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手指敲擊在桌子上,陷入沉思。 司徒嶺是謹慎之人,既然他花了這么多功夫得來的消息,應當不會有假。葉鶴該就是這些日子在背后教司徒峰,給他出主意的人。 以葉鶴的境況,攀上司徒峰林硯并不覺得意外,反倒在情理之中。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葉鶴有濟世之才,又有宏圖野心,選擇一位贏面廣的皇子無可厚非。 如此一來,他有皇子相助,更能施展所長。且便是明年秋闈,后年春闈,也有了優勢。 須知,雖說科考公正,可其中卻也有相當多的可cao作性。寒門與豪門,永遠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 因此寒門能求的便是權勢者的助力。這與有些人考前結交朋友,或者上門拜師,都是一樣的。 林硯疑惑的是,以司徒峰如今的情況,葉鶴做出了一番成績,自然得了他的青眼。 而照司徒嶺資料中所言,司徒峰現在還很是看重葉鶴,十分厚待。甚至請王府的府醫去給葉鶴的母親看病,用的藥材也均是王府出的最好的。 不但如此,聽聞似是還另買了院落給他,賞賜錢財自然更不在話下。 照理,葉鶴目的達成,雖未必要對司徒峰感恩戴德,卻到底是自己選的主子,怎么也不該是“不忿”“不甘”甚至是“憤恨”的情緒吧? 林硯揉了揉額角,一時也想不通關竅,便不再想了,招手讓秋鳴附耳過來。 “你去一趟林府,對外便說是去替我拿東西。見了林槐把葉鶴之事告訴他,叫他安排兩個人。葉鶴既得了五皇子青眼,想來早已脫了貧寒之困。 倘或他要搬家,必定會選下人。讓林槐想法子,不動聲色安排進去。也不必做別的,只注意著些葉鶴的不尋常之處便是。 還是那一條,安全為上,不可打草驚蛇。倘或有不便的,若能用你的法子,居于高處看看狀況便好,不用靠近。 我這邊還有兩個迷你型的望遠鏡。雖可視距離不太好。但兩三里內也夠用了。且身在較小,可藏在懷中,隨身攜帶。 若是此法不可為,便算了。萬務為了此事暴露自身?!?/br> 秋鳴脆生應了,出了門。 林硯重新拿起筆,寫下: 風蕭蕭,日昏黃,為誰哀傷,有龍女,遭凌辱,被貶牧羊。 撫傷痛,思往事,心酸陣陣,未知曉,何日能,重回故鄉。 正是中的唱詞。 林硯本覺得元雜劇諸多,都可供使用??伤氪蝽懙谝慌?,而且是吸引士林學子眼光的第一炮。畢竟,士林學子這股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想來想去,最終用了唐時李朝威的。 別人家書生最多不過也只是千金小姐,柳毅直接是龍宮公主。這得讓多少書生羨慕嫉妒恨? 京城學子不在少數。自命不凡其實才學沒多少的不知凡幾。哪個不想成就柳毅?傳個書得龍女傾慕,這買賣簡直不要太劃算! 而有些學識的,更覺得自己便該如此了。 總之不論你是哪個階層,但凡是男人,尤其是自認讀書高一等的男人,十之七八都抱著這樣的美夢。 再加上林硯和司徒岳的營銷手段,宣揚宣揚,不怕這劇不能紅。 哦,不。應該是說書。此原作雖為戲曲,元雜劇也為戲劇,但林硯決定全部改寫。 故事大綱保留,可撰文形式變了,以話本為主,適合說書。保留一部分經典唱詞,用于臺上扮演者輔助說書人之用。 至于為什么不直接弄戲???這般一來,不用費心費力去重新編寫,可以直接拿來用。 可這不是為了和錦和茶樓打對臺嗎? 弄戲???要開戲院嗎?你戲院怎么搶茶樓的生意?而且戲院和茶樓的作用能一樣嗎?茶樓可作為消息收集地,也可作為消息傳播地。 而戲院呢?來看戲的,幾個會來嘰嘰喳喳說些與戲劇無關的事,還說個不停?好吧,即便他們能勉強達到消息收集的效果??上鞑ツ?? 一旦需要擴散些什么事件或者言論,比如,他之前讓人散播的霍靈的丑聞。若是戲院,難道他還得重新再寫個劇本排出戲?這哪里有說書人直接噼啪啪啦說一頓方便! 而且一般說書,說書人說完后,便是留給聽眾抒發感慨的時間。此時,或許他還能設個環節,讓說書人組織一下,叫大家暢所欲言,順便或點評,或辯駁,或支持。豈非更能引導輿論? 所以,必須是茶樓,必須是可供說書的話本形式!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越來越不知道怎么取標題了。感覺每次取標題名字都會殺死我好多腦細胞。 所以,如果你們那天看到我之后的標題全是無題,請不要怪我。 還有一點。我之前設定,這里的朝代更替,是自唐開始就變了。前頭的歷史一樣,但唐宋元明清通通沒有,歷史在這里拐了個彎,生出了平行世界。 但寫到這章,我突然發現,我算漏了一點。之前設定這個背景的時候沒想那么多啊。 現在遇上了就記起來,紅樓原著中,是出現過(差不多就是西廂記,我也不知道這個算是鶯鶯傳,還是西廂記,覺得應該是西廂記。)和的。 而且,黛玉還直言過不喜歡李義山的詩,也就是李商隱。所以設定很有問題。 然而我已經用了。在這里求大家不要揪我辮子。大家當不存在李義山,也不存在會真記,牡丹亭好了。 嗯,后期如果有黛玉看會真記和牡丹亭,那就當是看的林哥哥寫的好了!拜托拜托!反正,原著里面似乎沒有提會真記和牡丹亭的作者?(可能提了,但我記不得了。提了你們也當沒有提吧。) 所以,如果沒有提,就當我蝴蝶了一下,變成林哥哥寫的好了?!疚婺?,頂鍋蓋跑。嚶嚶嚶嚶~求對我寬容點?!?/br> 第56章 繼續作死 林硯奮戰了幾天,第五日上,頂著兩個比熊貓還深的黑眼圈去了皇宮。 宣政殿外,跪了三四個大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聲聲泣血。 “皇上!求皇上做主??!老臣歷經兩朝,得蒙先帝恩寵,為官至今,鞠躬盡瘁以報皇恩,不敢有一絲懈怠??悼ね醮伺e將我們這些老臣的臉面往哪里擱,這是要逼著老臣們去死??! 劉大人已年過花甲,一氣之下竟是病倒在床,也不知這口氣還能吊多久!皇上,你可得為老臣們做主??!” 林硯嘴角輕撇,呵呵,以兩朝元老之身倚老賣老也就算了,還拿先帝來壓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怎么三皇子這催債的,還成了罪魁禍首了呢! 林硯翻了個白眼,看,這就是后世說的,最好別借錢。借錢的時候,債主是老子,借錢的是孫子。催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