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1
沒瞧上?!?/br> 人伢子也早就有心理準備,但凡挑陪嫁丫頭的,不管是大戶還是小戶人家,總沒有挑了蓋過新媳婦的,所以忙揮手讓那幾個人到外面等著。 那幾個丫頭憤憤不平,但是也沒的奈何,來的前幾日但凡有刺兒頭的,都被打的服帖了,這回也不敢當面落臉子,出去了卻是湊在一起好一頓說嘴,什么怕丫頭蓋過主子去了,沒過門就提防收房里人之類的胡話都一頓亂吣。 偏來看熱鬧的人里,有個村中的幾個長舌婆子,其中一個與齊家一個粗使婆子有點兒遠親,過后就把話傳了過去,幾番就到了齊夫人耳朵里,又惹了一番好氣。 這些還是后話,荷花這里細看了那些丫頭的手,又問了都會做些什么,有幾個說針線拿手的,還有幾個說會做飯,只有一個說識得些字。 荷花取了針黹笸籮,打發那幾個說針線活拿手的,去隨便做個什么來看看,又尋了本開蒙的書給那個丫頭,見她念得有板有眼,再鋪了紙筆讓寫幾個看看。 雖說寫得沒什么筆力,但是好歹還算有個架勢,荷花多問了幾句,原來是小時候去給個書香人家做過丫頭,陪著家里的小姐跟著學了些本事,但后來那戶人家往南邊兒去了,憐惜她要背井離鄉的,就干脆也沒要銀子就還給了她家,這回家里沒錢吃飯,少不得又被賣了出來。 荷花見她懂些規矩,又會讀寫,經歷也有些可憐,問了名字說叫苗兒,就說這個要下了。再去看那幾個做針線的,有兩個都做得不錯,荷花嫌最好的那個配色不喜,倒是稍差些叫小真的,顏色配得素凈典雅的,就說這個也留下了,其余的都帶了出去。 這兩個丫頭,苗兒十五,比荷花大了兩歲,小真只有十三,跟荷花同年,小了兩個月,都生得齊整,只是在家看來都是吃不飽出穿不暖的,瘦得讓人可憐。 人伢子倒是也沒漫天要價,大的要了五兩銀子,小的只要了三兩,方氏又拿了五十錢給她做賞錢,便歡歡喜喜的去了。 荷花翻了幾件舊衣服出來給她倆穿,可是苗兒到底大些,自己的衣裳她穿著短小,方氏拿出來的卻穿著太大。 小真倒是乖巧,怯怯地開口道:“若是太太姑娘不嫌棄,奴婢今晚就能給拆改出來,明個兒就能讓苗兒jiejie穿上身了?!?/br> “這樣不著急的,在家里呆著也不出去,何苦貪晚的改?!焙苫ㄕf罷想起,“大姐沒出嫁之前的衣裳,我看苗兒倒是能穿,我去找找?!惫徽页鰞杉岳虻呐f衣服來,也都是洗的干凈,就給了苗兒穿用,另拿了兩塊尺頭出來,給了小真讓做兩件她倆自己過年的衣裳。把苗兒帶在自己身邊指點她練字,教她記賬,雖然學得算不得快,卻也是知道用心。 方氏瞧這兩個人都很勤快又不生事,平時連話都不多的樣子,心里很是放心,家里旁人的活計也從不叫她們做,只擱在荷花屋里由著她們三個相處,讓她們只聽荷花一個人的吩咐。 反倒是那兩個人自己不好意思起來,說吃得好穿得好還不干活,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時常給方氏和小秀搭把手,一時間也相處得和睦。 手打txt 第三百三十九章 齊哥兒回鄉 第三百三十九章 齊哥兒回鄉 昨天抽風給小黑屋設定的時間太久了……定了三百分鐘,結果一點了才爬出來,吐血的累死我了,趕緊爬上來先發更新~謝謝大家的評價票,終于變成鉆石了哦~ =======》《======= 因著家里有孝,不能出門拜年,也沒人登門拜年,所有紅色都不能見,更別說是放爆竹之類,所以這個年過得十分冷清。 大年三十兒這天早晨,老祝頭領著幾個兒子孫子上山去給祝老爺子掃墓,少不得又哭了一通,然后被幾個兒子勸了回來。 隨后祝老大和博源被博凱接去了城里過年,祝老四一家是早就跟楊氏說好了今年自己過,眼見家里就剩下老祝頭和楊氏。林氏就說要不還是我們去老人家過年好了,方氏也知道他們小倆口這么多年都是跟著老人過,好不容易今年省事能輕省一年,就干脆把兩個老人接到了自家來過年。 老祝頭自然是沒有一件,楊氏來了之后寶兒和栗子都圍著她,也是滿心的喜歡,看見新買來的兩個小丫頭,又有些說不出是發酸還是玩笑地說:“以前只知道大戶人家三奴四婢地伺候人,如今咱家也混得越發出息了?!?/br> 博榮很乖覺地道:“我給爺奶也買兩個丫頭伺候你們吧” 不等楊氏說話,老祝頭就忙擺手道:“買什么丫頭,我和你奶有手有腳的,又不是無兒無女,要那勞什子做什么?!?/br> 年夜飯吃過,也不能打牌取樂,就都坐著歪著說話解困,女人們在西屋包餃子,今年因著多了兩個小丫頭,也不用楊氏和方氏動手,小秀領著荷花和苗兒、小真,說笑著就把餃子都包出來了。 閑著沒什么話題,問了些兩個丫頭以前家里的事兒,又說了會兒村里各戶的閑話,就也差不多到了半夜,煮了餃子大家吃過,就越發覺得困倦,兩個小丫頭也有些熬不住神兒了,但是見荷花還在看書,就也都強撐著不肯睡。 荷花眼睛看累了才抬起頭來,見兩個丫頭都坐在一旁,腦袋一點一點的,忙道:“倒是我想的不周到,屋里就咱們三個人,你們若困了就睡一會兒,不礙事的?!眱蓚€人這才就著炕稍睡了。 正月初二閨女回門,嫁到城里的枝兒也跟金巡捕一道回來,把祝大姐喜得不行,方氏忍不住取笑她說:“人家都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你這算什么?” “去去,少拿我尋開心,我這不是看著枝兒有了好依靠,我心里高興嘛”祝大姐推了方氏一把嗔道。 方氏早就跟荷花姥娘說好了,自家初二等著閨女回門,讓家里的嫂子們也各自回門去,自己初六再帶著孩子們回娘家,荷花姥娘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 枝兒到家沒多久,梅子和茉莉也都搭著伴兒地回來了,祝老大和祝老四兩家子都學著方氏,訂了初六回去,好幾家子湊在老院子,跟著楊氏這邊一起熱鬧。 因著回來的人多,雖然沒什么能玩兒的是,倒是也人聲鼎沸的,談論最多的就是荷花的婚事。 女人多了話自然就多,嘰嘰喳喳地把荷花說得臉紅了又紅,又躲不開,最后干脆坐在炕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