳婦面子。 不過在青葉市,是前妻林女士的主場,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許廣志的背景,只知道他是林品弦的生父。許廣志也無意大聲嚷嚷,讓更多人知道許家和顧家。所以,在知情的林棟和溫桂芳等人看來,他低調和善,一派大家風范,令人更加心懷敬畏,認為這才是世家子弟應有的品格。 林德佳婚禮的盛況讓人大開眼界。這兩三年,林家陸續辦了林德容、林婧、林德佳的婚禮,難免有人會拿來對比。相比于林德容和林德佳結婚時的隆重,林婧的再婚堪稱默默無聞。于是便有些三姑六婆暗中對林婧指指點點,說她嫁得不好。 “哎,再婚的女人,能有多光彩?” “還有人要就不錯了!” “枉費了她的好相貌。生得再好,命不好也是白搭?!?/br> “……” 顧廷川和林婧無意中聽到了,林婧有些意外,帶著歉意看了顧廷川一眼。去年他們結婚時,堅持不在青葉市大辦婚禮的是她,雖然她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但沒想到會給丈夫招來這樣的非議。 這些人說的是她,也等于在說顧廷川。男人都是好面子的。 可是顧廷川根本不在意。之前的十多年,他拖著病弱的身體爬到高高在上的位置,承受的非議難道少了?還不是一直堅持到現在?他從來不會在意無關緊要的人的看法。這種三姑六婆的閑言閑語,根本沒影響到他。 其實,他更多是啼笑皆非。兩個侄女都在青葉市風光出嫁,反觀自己的婚禮,那么寒酸地只擺了三桌請客,林婧才是該不甘妒忌的那個。她卻仿佛很對不起他似的。 對不起給了他一個溫柔體貼,節儉省事的妻子嗎? 顧廷川心里失笑,又不放過任何機會地抱著她,柔聲說:“沒關系,你記得補償我就行?!?/br> “怎樣補償?” “讓我想想……” 眼看兩個大人又黏糊起來,安溪非常不解風情地插嘴:“我覺得mama和顧叔叔的婚禮更好!” 親媽的婚禮耶,她感情上的觸動自然是其他人無法比的,簡直終身難忘。即使撇開這個不提,顧廷川和林婧在燕市辦的婚禮,豪華隆重程度也不是林德容和林德佳的婚禮能比的,規格都不一樣! 顧廷川和林婧不約而同笑了,疼愛地伸手摸摸她的腦袋。 顧廷川許愿說:“等小溪以后結婚,給你辦一個世紀大婚禮,比我們的更盛大?!?/br> 安溪驚恐地瞪大眼:“我不要!很累人的!我要旅行結婚,二人世界,簡簡單單!” 林婧揚起眉:“你還真想過???” 安溪發現自己踩進陷阱了,嗔道:“mama,您壞,您詐我!” 林婧點了點她光潔的額頭:“好姑娘,有時間胡思亂想,還是認真點學習吧。不然,成績掉下來,又要對我們哭喪著臉了?!?/br> 高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掉到第十二名,安溪的反應跟天塌下來似的,實在令人無比的印象深刻。 安溪臉紅,跺腳:“媽,我不要理你了!”一手扯住顧徵,遁了。 顧廷川和林婧還聽到她質問顧徵:“是不是你告密了?” 顧徵說:“是又怎么樣?難道林姨有說錯你嗎?不過我真沒想到你連以后結婚都想好了?!?/br> “??!”安溪惱羞成怒,拍打他,“閉嘴!” 兩個小的打打鬧鬧走遠了。 林婧笑著搖頭,顧廷川看著他們,若有所思。 林德佳的婚禮之后,安溪打開微博,發現有個人發了二十多條私信給她。 對方自稱是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叫小袁,邀請安溪參加的第六期海選。他說聽過安溪唱的,也翻閱過她以前發的鋼琴錄音,認為她是一個有才華的未來之星,想給她提供一個更大的發展平臺。然后,開始細數的輝煌歷史…… 安溪當然知道,這是一個曾經紅極一時的節目。自從翰星娛樂公司效仿歐美推出Young這個由五個十五歲的少年組成的歌手組合爆紅,引起極大的轟動,應運而生,專注于發掘出眾的校園少男少女歌手,這些歌手年紀小,青春無比,個性張揚,節目組把他們打造成新生代的代言人,讓他們發出屬于年輕一代的聲音,受到熱烈追捧,像Ur、尊王、魏波等頭幾期脫穎而出的冠軍,至今依然活躍在樂壇,粉絲無數。 但,這是以前。 隨著綜藝節目的興盛,同類型的選秀節目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更新的內容設置,更成熟的宣傳方式,不斷鯨吞蠶食的收視率。另外,鼓勵過于年輕的歌手進入樂壇是對是錯一直眾說紛紜,令節目飽受爭議。Young的解散、沉寂乃至銷聲匿跡,一直被視為這種催熟孩子的造星模式的結局。 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如今已經成為一檔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節目。 但再怎么落魄,開局引發的全民關注余威猶存,一年一期,積累下來的觀眾數目依然相當可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檔節目堅強地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