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跟著出府做個老封君也能享兩天福?!?/br>紀老太太一開始發現白氏裝病那是氣的要死,再一聽白氏的解釋,心里不是滋味了。還是她兒子做的孽啊,白氏也是被逼無奈啊。不然,自己的親骨rou,能不巴望著他好嗎。白氏卻是哽咽道:“姑母,鄭家如此勢大,阿安要是進入官場,不是羊入虎口嗎?我就這么一個兒子,哪能讓他給那群人算計了去?!?/br>紀老太太剛剛有些心軟,有些愧疚,就被白氏的話給氣到了,罵道:“糊涂,糊涂啊。阿安不入官場人家就喜歡他了,不對付他了。這人一輩子,靠別人都是假的,只有靠自己。男子建功立業,揚名立萬才不枉一生。我紀家有戰死的勇士,沒有窩囊的逃犯。安哥兒正得了王山長的賞識,馬上瞧著就要平步青云起來。你這做娘的窩囊,可不能帶累我孫子?!?/br>紀安忙求情道:“祖母,姨娘她都是為我好,您別責怪她了。她心里也苦。都是孫兒的錯,祖母別生氣了?!?/br>紀老太太聽著紀安的一頓求情卻沒消下起來,眼睛里閃過一道厲光,對著門外的人喊道:“來人,把白姨娘給我帶到集福院的后院去?!?/br>然后,又轉過頭來對著白氏說道:“安哥兒大比期間,你就跟我這個老婆子一塊住吧。我這個老婆子當年沒能對得住兄長,今個卻不能瞧著你糊涂害了安哥兒。無論如何,安哥兒這次定要順順利利的參加完大比?!?/br>紀老太太對著紀安說道:“安哥兒,你好好比試,你姨娘她糊涂,你可不能糊涂。這幾天你就呆在書院吧,任何人給你送信你都別理。好好的掙出個前程,就是對你姨娘,對祖母,最后的孝順了?!?/br>紀安點點頭,回道:“祖母,孫兒明白,一定不會讓祖母失望的?!?/br>等紀老太太把白氏帶到自己的院里,紀安就直接坐上馬車回書院了。這次的事情若不是崔玄這個師兄給他推薦了林醫婦,恐怕,這次他還真去不了六藝大比了。從中毒到裝病,紀安不得不感慨他有這么個師兄確實是非常的幸運的。崔玄已經從自己手下那兒知道了紀府的事情,他在賢竹齋喝茶,慢慢的擺著一盤未下完的棋。紀安從外面回來,就瞧著他那如嫡仙般的師兄正一個人在下棋呢。紀安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看了一眼棋盤,崔玄放下手中的棋子。溫聲問道:“你姨娘如何了,林醫婦可還得用。若是不成,我這兒還有幾個相熟的太醫,也可請上一請?!?/br>說到這個,紀安尷尬了,好在他在崔玄面前也沒什么形象可言,于是很光棍的就把紀府發生的事情給他說了。畢竟是崔玄的面子才請了林醫婦,他瞧著林醫婦好似有些生氣,崔玄給他介紹是一片好心,他可不能為著自己的不好意思,而隱瞞,讓林醫婦怨怪崔玄。崔玄聽完,臉上出現了少許的驚訝之色,然后露出一絲同情之色看著紀安說道:“你這姨娘倒是半點不見當年的果斷啊,我曾聽我嫡姐說過,你姨娘當年可是脂粉堆里的英雄,了不得的很。不應該才過了這些年,膽子就小如鼠了。鄭家女真有如此可怕?鄭后在宮中雖然囂張,可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排除異己啊?!?/br>紀安隨口答道:“那還不是因為皇宮中有皇帝有太后,皇后勉勉強強只能算個老三。而我府上,鄭氏仗著娘家的勢,可算得上老大了。雖然我祖母能護著些,但也不會時時刻刻護著。你看,我不是就在祖母的眼皮底下被害了嗎?我姨娘雖然膽子變小了,可思路還是對的。鄭氏確實是喪心病狂,心狠手辣?!?/br>崔玄憂郁了,真想敲開紀安的腦子瞧瞧里面是不是裝了水,他們的思路怎么就不在一條線上呢?他剛剛是說白氏行為反常來著,紀安硬是給他扯到了鄭氏狠毒上面去了。這算是開題不錯,離題千里嗎?崔玄擺正心態,再接再厲,盯著紀安說道:“世間做父母的無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姨娘倒是和旁人不同,連裝病都使上了。這樣子做是有些過了,雖然子不言父子過,但你萬萬不可為父母之言而盲從。畢竟,有的時候,父母也不一定是對的?!?/br>紀安聽了心中想到:不愧是心學的開創者,意識就是超前,在君要臣死,臣馬上就是死,父要子亡,子立馬撞墻的現在,崔玄這番見解是在是很得他的心啊。紀安滿臉誠懇的說道:“師兄,我不會辜負你和師傅的期望的。雖然我能體諒姨娘的苦心,可我也知道,自己的路在什么地方?!?/br>雖然白氏疼愛他,可畢竟是個婦人眼界小了,把人想的善良了。若是她知曉自己被自己已經沒了生育能力時,恐怕就不會這么攔著他了吧。崔玄也不再說什么,話說過了,有些事情就不好圓回來了。既然這次紀老太太出手,白氏應該能消停一會了。至于鄭氏這邊,他倒是要好好考慮了。紀安從紀府回來更加的用功了,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到了六藝大比的日子,今年的六藝大比輪到了明正書院舉辦。六藝大比地點一般由明正和明山書院輪著來,今年作為主賽場,紀安倒是不用苦哈哈的趕場子。因為參賽的人很多,在比賽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刪選人數。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每門除了明正書院和明山書院指派的十二個參賽人可以直接參加比賽,其他的都得進入淘汰比賽。紀安沾了自己書院的光,第一天就沒他什么事情了。他要好好準備第三場射藝。禮,大比往年一般考察的是學子們的禮儀品德和觀察力?;旧?,從太祖設立六藝大比之后到現在,禮藝的魁主一般都是嫡子,從未有過庶出。時至今日,嫡出已經成為禮藝考核一個基本,紀安是庶子出生,也就不去自討沒趣。直接棄了這場比試,由書院另派人頂上。崔玄和他商量過,他們的三門定在射藝、書藝、數藝上。其他的,依著崔玄的話就是讓紀安碰運氣。紀安覺得人品這東西他就不指望了,為著不占著茅坑不拉屎,所以,第二長樂藝他也讓了。其實,樂藝一般考兩項,聽音辨音,出題演奏。第一項是先由樂藝大師奏一新曲,眾位參賽學子聽著,之后默許曲譜,最準確者為勝。第二項就是演奏了,由九個評委各自出個題目,再讓一人隨機抽出一張定為題目,然后讓參賽者根據題目要求演奏。演奏最優者勝。若是兩項不是同一個人獲得,以后者為勝。紀安前世是個五音不全的,這世還算有個好嗓子,可藝術這東西,不光看硬件還得看天賦。崔玄常說紀安是個學琴的木魚腦袋,教都教不會,學了兩年也只能彈些普通的曲目,崔玄實在教的力不從心,才咬牙切齒的先放下了。為此,還是由書院的其他學子頂上了。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