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上來回找了一陣子,才在斜對著侯府的巷子里看到李大娘。李大娘正一邊閑談,一邊給客人梳頭發,羅倩兒仔細一看,巧了,那客人還是自己的好友穆芊芊。“李大娘,你怎么把攤子移到這兒來啦,可讓我好找!還有你,芊芊,居然不等我便出門了,也讓我撲了一場空!”羅倩兒嬌聲抱怨道,在李大娘攤子提供的藤椅坐下。李大娘看到羅倩兒,連忙笑道:“倩兒姑娘,你是一個月沒來大娘這兒,才會不知道我的攤子月前就搬到了這里!”羅倩兒不解道:“好好的為何要移動位置,李大年你也不怕像我這樣的客人不能與你做生意了!”正被挽頭發的穆芊芊輕笑道:“倩兒,大娘的手藝在周邊幾條大街都是極出眾的,歷來只擔心客人等得不耐煩抱怨,可不擔心客人少,你看你,不是也特地找過來了嗎?”李大年笑瞇瞇道:“大娘可當不得穆衣姑娘的夸獎,我搬到這兒來實在是因為自己想要看熱鬧。月前我們柳秀侯爺不是推行了女子成婚的法令么?這天下其余的七王二十三都哪個不是震驚嘩然,到現在還在議論紛紛,隔壁的惠州候更是日日派人來我們柳秀指手畫腳,實在令人厭煩!”“對,對!我們柳秀都城的事,何需聽惠州都城的人來指派,惠州那邊好大的臉!”“聽聞惠州候二十多年前曾經求娶過我們上任柳秀侯爺,被嚴詞拒絕,我看那,肯定是他懷恨在心,借機報復!”“哼,惠州候先求娶梁邶的繼承人梁菡煙不成,才來找我們上任侯爺,他自己又是個薄情寡幸之人,上任侯爺怎么會中意他?”聽到羅倩兒與穆芊芊議論不停,李大娘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眉飛色舞道:“你們也知道當年惠州候求娶我們柳秀侯爺之事?我們柳秀歷來女子繼任侯爺情況居多,惠州都城那邊一直說我們陰氣太盛,定會遭帝君厭棄,當年惠州侯來議親的時候,更是下巴都要戳到天上了。那時大娘我還年輕,正隨著老母學習挽發的手藝,就是在這條巷子里,我親眼看到惠州侯被我們侯爺的一干侍女抬到大門口,然后灰頭土臉的扔到大街上,惠州侯帶來的將士拔劍想要沖進去找侍女們的麻煩,又被我們柳秀的侍衛繳了械,當時萬人空巷,幾乎整個都城的人都拿著掃把撣子一類的對著惠州候他們又追又打,讓他們狼狽不堪的到處逃竄,嚇掉了半條命才逃出都城!時隔這多年,大娘我每每想起當年的盛況,都笑得停不下來!”羅倩兒和穆芊芊想象李大娘描述的情景,立即咯咯笑個不停。“那些惠州的酸儒長舌男!不說七個王城,便是在剩下的二十四個都城里,他們論學識底蘊不及淮陽和梁邶,論武藝俠風不及塞外和東川,論富貴修養也不及蘇楊和洛安,卻一副鼻孔朝天、自視甚高的樣子,天天挑我們柳秀的刺!鮫海都城可是歷來女子為尊,未出嫁的男子上街都需蒙面紗,他們若是想議親,便要求女子與男子當街武斗,女子得勝挑落男子面紗才成!我從小長大,卻未曾聽到惠州對此有一句多話!”“芊芊,惠州那些人哪敢???萬一鮫海斷了惠州的絞紗供應,惠州可不急死!再說,鮫海的男子個個武藝高超,惠州的那群竹竿哪里打得贏!他們惠州也就會欺負我們柳秀這群弱女子!”