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0
加大朝會。孝貞皇后薨天,皇帝并沒有下旨按祖制國喪,皇帝和民間二十七天便已除服,趙熙守孝一年,其他宮妃則著素服。 但李貴妃的這項提議卻取悅了趙極,古嬈是假死,現在有人主動要把這出假戲唱得更圓滿,趙極自是欣然應允,難得的夸獎了李貴妃幾句。 后宮之中又是李貴妃一人獨大,可她也在古嬈身上汲取了教訓,除了宗室女眷,她也就是偶爾叫了自己的弟媳進宮說說家長里短。 羅錦言四品孺人的封誥是在孝貞皇后喪禮之后才頒下來的,加之過年時又不用進宮,因此,這一世羅錦言還沒有和李貴妃見過面。 但是秦玨拒絕皇帝美意,沒有與趙熙交往的事,李貴妃多多少少也有耳聞。 自從寧王之亂后,皇帝對趙熙便視若無睹,趙熙去年有了庶長子,宗人府擬了幾個名字呈上來,皇帝看都沒看,就讓宗人府自己選一個 ...... 李貴妃聽說以后直接昏過去,趙熙和宮人生下庶長子時,她都沒有昏過去,為了名字她昏過去了。 所以當她聽說皇帝有意讓秦玨和趙熙走動時,她就如同在漫天烏云里看到了久違的陽光。 秦玨才多大,二十出頭。這個年齡自是不能做趙熙的師傅。 趙熙已出宮開府,他是不能與朝臣相交的。 但如果這是皇帝允許的,那就另當別論。 秦玨是皇帝器重的人,皇帝想讓他與趙熙走動,那就是要抬舉趙熙了。 李貴妃激動得一夜沒睡。 秦玨只比趙熙大了七歲,以他的年齡,足以輔佐趙熙一生。 而且他還年輕,不是莊淵、霍英那兩條老狐貍,要搞定他并不難。 李貴妃并沒有輕舉妄動,既然秦玨當面拒絕了皇帝的美意,年輕人都有點倔勁兒,一時半刻也不能讓他就范,還不如從別的地方下手,水到渠成總要高過急于求成。 反正后宮里也沒有哪個妃子能像古嬈那般位高而得寵,又怎敢在她的眼皮底下懷上龍種呢,那不是找死嗎? 所以,她不急。 李貴妃的弟媳許氏送來的節禮并不豐厚,就是普通交情人家那樣的標準,價值十幾二十兩銀子,不顯山不露水,秦家想不收都不好意思。 而這一次,許氏代李貴妃給豫哥兒和元姐兒送來的賞賜,也只是一對玲瓏球而已,雖然用料考究,雕工精致,可也就是小孩子的玩具,羅錦言想不收都不好意思。 于是羅錦言收了,還讓乳母抱了孩子出來謝了禮。 許氏前腳出門,羅錦言緊接著就把這對玲瓏球扔進庫里,她才不讓她的孩子把李貴妃的東西當寶貝呢。 秦玨回來,羅錦言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秦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對羅錦言道:“前幾天,張 ...... 你外祖父進宮,皇上想起我是他的外孫女婿,就把我也叫到宮里,我看皇上的意思,是想讓你外祖父給趙熙做師傅?!?/br> 羅錦言嚇了一跳,前世時,趙熙可沒有這個造化。 讓鳳陽先生張謹給他做師傅,這是要給他太子的待遇了。 趙極為什么會這樣做? 是古嬈的事讓他受刺激,認定自己再不會有子嗣了? 前世時,無論如何,五皇子是在宮里出生的,雖然早夭,但也確實存在過。 對,還有李道子,前世他雖然沒做什么好事,但在很多年里,他一直在給予趙極希望,長壽的希望,生子的希望。 而這一世,李道子沒有等到受重用的那天,就被秦玨抓起來了,現在還囚禁在一處隱密地方。 羅錦言撫額,這一世她做的這些事,竟然要成全趙熙了? 前世羅皇后剛進宮時,李貴妃的弟弟曾派人去過河間,兩家人起過沖突,李家惡奴打死了一個羅家人,鬧出人命,官司從河間一路打到京城。 十四歲的羅氏女任性地要“逃”出宮去,去過沒有李貴妃欺負的好日子;李貴妃則在勤政殿外跪了大半日,趙熙跑過來,眾目睽睽之下,叫李貴妃“母親”,徹底斷了李貴妃做皇后的念想 ...... 從那以后,趙極免去了尚無封號的羅氏女給嬪妃們的禮數,也再沒有給過趙熙好臉色。 可這一世,趙極要讓鳳陽先生做趙熙的師傅了。 鳳陽先生,那是夠資格做帝師的人。 羅錦言決定找徐老夫人,問問鳳陽先生有何打算。 她帶著元姐兒去了荷花池,元姐兒太懶了,要經常帶出去走走,讓她多見見世面才行。 路上,她把車簾撩開一道縫,指著外面看到的事物,和元姐兒說話。 “你看那是大馬,那是騾子,那掛著粉紅旗子的是彩衣坊,再過兩年,娘帶你到彩衣坊做衣裳,好不好?” 羅錦言自己說得高興,卻沒有聽到元姐兒咿咿呀呀的回應,低頭一看,元姐兒的腦袋歪著,已經睡著了。 第五四四章 葡萄架 五月中旬,已有小荷露出尖角,掩映在碧綠的荷葉之間,很是俏皮可愛。 早有跟車婆子去報信,徐老夫人身邊體己的徐嬤嬤迎到了二門。 看到羅錦言身后的白九娘,徐嬤嬤微不可見地縮了縮脖子。 當年羅錦言闖進張家時,她在白九娘手里吃過虧。 白九娘回到京城后,按照秦玨的吩咐,在明遠堂里蜇伏了陣子,每天就是和翠羽朱翎練練武,侃侃大山,就連明遠堂的丫鬟婆子也很少能見到她,直到最近,才從小竹院里走出來,像以前樣,在羅錦言身邊跟進跟出。 徐老夫人看到元姐兒又睡了,笑得不成,對乳娘道:“你抱著姐兒到里面的碧紗櫥里歇著,我們娘兒倆說話,別吵著她?!?/br> 羅錦言赧然:“也不知是隨了誰,就是愛睡覺?!?/br> 徐老夫人笑了起來,道:“能睡是福,元姐兒看著就是個有福的,長大后是沉靜如水的好性子?!?/br> 羅錦言最喜歡有人夸獎元姐了,乖巧的孩子總是惹人疼。 徐老夫人又問起豫哥兒,會喊人了嗎?能走幾步了?叮囑她不要讓丫鬟們依著豫哥兒的性子走來走去,還不到十個月的孩子,腿腳還沒有長好。 羅錦言記下,話鋒轉,就問起鳳陽先生:“外祖父可在家?我想帶著元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