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個啞巴,而她因著這次難產,恐怕以后也難以有孕了。 莫作惡,蒼天都看著呢。 可惜,衛明昭并不這么想,如此結果,她顯然并不能接受,衛明彤和李氏是她攻擊的對象,而沒有出現的衛明沅也躺了槍。 她揚言衛明沅不慈,不配得佛祖眷顧。 可衛明沅是實實在在出發前往了的,只是天公不作美,這是老天爺在攔著呢!寧王派人如此懟了回去,衛明昭頓時成了過街老鼠,便是衛國公府也不能也不敢替她向衛明沅討公道。 他們該討公道的人是衛明彤,是李氏,是榮慶,是榮國公府,而斷不是衛明沅。衛延和老夫人楊氏看得明白,衛清明也看得明白,剩下的衛明昭和周氏也不是不明白,只是遷怒罷了。 惡人,你即便幫了他,他也不見得會感激,相反,可能還會覺得你做得不夠。 “人,怎么就能變得如此歇斯底里呢?”衛明沅想著原著里的衛明昭,對比著現在的她,不禁感嘆。 “不是人變了,而是她本性如此,從前沒有如此,只是缺少誘因罷了?!毙蒿@然對人心看得透一些。 衛明沅想想與原著不同,如今順遂且意氣風發的榮慶,蹙起了眉頭。掉以輕心的他,李氏可不會手軟,衛明昭的孩子是第一個,以后恐怕還會有第二第三個,沒有健全嫡子的榮慶,可繼承不了榮國公府。 作者有話要說: 早啊,胖友們 第73章 及笈 那個可憐的孩子, 衛明沅在衛明昭遷怒于她之前本欲前往看望,不管如何, 稚子無辜, 衛明昭既已得到應有的教訓,又何必為難一個無辜的孩子呢?可出了那樣的事以后, 衛明沅也有些惱了, 可想到變得如此歇斯底里的衛明昭,又放心不下那個孩子, 于是央了宣逸讓埋在榮國公府的人多看顧些,可別出事了。另在鎮國寺向慧然方丈求了一串佛珠送過去,為他護佑。 有衛國公府在,榮國公府其實不會太為難衛明昭和那個孩子, 前提是衛明昭不要太過分, 畢竟女兒嫁出去便是別人家的, 這是榮國公府的家事,衛國公府也不能插手太過。但保住那個孩子還是能夠做到的。 聽說衛國公府不放心, 特地送了乳娘和伺候的嬤嬤過去照顧,衛明沅提著的心也放平了一些。 一場秋雨一場寒, 那場大雨過后, 天便涼了,因著夏天的炙熱和干旱, 京城今年的冬日來得較往年遲一些卻又寒一些。 衛明沅惦記著留在寧王府里的花和藥材,雖然林神醫在那邊看顧著,她每日也會讓冰影送些靈泉水去稀釋澆灌, 可還是免不了擔心。 于是,在看見那只琉璃碗時,不免想起了玻璃這個產物,有了大量的玻璃,她便可以做玻璃暖房了,不僅花草可用,便是宣逸,也不用再懼怕冬日的嚴寒。 夏國其實早就出現了類似于玻璃的產物——琉璃,而起源則是那些希望得道長生的道士。先人記載,“道士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崩镱^的玉指的便是玻璃產物。因著各種原因,這樣的琉璃產物卻沒有得到廣泛推廣,只是作為飾物在生產,例如衛明沅用的琉璃碗,頭上插的簪子,等等。 因著這些前人的產物,當衛明沅提出想要建一座琉璃屋子的時候,寧王也沒有覺得驚世駭俗。只不過,待她提出了一些關于廣泛制作無色琉璃的建議時,他神色便變得嚴肅重視起來。這些建議其實還是衛明沅翻了空間里的前世藏書——一些穿越種田,歸納總結而后得來的。她沒有實踐能力,只能提出來讓寧王派人去試驗。 寧王有的是人,這件事被他吩咐寧一安排下去悄悄進行,若真的試驗成功了,那可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屆時恐怕寧王府又會處在風頭浪尖,他不得不防著點。 此事暫且不急,寧王如今擔心的是京城里的局勢。太子和幾位皇子還在暗斗,爭取著朝中大臣的支持,待朝中大臣站位結束,恐怕新一輪的爭斗便會展開,興許還會擺到明面上來,到那時,他們的顧忌恐怕會少上許多,一些從前不敢的,仗著背后勢力,說不準也就敢了。 其實,只要他們不把手伸到他寧王府,以及衛明沅關心的衛家人身上,他們便是斗個你死我活,他也不會管,可偏偏,因著他的關系,因著衛國公府的關系,太子等人輕易不會放手。 在翰林院的衛明彥的親事時常被人掛在嘴邊,在羽林軍的衛明哲也常常被太子的人邀請去喝酒,便是衛清朗,與同僚間的走動也變得多了起來……何必呢,他們雖然不接受拉攏,可也沒有支持旁的人,不是嗎? 因著局勢不明,衛明彥的親事竟就這樣耽擱下來了,趙氏是既著急又無奈。十九歲連個定親的對象也無,的確是有些晚了。從前是想等著一舉高中再說,如今金榜題名,雖然登門說媒的人不少,可她卻不敢輕舉妄動了,便是那些親戚家的孩子,也不敢要,就怕再出現一個蕭婉茹。 對此,衛明沅也只能寫信多加安慰,這事不急,大哥那么好,即便再過個兩年,也還是香餑餑。順帶捎去的還有慧然大師的批命,說是衛明彥命里的姻緣來得會遲一些,而且來自遠方。 得了這些,趙氏的心才稍感安慰,不是孤寡命就好!慧然大師的話也被她當做金玉良言——擋箭牌來推拒那些上門說媒的,倒是解決了一樁麻煩。 衛明哲的城府不深,衛清朗也不可能真讓他兩點一線沒有一點交際,于是教他裝醉,若再有人請他出去喝酒應酬,便尋機喝趴下,讓隨身伺候的阿大盯著送回來。 至于衛清朗自個,他一個庶子,當初能靠自個的能力考中進士,自力更生,自然不是庸人,雖然朝廷里的試探拉攏防不勝防,卻也還能守得住——背地里,他有了個新的綽號,木人石心! 目前看來,衛府中人還能守得住本心,不被誘惑或是不小心掉坑里去,這是值得欣慰的事。 兩月以后,寧王派人試驗玻璃一事終于有了成效,雖然不若衛明沅前世所見的那樣透薄,卻已經和她熟悉的玻璃相差無幾。 有了玻璃,接下來自然便有了玻璃房和玻璃窗,這項工程動靜不小,京中諸人的目光又從未離開過寧王府,因而稍有動靜,便都察覺了。 寧王雖然有著不小的顧忌,可沒道理因為一些不相干的人而敗了衛明沅的興致,他在選擇滿足她愿望的時候,便已想好了應對的法子。他揚言在一個域外商人那里買來的方子,因著衛明沅即將及笈,所以準備了這么一份禮物。 臘月初十,是衛明沅的十五歲生辰,也是她的及笈之日,因著已經嫁為人婦,她沒有打算大cao大辦,可耐不住寧王重視,而皇上對寧王的玻璃屋也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