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恩,這樣才有分寸?!?/br>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這會兒歙縣和其他五縣生員甫一相見,說不定就會冷嘲熱諷齊飛,他何必站在前頭拉仇恨? 秋楓卻很不理解汪孚林的懶散。作為一個秀才,科考且不必說,就是往日文會詩社,誰不是力爭上游?眼下這種給大宗師送行的當口,如若能夠出采,轉眼間就能名揚徽州府,屆時富商大賈也好,官宦顯貴也好,全都會延請為座上嘉賓! 正如汪孚林預料到的那樣,這一場給大宗師的送行,確實已經演變成了明爭暗斗。向謝廷杰行禮之后,程奎就蜻蜓點水地戳了一下剛剛的調虎離山之計,旋即就遭到了婺源生員程文烈的反駁。 就只見這兩位同為程氏的年輕士子唇槍舌劍,參與進去的人越來越多,到最后還是朱朝聘看不過去,岔開話題送了一首送別詩,其他人方才醒悟到大宗師當面,連忙把早早預備好的各種吹捧詩詞一股腦兒都捧了出來,順便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然而,謝廷杰為官十幾載,今次不得不回徽州處理這樁棘手的功名紛爭,再加上之前和葉鈞耀那場徽州府衙之行,他從知府段朝宗的暗示中,已經明白了某些緣由??尚Φ氖侨~鈞耀因為初上任,根本不明白這次差點引火燒身的主因是什么,只知道在知府面前吵嚷著主持公道,結果可想而知。不過他也因此躲過了一場最大的麻煩,這也多虧南直隸有三個巡按御史,他只管學政,否則這次根本脫身不得。 此時此刻,這些阿諛奉承縱使再悅耳,他仍然有些走神。隨眼左右一掃,他發現那個年方十四便已升格當爹的小秀才并不在跟前,突然若有所思地問道:“汪孚林何在?” 呆在后頭,前頭那些亂七八糟的詩詞一句句傳來,汪孚林聽在耳中,發現一首接一首,沒個完,又想到今日來了整整一百多人,也不知道多少人要上去獻詞,他登時大為不耐煩。他隨口對秋楓說:“看到了吧?這會兒若是上前,少不得也要像別人那樣,拿出這么一首精心炮制的送別詩來,以送別為由,贊頌大宗師的文治教化之功。既然有的是人爭先恐后,我就不上去獻丑了?!?/br> “小官人這話不對?!鼻飾魃钌钗艘豢跉?,還是決定好好勸一勸主人。他見其他人蜂擁在前,沒人注意他們主仆,便大膽說道,“縱使李杜活在如今這世道,要想出頭,也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權貴,更何況小官人已經得了功名,自然不能放過每一個機會!前頭那些詩詞里頭,也許大多數確實是爛俗之作,但這會兒講的是應景,大宗師想來更在意的也是一片心意,而非詩詞好壞?!?/br> “哦,你倒是比金寶有見識,不愧是在學宮里頭呆過的!”汪孚林饒有興致地回頭打量了秋楓幾眼,繼而便打了個呵欠說,“李杜固然名垂青史,但說到底,在仕途上也是不出頭的悲情人物?,F如今士林之中不少人都高喊復古,什么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可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借著這樣的口號打出自己的旗號。有道是,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說是要學李杜,其實都在想著各領風sao哪!” 說到這里,他突然覺得一陣內急,發覺前頭不少士人還在那獻詞,他就隨口說道:“我去出恭,你在這兒看著一點,有事替我回個話先遮掩遮掩?!?/br> 汪孚林這一走,卻沒注意到秋楓呆站在那兒,整個人赫然木木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這是何等氣魄,何等激昂!虧他還想提醒汪孚林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哪怕詩詞做得不好也可以往前多擠擠!這樣的詩句,有幾個人做得出來? 汪孚林這一走才沒多大功夫,剛剛擠在前頭的人突然散開了一條路,秋楓就只見一身青色圓領襕衫的程奎帶著一個中年隨從過來,四下一掃就匆匆來到了自己面前,劈頭蓋臉地問道:“汪賢弟呢?大宗師宣他上前!” 秋楓沒想到早不來晚不來,汪孚林一走,宣召的人就來了。不得已之下,他只得硬著頭皮低聲說道:“小官人出恭去了?!?/br> 程奎登時給氣樂了。這時候旁人一個個都擠在前面,恨不能多出風頭,汪孚林一個人落在最后也就罷了,而且還在這種時候尿遁溜了!他簡直不知道說什么是好,而同來的中年隨從是謝廷杰的身邊親信,掃了秋楓一眼便開口說道:“那就勞小哥隨我去稟報大宗師?!?/br> 想到金寶也正是因為在大宗師面前有所表現,這才得以一步登天,秋楓只覺得又興奮又惶恐,跟著二人來到了大宗師面前時,他甚至覺得雙腿都有些打顫了。跪下磕頭后,他正思量自己該怎么回話,誰料謝廷杰卻只是隨口問道:“汪孚林今天來此,沒帶上汪金寶么?” 又是金寶! 秋楓暗自咬緊了嘴唇,但想到程奎等人聽過汪孚林的解釋,他便只能如實說道:“小官人吩咐寶哥兒留在客棧臨帖?!?/br> “不錯,他年紀輕輕,卻知道即便是良才美質,也不能揠苗助長?!敝x廷杰見四周圍涇渭分明的歙縣和五縣學子表情各異,想起剛剛那些送別詩,他就隨口打趣道,“汪孚林可是躲在后頭想他的好詩?” 此話一出,來自婺源的府學生員程文烈便嘲笑道:“不是想不出來,就借尿遁了吧!” 盡管大宗師當面,可但凡過了秀才這道坎,科考不至于落在最末等,只要別犯事鬧出丑聞,生員們也不用太擔心大宗師行使革功名的大殺器。所以,這會兒來的府學五縣生員之中,附和程文烈的人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人把汪孚林那寒磣的道試吊榜尾成績拿來冷嘲熱諷。程奎和吳家兄弟雖說氣憤,卻也惱火汪孚林關鍵時刻掉鏈子,只能虎著臉不說話。 就在這時候,跪在地上的秋楓卻也不知道哪來那么大的勇氣,突然抬起頭道:“我家小官人剛剛說,古來先賢的送別詩寓情于景,今人卻往往東施效顰,所以他不想上前獻丑。他還順口吟詩一首,道是: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br> 四句一出,一片寂靜,再無半點雜聲??v使有人覺得這詩做得狂傲,可要指摘,卻找不出與之匹敵的好詞。 而督學御史謝廷杰在佇立片刻之后,突然哈哈大笑道:“好一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本憲啟程回南京之日,能夠得此佳句,此行不虛。傳令下去,立刻啟程!” 第二十章 羨慕嫉妒恨 說是出恭,實則汪孚林放完負擔之后,對那生員扎堆的場面著實有些不耐煩,再加上算算還有好些人沒做詩露臉,于是他故意耽擱一小會方才返回。然而,等到一回去,讓他傻眼的是,一大堆秀才固然還沒散去,但提學大宗師謝廷杰那馬車以及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