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還有羌人黃金臺、黃金騎……魏先生也是道中人,不會不知道河陽殿下‘護國軍’的源起?!?/br>“胡大人,”魏淹留一笑,“我道中人的‘道’,又是什么?”山羊胡大概十分氣悶,露出了一個“你可閉嘴吧”的表情。魏淹留站定在山羊胡面前,和和氣氣地拱了拱手:“世運如洪流,大浪沖刷泥沙,生于斯,多數時候,都是沒什么勝算的,立即戰,和過幾年戰,其實,都只有那么一丁點勝算……”“報——”就在這時,殿外一聲急報,“犬牙山大捷!平安營收復南行宮!”“什么!”舉眾嘩然,“平安營何時出的兵?”“關鍵在于,”魏淹留淡淡續道,“憑借這么一丁點勝算,當大浪排來時,自己站在什么地方、又敢不敢迎頭而上?!?/br>“報——”又一聲急報,“羌人黃金騎與‘護國軍’南襲!平安營奏問是否回撤!”“什么!”舉眾再次嘩然。“不撤?!毙芑实墼谝黄橙轮袌远ǖ赝鲁鰝z字,擲地有聲。大風吹卷雨簾,瓊珠碎玉般噼里啪啦亂翻,靠近殿門口的一排人朝服后背被颯濕一片。滿殿燈影搖曳。熊皇帝的臉藏在冕旒之后,不容置疑道:“立即調發西、良二州軍前往支援。龐洪既然南去救災,就再不用回來了,陳鐸,現嶺南十萬越軍交你率領,朕命爾軍越嶺北上,進,搶占中、青二州南半,退,死守秋洪嶺天塹,能否做到?”第63章安排做夢一樣,竟然就這么打了起來。在先斬后奏上,龐洪還是太嫩了,他不知道御座上的熊皇帝才是個中老手。平安營得到皇帝暗中授意,在朱勒往北撤軍想回老家教訓胡齊爾的時候,一面向朝廷遞折子問有沒有軍資、要不要打,一面直接開打,一把火燒了羌人尾巴,惹猛獸回嘴,這下軍資不送去也得送去,刀不拔也得拔——不然就是個死字。果然如山羊胡所說,朱勒雖然往北撤了一些兵,但真開戰,又停止了回撤。人心惶惶。熊皇帝說:“等,等黃金騎?!?/br>黃金騎?朝臣風雨中凌亂,黃金騎在河陽殿下手里,跟“護國軍”一起在前線正和我們茬架呢!等他們茬完架揍進百川城嗎?但我明白了皇侄的意思。還有阿蒲奴。阿蒲奴才是黃金騎真正的主人。三羌內訌的年度大戲又一次開場了。收到羌后詔令的黃金騎原本應當與“護國軍”配合作戰大殺四方,可殺到一半,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拍拍屁股走了!又神他么走了。當日熊皇帝案頭收到一封壓蓋蜉蝣紋金漆的密函。密函里竟是阿蒲奴的親筆小紙條:“愿淪落人皆早歸鄉,多謝?!?/br>以及一段羌語,大意是說等大伙都各回各家后吃飽了飯,再來一場真正的男人之間的較量。“……”我盯著低頭批復軍報的皇侄看,“這廝也回去搶達瑪草原了?你辦法這么多,能不能讓剩下的敵軍也趕緊散了?”他剛好完工,收筆起身,推窗迎進滿天星光:“剩下的要靠硬打了。十四,你看今晚的星星?!?/br>“唔,挺好看的,”我走過去,“怎么了?”他轉頭看了看我,又仰著臉看了一會天,笑道:“沒什么。只是覺得,京都和良州的星夜都沒有這里敞亮。天地風云悉在耳目,轟然絕響、摧枯拉朽,每一刻每一步都可能地裂天崩?!?/br>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立即明白了他這是工作壓力過大,忙道:“你放心,我們一定能打贏,對面的‘護國軍’也不過是幫烏合之眾。唉,我知道你想什么,打不贏是國破家亡,打贏了也是生靈涂炭對吧?可別想那么多了,不打的話,就是國破家亡加上生靈涂炭……”他靜靜看著我,也不應聲。看得我心慌:“你……之前說的什么來著,說我是你的后路。你總說是我對你好,護著你,其實不是我護著你,這一路來,是你護著我,說你是我的退路才更貼切。功過是非,你我都一起擔著,百年之后等閻羅殿里判官一筆劃拉下去,咱們也剛好一起走刀山火海、六道輪回?!?/br>輪回之約剛定好,但在一起走刀山火海之前,恐怕要先一起上戰場。平安營沖鋒在前,不斷北推,西良二州新建民兵側翼掠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陳鐸不得不帶越軍跟后頭邊罵邊打邊打邊罵,一條血路蹚到京都城外,戰況萬分焦灼。耽擱不起,山羊胡連天叫喚,怕朱勒的赤銅騎和阿蒲奴的黃金騎懟完了胡齊爾再趕回來加入戰斗。我說:“不會那么快的,打完了胡齊爾,他們倆還得打一架。我們眼前面對的,不過是河陽殿下和她的‘護國軍’?!?/br>垂拱臺揪著我這個“不過”群起發難。的確太棘手了。河陽公主和她的“護國軍”比三羌鐵騎還難打,因為他們講到底都是大興人。雖說京都城內現在仍囤聚著萬八千的羌人赤銅騎和黃金騎余兵,但打到最后,真正沖殺在前的都是發源憫州、云州、蒼州等地“揭竿而起”的亂民。而所謂的“亂民”,也不過是被逼到吃不起飯想絕境里掙條生路的貧苦人。這些人把河陽殿下的“新朝、新政、海晏河清”當做那條生路。卻不愿意相信西南三州。我們看起來就那么不靠譜嗎?不靠譜的西南三州文武要員聚集中州南行宮,對著連天秋雨和斷壁殘垣坐立難安。侍者遞進兩則消息,一,被卸了兵權的龐洪終于被搞死在了淥江賑災任中,二,原本持節出使敵陣的宋瑯被羌人殺了。衛裴蹭的一下站起來,眼睛通紅:“他……他早就知道自己有去無回……”阿蒲奴能從朱勒和羌后眼皮子底下活命蹦跶到黃金騎跟前,這條路由多少血rou鋪就,沒人曉得。宋大人代這些模糊而無名的血rou露了個浮光掠影般的臉,魂飛魄散,約摸也就得史筆一點,遠不如沙場馬革裹尸、城頭拋顱灑血來得暢快轟烈。問宋狀元是不是早知道有去無回,他可能也悔怨過這一生凈走不如意路活得憋屈,但八成還真早就知道。滿室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