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書迷正在閱讀:你們兩個在干什么、星際宗師、花醫無常、許你繁華、重生之虎毒食子、朋友,你聽說過苦瓜嗎、包吃包住包暖床、最春風、基友四重奏(多CP)、陰陽眼
巧之人做得,做成幾排活字,放入鐵框,印上一次,那字跡清晰同雕版印刷也不差分毫。 只是這回且是試驗,做的粗糙了些,若是再能研究改進一些,且可更快速美觀。 沈三下了個主意,這法子可行! 第19章 019 這外頭靠不住,自然是靠自家,沈三行商這些年,也深知這利益的交情著實淺薄,說斷就斷,如同他兒子所言,求人不如求己。 他想來想去,這活兒也就他二哥可做,他亦有意拉扯自家兄弟一把,這幾年若非身后有著兩位兄長幫忙,他這日子也無這般快活。兩位兄長皆是老實人,心中彎彎道道少,不適行商之道,卻是可托付之人。 向來印刷坊這類,皆是家庭作業,一家人勞作。他日后定是無暇看顧這些,但若這印刷坊建成,定是他后邊的大本營,不交給心腹親近,他也不放心。 他一家人湊到一塊兒商談此事。 沈老太惡咒道:“那黑心肝的,這開門做生意,沒個信譽,怎得立得起來,日后鐵定就那關門的下場,還坑別人!” 沈老頭也是滿臉厭惡,這夫妻兩心眼子都是直順的人,若不然也不會教出沈大沈二這般正直老實之人,沈三且就除外吧。 “這種人哇,討不到好的。老三,那你咋辦???你叫著咱是不是有啥事兒交代?” 沈三點頭,“我從范先生那兒得知一印刷之術,比先前的雕版印刷快多了,我同二哥已經試驗過了,可行。我想著,開一個印刷坊,也好無后顧之憂。這世間,也就家中親人可信。這些年,若非大哥二哥在后面幫我,我且也走不穩當。我走上正軌后,卻沒什么可幫大哥二哥的……” 一番話說的一桌人心里熱乎,沈老頭沈老太更是展顏,這三個孩子能相互扶持相互幫助也不枉這兄弟一場。 沈大板著臉道:“奈說啥哩,咱們家這日子過成了村里頭頂好的,騰倒(若)沒奈,我們這還在耙土?!?/br> 沈二皺著眉:“就是這話,咱兄弟三個,奈最聰明,走在前頭替咱們開路。咱們也就只能否拖奈后腳?!?/br> 黃氏和花氏想到這些年沈三對他們兩家的照拂,也是無話可說的,這村里頭男丁多的人家誰像他們家這般好,不是爭這爭那的,為那雞毛蒜皮的事兒都要爭個你死我活。倒是家和萬事興,這一家三兄弟都各有出息,且又相互關照,此時她們就無比佩服公婆兩。 沈三笑道:“有大哥二哥這話,我心滿意足。且聽我說下去,我這印刷坊定是管不了,我鎮上和縣里頭都還有商鋪,沒法子顧那么多。這印刷坊也只能交給大哥二哥替我看著,大哥正直公道,二哥有手藝。我出錢,大哥二哥出力,咱們各占三分成,其余一成,給姆媽和阿耶?!?/br> 沈老太首先回絕:“我和奈耶否要,奈們每個月都給我們錢,老頭老太哪里用得著這么多?!?/br> 沈大說:“我哪里當的得三成,你出錢,老二出力,我啥都不出占了三成也不行,我也出點錢?!?/br> 黃氏暗罵這木魚腦袋,他弟弟一片好心意,他這湊上去給什么錢啊。 花氏欣喜異常,這印刷坊若是開出來,這家里頭又能進賬不少。 那多余的一成誰也不愿要,沈三思索一下便道:“那剩余一成便給族里吧,充作咱們一家每年給族里的供奉,如何?” 一家人且都沒意義。 說到族里,沈三亦是有個想法,這思路漸漸清明,道:“這印刷坊辦起來以后,咱們家人少,定是要招人手,就在族人中選,且定下這個規矩,這印刷坊中人,得必須是咱們沈氏一族人,入了沈家族譜的。外路人,不安全?!?/br> 沈老頭頗為贊成,這外族人,若是學去了這技術,非我族類必有異心。 黃氏和花氏雖不喜這規定,卻也不大敢反駁沈三之言,這婆家最忌諱的就是不替自家考慮,從利益角度,這的確有利于自家,自家權益同娘家衡量之下,還是自家重要。 沈老太同娘家感情淡泊,自是不會替他們考慮,年紀也這般大了,更注重這一大家子,眼睛斜了斜兩個兒媳婦:“對,必須得是咱沈家人。這規定得記好了,這印刷坊是咱們一家三戶的,公有的,且不許哪個人拿出去做情面!這事兒必須現在就給說清楚了?!?/br> 花氏微微低下頭,臉面有些掛不住。 沈老太說的正是花氏,說完便不看她。 沈大沈二且都無異議。 當場立下字據,簽好字,待第二日,去族中公證。 這日子緊湊,暫且來不及專門建那作坊,且就在沈二家勞作,那范先生又被拉來寫字,做那印刻的模板。 范先生道:“我這字兒,被你弄得,可越來越不值錢了?!?/br> 雖是這般說,范先生還是寫了與他,這反體單子,真要些功底,一般是寫了,在那反面描摹,范先生卻是徒手便能寫出,亦能用左手寫。 沈興淮瞧之,只覺自己功底過真淺薄,亦是練起了那左手字。 江河挖來那印刷坊的師傅,讓他負責那燒制的工序,雖雕版和活字有區別,但行道人一摸索便能摸索出這門道。 主要是這刻字有些慢,沈二帶著他徒弟每天在那兒刻,一天也才刻個五十字,待熟練之后,一天可刻七十到八十字。這字還能反復用,有些常用字需刻個十幾二十個,有些字只需四五個,一兩人在那邊排版,待第一版燒制成,刷上墨,附上紙張。 一圈人圍在那紙邊等待,待墨跡全印在紙上,師傅慢慢揭下,那字沒有多余暈染開來,字字分明,范先生那楷書,那不識字的師傅也忍不住驚嘆從未見過這般好字。 沈家人皆歡喜,沈老太捂著心直叫菩薩保佑。 沈三在村中買下一塊地,在沈大家后邊,那地頗大,沈大問他為何買這般大,沈三暫且先不說造紙坊之事,只說這以后或許可用到。 沈三那剛掙到的錢銀又是嘩啦啦地流出,買地造坊,又要買紙又要買膠泥,這銀子剛進賬沒熱乎,全且出去了,那縣里頭的春芳歇還未收回本錢,他坐那感嘆,這錢真是不經用,幾下就沒了。 沈三不想他二哥太累,造房子之事便找了別人,印刷坊于房子無太大要求,就簡簡單單地一個瓦房便是了,做成個回字形,中間有個封閉的院落。 沈家一家人都忙活著此事,打三日后第一本書裝訂成,這速度就快了許多,范先生看著自己的字印成的書,頗有些成就感,自覺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又糾結被人得知此事,自己是不是就掉價了。 好在他往日常寫的是隸書和草書居多,那楷書,少有流傳在外,且安慰內心那無名的悲壯感。 范先生亦是找到了新的樂趣,刻字,他討些膠泥來,自己刻著玩,那膠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