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8
那一道道刑罰之下的極致痛苦。而每次他昏厥過去的一剎那,那一瓢冰水卻又讓他恢復了神智,繼續迎接下一道大餐。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哪怕速寧在領命之時就早已明確自己是死士,可求一死容易,熬刑百遍卻千難萬難。尤其是當一日兩日三日……刑罰仿佛永無止境,到第五日上頭,他終于到了崩潰的邊緣。畢竟他并不是懷著百折不回的信念,純粹只是領命而為,妻小家人全都扣在別人手中,這才不得不犧牲自己這條命。因此,當小腿上再次上了夾棍,燒得火紅的烙鐵再次到了胸前,他終于忍不住發出了一聲含糊不清的悲鳴。 “我說,我什么都說!” 燙手的山芋丟給了錦衣衛,三法司幾乎沒有人不滿意,就連之前受挫的陸光祖也覺得如釋重負,因為這就意味著他不用再面對王繼光和郭寶,更不用再和汪孚林打交道。他向來欣賞的是正直敢言的正人君子,汪孚林無疑并不屬于這個范圍。因此他在連番受挫之后,眼下已經打定主意,從今往后再不沾手和此人有關的任何事情??删驮谶@時候,他改遷工部右侍郎的旨意卻發了下來。為此,張居正還特意寫了一封私信給他。 盡管張居正在私信上的話非??蜌?,只敘同年之誼,完全沒有當朝首輔高高在上的語氣,但陸光祖看到張居正規勸自己不要意氣之爭的時候,還是有些尷尬。工部右侍郎在十二位侍郎之中并不算非常好的缺,而且自從上次在王用汲的案子上規勸了張居正之后,他就察覺到,張居正對自己的態度冷淡了不少,如今又是這樣看似委婉的提醒,他不禁油然而生幾分退意。 雖說他前后兩次針對汪孚林,確實有些犯了意氣,可張居正越來越聽不進人言了,他再留下來只會討人嫌,是不是也學汪道昆,掛冠而去算了? 養病數日,實則在家偷懶數日的汪孚林,卻是精神奕奕,心情不錯。這其中,最讓他高興的,不是把包袱丟給了錦衣衛,也不是讓陸光祖吃了個啞巴虧,甚至也不是及時挽回了王繼光等人的聲譽,而是程乃軒不負他的期待,趕在光懋把人解送上京之前,就及時想清楚了掉包計這個很容易被人抓住的破綻,說服光懋,留下了一式兩份證據。 他派封仲去給戚繼光送信,除卻請求派可靠人護送王繼光等人回京之外,還出了掉包計的主意,而封仲離開三屯營之后,更是直奔遼東,從程乃軒手中拿到證據之后星夜回程,終于緊趕慢趕,及時抵達了京城。而正因為這一點,他這才成功扭轉大局。 當然作為掌道御史,他還用此事再次樹立了威信。畢竟,替手底下辦事得力卻遭人陷害的監察御史遮風擋雨,對掌道御史來說是很加分的事。 這會兒,汪孚林正在直房中見從廣東巡按御史任上歸來,去年接替自己的趙明賢。雖然掌道御史只是執掌一道大印,品級和所屬監察御史并沒有高下之分,但一般來說,掌道御史都是都察院的資深御史,在擢升時,也比尋常監察御史具有更大的優勢,而且更執掌本道考評之權。所以,大多數監察御史還是把掌道御史當成真正的上司那般禮敬有加。 然而,和廣東道剛剛從試御史轉正的監察御史王繼光等人不同,趙明賢已經是當了整整四年的御史。 比起如今只不過當了兩年多御史的汪孚林來說,若單單從資歷看,其實趙明賢更適合廣東道掌道御史一職。 然而,趙明賢卻并沒有年長資深者的矜持,也沒有在炙手可熱的上司面前顯得過分諂媚和巴結。業已提交過述職報告的他,從頭到尾都表現得非常淡定,赫然一顆平常心。而汪孚林之前只在廣東巡按御史職責交接的那一天和趙明賢打過交道,其他時候都是從趙明賢在廣東時的那些奏本,以及平日給本道的奏報中得到的一些感覺,此時對趙明賢的印象自然非常不錯。 于是,他把話也說得非??蜌猓骸皬V東道從去年到今年,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其他御史也都是從無到有一點點學起,之前一下子去了兩個巡按,你又尚未回來,王繼光又是病,又是出外差,就連我也請了幾日病假,大家都快忙壞了。有了趙前輩你回來,這才算是人都到齊,不會再捉襟見肘了?!?/br> 趙明賢在廣東時,就已經領教了汪孚林在士林以及官場民間的影響力,這才不至于像某些京官那樣只看到汪孚林的年輕資淺,沒看到其背后的能力和擔待。此時此刻,聽到汪孚林竟然還客客氣氣口稱前輩,他立刻笑著說道:“我不過是在都察院中多呆了兩年,哪敢當掌道大人這聲前輩?在廣東時,掌道大人珠玉在前,我這巡按御史就當得很有壓力,所幸如此,不敢自滿,勉強可稱得上兢兢業業。如今既已回京,日后還要請掌道大人多多指點?!?/br> 汪孚林看過趙明賢回來提交的述職報告副本,當然知道這兢兢業業并不是自夸,而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他原本還想著,如若趙明賢不大滿意在廣東道屈居于自己之下,那么就想個辦法對左都御史陳炌吹吹風,將其調到別道,屆時也就兩全了,可趙明賢既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滿,他當然就不會多事了。畢竟,和年長資深的下屬相處融洽,那也是一段佳話。 “那就要請趙兄日后多多指教了?!蓖翩诹中σ饕鞯攸c了點頭,接下來,他細細詢問了一番廣東情況,尤其是澳門的局勢。當得知一切進展順利,葡人也因為自家國王太瘋,國家內部亦是危機潛藏,于是不停地在加深和廣東官府的接觸,他不禁琢磨著,要不要再放開一點口子,弄一兩個有真才實學的傳教士進來,和本國同仁交流一下各種數理知識。 就在兩人相談甚歡的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了鄭有貴的聲音:“掌道老爺,宮中急召,說是請您參加廷議!” 汪孚林連忙把鄭有貴叫了進來,也不避趙明賢,直截了當問道:“除了我之外,都察院還要召誰?” “都察院除了總憲大人,就只有掌道老爺您?!币娡翩诹置碱^大皺,鄭有貴趕緊說道,“總憲大人正好不在,說不定已經去商議了。來傳話的人說是十萬火急,請您盡快?!?/br> 此話一出,趙明賢看向汪孚林的眼神不禁又多了幾分敬畏。 廷議這種事,御史與會并不稀奇,但并不是所有御史都有這種參與商議朝廷大事的機會,更何況,這次十三道這么多監察御史,竟然只召汪孚林一個人去? 第八八三章 絕不姑息 無論是集議、部議還是廷議,汪孚林這一年多來都參加了不少。這便是御史位卑權重,比絕大多數六部司官,甚至五品郎中都更有優勢的一大原因。 作為天子近臣,御史本來就有很大的機會參與高層決策,更何況,汪孚林還不是普通的監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