李大娘為穆芊芊編好最后一個小辮,然后抹上刨花水定型完工,她接過穆芊芊的三文銅錢,示意羅倩兒坐下道:“倩兒姑娘今日想梳個是什么發髻?”羅倩兒看看正對著銅鏡欣賞自己發型的穆芊芊,掩袖笑道:“就挽與我好友一樣的發髻!”穆芊芊撇了羅倩兒一眼,嘟著嘴道:“倩兒,你好討厭,我這個發型可是自己特地想出來,準備簪那套燒藍發飾,稍后與羅郎相見的!”“那可巧了,我也有一套一樣的燒藍發飾!”“羅郎從洛城買了兩套回來,你是他的meimei,自然也有!”羅倩兒看到穆芊芊那副不高興的樣子,取笑道:“嫂子,看來大哥什么都與你說了!”穆芊芊脹紅了臉:“倩兒!昨日才議親呢,別這么快就喊……”李大娘一邊挽發,一邊聽著兩位未來的姑嫂閑聊,暗自高興又知道了一項談資,卻不料正坐在自己身前的羅倩兒突然起身往前。“疼——”羅倩兒慘呼。“我的好倩兒姑娘,你怎么突然起身?”李大娘連忙松開手中的頭發,替羅倩兒按摩頭皮。羅倩兒一邊按頭抽氣,一邊瞇眼指著柳秀侯府的大門:“快看那里!”李大娘和穆芊芊一起朝柳秀侯府大門望去,發現一個惠州官員打扮的男子被侍女扔了出來,正在大街上捂著屁股罵個不停。李大娘哼了一聲道:“肯定又是來勸我們侯爺推行一夫多妻的!”穆芊芊鄙視道:“我們柳秀是允許兩名女子成婚,又不是男女不能成婚了,到底哪里礙著他們惠州的眼了!”李大娘有些生氣道:“我在這里守了一個月,他們惠州天天派人來,真是死性不改!要是侯爺真答應了他們搞什么一夫多妻,大娘我的四個女兒都讓不嫁了,我寧愿她們去泰山宮終身叩拜帝君,也不要她們與別人共侍一夫,到時候受盡委屈!”羅倩兒也笑笑,心中暗道,宋大哥已與我議親,他要是敢再多娶,我定扒了他的皮。惠州官員還在當街叫罵,柳秀侯府的大門又再次打開,嚇得那個惠州官員連滾帶爬跑遠幾步,就看見一群侍女拿著鑼鼓與一張很大的紅紙出來。她們把紅紙張貼在墻上,不停敲鼓示意路人前來圍觀。一個侍女高聲喊道:“侯爺有令,即今日起,與惠州停止貿易往來,我柳秀的絲綢織品不再販往惠州,糧食鹽油皆從梁邶等地,由貨船從鮫海城經過運來!此外,寧州侯現大量收購本地的琉璃玉,愿意以寧麥二十斤換琉璃玉一斤!”六十二章聽到這些話,圍觀的眾人只覺大快人心,從此糧食不再從討人厭的惠州購買,一直被柳秀本地推崇的琉璃玉也終于打開的銷路。聽聞上任寧州侯逆行倒施,一直對轄內苛捐雜稅,弄得寧州餓殍遍地,這任寧州侯揭竿而起,實乃民心所向,不出三個月便將上任寧州侯一脈囚禁,前去泰山宮祭拜帝君時,還被泰山宮仙師賜下一枚百病全消丸。寧州那的人也勤快,現在寧州都城富饒繁華得直逼蘇楊。而寧麥好吃美味,年產驚人,如今與柳秀直接琉璃玉兌換,也是雙贏。“我們柳秀的絲綢織品天下聞名,卻因為被惠州阻斷商路,只能從惠州購買錢糧,絲綢織品的價格也被壓得極低,弄得柳秀半數以上的人只得溫飽,他們惠州卻不事生產還能人人富貴!如今侯爺為我們打開了商路,嘿嘿——”一個大叔笑道。一個小娘子也笑道:“當年大小姐、二小姐接連急病而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