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你們說過什么?” 其中一進士道:“莫……探聽同僚生活……” 另一進士道:“莫……嚼舌根子……” 剩下一個進士道:“莫……好奇……” “你們聽到哪里去了?!”不茍言笑的白侍郎又是狠狠拍了一下桌子,“下次再犯絕不輕饒!” “是是是……” “干活!” ——*——*——*——*—— 菽園一場宴席還未結束,眾人興致正高時,中廳的門忽然被敲響了。 沈英偏頭看向孟景春,又看了一眼那張空席,眾人均是安靜了下來。 孟景春擱下手中杯盞,望向對面的沈代悅。她笑得極淡,又有些一些辛酸和慨然—— “代悅,你去開門?!?/br> 【正文完】 ☆、97【番外】第一篇 這一年京城春日依舊長得很,讓人覺著困頓,一路走來,小葉女貞顏色由淡轉深,明明是該到夏日的時節了。 宗亭避開略刺眼的陽光,貼著廊道內側走著,末了在一扇門前停下來,抬手敲了敲門,里頭卻無人應聲。 “吱——”翰林院的木頭門有些老舊,慢吞吞地推開來就發出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真是討厭啊。 他低頭走進去,剛要關門,卻覺著屋里有動靜,猛地一掉頭,只見一案桌上堆滿了書冊,從那堆書冊后,緩緩冒出一個人頭來。 “喂,你要死啊?!弊谕樢惶?,本以為大家都休沐去了,卻發現還有個人在這兒。 沈英抬手撐住腦袋,皺了皺眉道:“姚編修真是好煩,這么多書我怎么看得完?!?/br> “他又不在,偷個懶怎么了。吃了么?”宗亭低頭拍拍衣服上的褶子,一只手里提著個點心盒,走過去往那書堆上一放:“喏,看你這么可憐分點給你吃了,別吃完啊?!?/br> 沈英將點心盒拿過來,打開吃了一塊,含含糊糊道:“你不在戶部待著跑這里來做什么?” 宗亭亦是不耐煩得很:“戶部一群老匹夫做事磨嘰得要死,江州那筆水利賬目,寫得那么清楚,老是審來審去偏就沒個結論。真是眼神不好使,懶得和他們耗,我就過來找書看?!?/br> 沈英慢吞吞吃著點心,又迅速翻過一頁書:“書有什么好看,都讀了這么多年了?!?/br> “你小子怎么比我還功利?!弊谕ざ紫聛?,在地上放著的那摞書里慢慢翻找著,嘴里還不忘打趣道:“京城小姑娘們若知道堂堂狀元郎居然是個不愛讀書的,恐怕心都要碎了?!?/br> 沈英空空胃腹終于有了告解,也沒那么煩躁了,只說:“官舍伙房的點心居然越做越精細了,看來下回得早些去?!?/br> “放屁,官舍伙房能有這水平?”宗亭扭頭看他一眼:“那是老子今天早上從街上買的?!闭f著又掉回頭繼續翻書:“說起來官舍最近的伙食簡直是在喂兔子,連rou末星子也沒有。我攢了些銀子,不打算住官舍了,你呢?” “我覺著官舍挺好,再者我俸銀也不夠自己置宅?!鄙蛴㈩^也不抬,“才去了戶部這么短時日,便已開始撈油水了,你這財發得不仁不義知道么?!?/br> “少跟我說教,就你清白?!弊谕に剖菦]尋到什么中意的書,直起身過來拿點心吃,瞥了一眼他正在看的書:“哦喲,這么無趣的書也讓你編修?若離了翰林院這地方,你想做什么?” 沈英略沉默,似是想了半天:“御史臺?刑部?大理寺?” “瞧你那點出息,一水兒全是發達不了的衙門?!弊谕ひ贿叧灾c心一邊又晃到一面書柜前。 沈英蹙蹙眉:“你做官就為發財么?” 宗亭回頭:“不然呢?為人洗冤還人清白?做言官得罪死人償個命?我要圖那些便不做京官了,做京官就是要發財啊?!?/br> 沈英不理他,又低頭看書。 屋內沉寂了會兒,好半天,宗亭才開口道:“說起來大理寺的朱大人似乎挺厲害,他底下的官升得都特別快,考課都排前。你要想往那邊轉,給朱大人打下手倒是不錯的選擇?!?/br> 沈英沒有理他。 卻沒料一語成讖。 ——*——*——*——*—— 忽然就有那么一日,姚編修說沈英暫不必在翰林院待著了,去大理寺學學典律罷。 沈英遂收拾了書匣往大理寺去,卻沒料壓根不是為了讓他熟悉典律,而是說有案要查,讓他做副手,主審偏就是朱豫寧朱大人。 給朱大人做副手,是很得功的事。但沈英不明白,大理寺諸多推丞評事,朱大人為何偏讓他一個翰林院的過來做副手。他未問,朱大人卻主動與他挑明:“此案需得密查,大理寺這些人做慣了案子,總有些壞毛病。你是聰明人,應當懂這其中道理?!?/br> 聽到這里,沈英也猜到一二。朱大人喊他過來,其實并不是為了讓他查案,而是單為找個寫卷宗的人罷了。查案斷獄不能一個人說了算,這個是規矩,朱豫寧既然主審,自然不方便寫卷宗。 沈英心平氣和地接受了這個安排,仔細梳理案情經過。 此案涉及宮闈,因此是秘案,只能悄悄查。元妃娘娘久睡不醒,太醫院以為沒什么大礙,幾服藥喂下去,卻不見元妃好轉。太醫院孟院判再診查過后認為元妃乃中毒之癥,于是重新擬方。元妃娘娘換藥后終是醒了,卻落了個神志不清不認人的毛病。孟太醫認為是拖了太久,施救不夠及時,故而已傷及腦子,才會這樣。 既然是中毒,便得查這毒是從何而來,又是誰人施毒,如何施毒。元妃娘娘中毒那陣子,恰逢皇帝南巡,故而定然是宮中有心之人趁皇上離宮之際做出此謀害之事。既然毒出在飲食上,那為何元妃身邊的試毒宮女沒有事?朱豫寧押了元妃宮中幾位近身宮女,據其中一人回憶道,元妃昏睡不醒前一日,皇后曾遣人送過點心。元妃瞧著點心很新奇,也因沒有戒心,未來得及讓人試毒,便吃了。 如此,最大的懷疑對象便成了皇后娘娘。 但朱豫寧卻未有任何行動,沈英的卷宗寫到這里也停了,因沒有證據故而無任何進展。然不久,朱豫寧卻草書了一份案情單給沈英,讓他照此寫完卷宗存底。 那案情單上所寫,是講元妃近身宮女中有一人乃薛貴人眼線,毒藥便是她投在茶水中的。沈英疑惑其中仍是沒有證據,朱豫寧卻不知何時弄到了一份那近身宮女口供,便催他匆匆結案封卷。沒料這案子還未來得及結,那邊因元妃毛病遲遲不好,陛下已是遷怒了太醫院。由此,便有人在孟太醫處發現了其與薛貴人私下往來證據,終是得出這毒藥來源,且又怪孟太醫與元妃診治時,故意拖延時間延誤病情。 孟院判一家入獄。 沈英頭一回去獄中錄口供時,便發現處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