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咱們蔡府!既然這樣,咱們略施些手段,又有什么打緊!” 說到這兒,蔡紹虞自己都輕輕笑了起來! 這陸爍,頭腦靈活是靈活,可終究年齡還小,思慮不周! 如今事情交到了他的手上,他還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況且,他聽太子妃前幾日傳信回來說,陸府前段時間不知為何駁了皇后娘娘的懿旨! 皇后娘娘為人最是強勢…… 蔡行霈坐在一旁,看著父親漸漸勾起的嘴角,正要開口再問,馬車倏然就已停下。 原來是茂國公府到了! 蔡行霈嘴唇動了動,到底沒有再問! 敬國公府。 待蔡姓兩父子走后,陸爍正要告辭回知園去,還沒開口,就被陸昉拉住了。 陸爍微微挑了挑眉。 自從他回京之后,除了在眾人面前,兩人還未曾單獨說過話! 今日這是怎么了?這陸昉竟主動叫住了自己! “爍哥兒,我見你剛剛與蔡紹虞談起這個‘分合’之策,竟還專門提到了太子……” 提到太子怎么了? 陸爍茫然的點點頭,回道:“不錯!難道伯父您覺得有什么問題嗎?” 說完,他不由用一種懷疑的眼光打量起陸昉來! 難道說他剛剛聽自己提到此計若獻給太子,必然能得太子看中!所以,心動了? 陸昉沒注意到陸爍異樣的眼光,皺眉答道:“什么問題?難道你不知道,你父親一直主張中立,不讓咱們陸府跟太子或是四皇子兩黨沾染上半分嗎?咱們跟太子關系親近,如今避嫌都來不及,你現在獻出此策,豈不是在向太子示好?昨日未曾聽你提起此事,我只當你是單純想與蔡府合作!如今這……哎!咱們陸府努力了這么多年爭取到的局面,怕是要被你這招打亂了!” 陸爍聽陸昉如此說,目光不由軟和下來。 “伯父,我曾聽我父親提過,這位蔡紹虞蔡指揮使,年輕時候可沒少做過貪冒人軍功之事??!” 陸爍回京師之前,陸昀就已經詳細的將這些世家的情況與他提過。 其中陸爍印象很深的,就是蔡紹虞。 只因這蔡紹虞官階雖高,吃相卻實在是難看。 據說最初在京師大營之時,就隱隱流傳過,這位蔡指揮使不僅將下屬將士的軍功謊報到自己身上,更過分的是,每一個被他奪了軍功的人,都要受他對付打壓,直到被排擠出京師大營。 這些受害者也不是沒想過要反抗,只是這蔡紹虞十分的機靈,專撿那些家室不高的欺負!這些人攝于茂國公府的yin威,雖心中不忿,到底也只能忍氣吞聲。 本性難改!這手段同樣被他盡數用到了京師指揮史司之中!不然,憑他的資歷與能耐,想要在如今這個年齡爬到這正三品的京師指揮史之職上,又談何容易? 陸爍只記得,當初陸昀在提到蔡紹虞之事,神情間滿是鄙視。 因而,此時陸昉根本就不須擔心! 畢竟,這樣汲汲于功名、又不擇手段之人,有了如今這個立功的機會,不對陸府倒打一耙都算好的了,想要指望他在太子跟前提一提敬國公府的名號?哈,簡直比登天還難。 也因為這個,當初剛剛見到蔡紹虞父子倆時,雖說他們表面上看著笑容和善,陸爍卻不會真正的相信他們! 畢竟,這會咬人的狗從來不叫,而像蔡紹虞這種面甜心苦的人,他們的絕情程度,有時真的會達到一種令人驚嘆的地步! 與這種人合作,簡直是與虎謀皮!若非必然,陸爍絕不想與他們打交道! 陸昉聽了陸爍這話,皺著眉沒有說話。 爍哥兒說的這事也確實是實情! “這件事祖母也是知道的,昨日祖母一言不發,顯然對此事是同意了的!” 陸爍見陸昉這樣的表情,知道他是愛面子,心中暗笑,繼續道:“再者,您若還是不信,盡可向外打聽打聽,看看明日關于我的流言是否會增多,若是比今日還多,您再來責怪我也不遲!” 今天一早,陸昉就派人出去查探了,確實如陸爍所說,現在外面攻擊蔡行霈的、果真是比攻擊陸爍的要多,很顯然,高卓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蔡府身上。 若是明日情況翻轉了,說明必定是有人使壞!至于這使壞之人是誰,不用說,如今就已經十分的明顯了…… 陸昉聽完,皺著眉點點頭,沒有再多說,直接甩袖而去。 陸爍看著他的背影,笑著搖了搖頭。 …… 皇宮,勤政殿。 高大威嚴的宮殿,宮女太監們緊緊閉著口,將動作放的極輕,唯恐打擾打了坐在上首、低頭批閱奏折的惠崇帝。 大太監周雨安從外頭進來時,看到的正是這樣一副沉悶的場面。 ☆、第136章 香餅(感謝清水魚痕金豬打賞) 周雨安看了眼前這景象,微微撇了撇嘴,習慣性的弓著腰,一撇拂塵,越過眾人往高臺上去了。 他站在惠崇帝身側,像往常一樣拿起了硯石,緩緩磨起墨來,只是他的雙眼卻有些發直,怔怔看著惠崇帝龍袍下擺上繡著的團龍紋樣,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直到惠崇帝輕輕地一聲咳,才把他從沉思中喚回神來。 周雨安往惠崇帝面上一看,就見他放下了手中的朱筆,用手輕輕按起了山根。 這是頭風又犯了! 周雨安見他這樣,立馬給下首的一個小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小太監就回身取了個梅花餅,放到了雙耳鼎形鎏金銅爐里。 銅爐里緩緩冒著絲絲縷縷的青煙,燃了約有一刻鐘的時間之后,惠崇帝就放開了捏揉山根的手,神情也漸漸緩和了下來。 惠崇帝笑道:“冰兒尋得這香倒是極好,朕每每頭風發作時,只要稍稍聞上一聞,就覺得這頭痛減輕了不少!倒比太醫院那些個庸醫配得湯藥有用的多!” 惠崇帝這頭風之疾,自當年登基之時就已有了,且一日勝過一日,發展到如今已是十分的嚴重。 這些年來,惠崇帝幾乎派人將天下所有的名醫都請了一遍,從宮里到宮外,幾乎所有人都束手無策,只說他這是思慮過甚引起的,并不好根治,最多也只能開上個鎮痛的方子,在頭風嚴重之時緩解一番罷了! 如此情況之下,連惠崇帝自己都放棄了,倒是軒德太子!見到父皇惡疾纏身、疼痛難忍,只覺得寢食難安,便四處求醫問藥、打聽偏方,一時之間,朝堂上上下下聞聽此舉者,紛紛贊揚軒德太子至純至孝,是個仁義儲君。 當然,也有指摘軒德太子利用圣上惡疾之事、肆意作秀,以博取賢德名聲的! 此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軒德太子處于輿論漩渦之中,一時之間倒是飽受爭議! 誰料到!就在風波漸漸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