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4
郎,當時力排眾議將王玥叫過來問話的便是周其安,周其安那時候便有把王玥招進戶部的想法,但一來王玥那時候還太小,二來他還只是個小秀才,不太合適,而且周其安那時候只是欣賞,卻還沒有到為了王玥破例的地步,況且周其安只想著再等等無妨,誰曾想幾年一過,這事就跟他預想中的不一樣了。 不過畢竟是皇帝親自開口了,這個場合也容不得他在此爭辯,所以周其安暗自可惜了一陣,也只能放棄。 定下了王玥的去向,永寧帝又問了幾個他感興趣的學子,又把徒暉叫過來詢問了一番會試之事,便將徒暉留了下來,他帶著一眾大臣離開了。 畢竟一整天,皇帝能過來看看便已經足夠了,那里會留下來呆上一整天。 轉眼一天時間便過去了,很快便到了日暮時分,翰林院并教育部的一些年輕官員上來收了卷子,皇帝再次出現,考生們再次與皇帝行了禮,便有太監帶著他們有序的退出大殿,又一路出了宮門,殿試便算是結束了。 又過了兩天,殿試的卷子便被閱出來了,閱卷官擇選了前十的卷子,送到了皇帝面前。 永寧帝翻了翻卷子,很滿意的點點頭,前十的試卷都領悟了實用二字,只等這次殿試結果出來,不必他再費心引導,那些聰明的讀書人就會自動改變自己的風格。 “幾位卿家怎么看?朕看這幾個都很好,實在不知道該怎么排才好?!?/br> 永寧帝將自己看過的卷子交到其他幾位大臣手中,大家輪流翻閱,很快便將試卷全都看完后,幾位大臣也不得不同意皇帝的觀點,的確很難抉擇。 這幾個都是人才,能在殿試那種情況下還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文章,學識、心志無一不遠超常人,哪一個落在了后頭都讓人惋惜。 不過他們卻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看著王玥可以往后壓一壓……”有個大臣提議,不等他把話說完,宋知章第一個不干了,王玥已經定了是他的下屬,作為長官當然要護著些自家下屬:“這話我卻不懂了,學問之道從來都是講究能力二字,與論資排輩毫無關聯,你要說王玥學識不行,需得排在人后,我是服氣的,可要說因為他年紀小就要排在后頭,那我可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那人被宋知章這么一頓說也不生氣,臉上的笑容絲毫未變,仍然笑著道:“這些人都是他的前輩,讓一讓前輩不是應該的嗎?” “呵?讓?身為前輩卻需要后輩來讓,他們也有臉?且不說這些人原比王玥大出許多,可學識卻在一個水平上,可見在這點上這些人便比王玥差上許多。況且如果因為年齡比人小便要讓著人,秦大人,就我所知人事部里有好多老臣比您的年紀要大,秦大人準備何時把你的位置讓給他們呢?” 被喚做秦大人的老年男人仍是笑呵呵的道:“我知道宋大人這是在護著自家下屬,一時情緒激動也是有的,只是我這話也就這么一說,宋大人也就這么一聽,何必如此較真呢?” 這話像是調侃,不過話里話外卻說他護短,宋知章冷哼一聲,這朝堂上下知道他護短的可不是一個兩個,他性子這般也不是一年兩年呢,明里暗里說他的多的是,他何曾在意過這個! “宋大人護短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氣,就是個狗脾氣,逮誰咬誰,秦大人無事非去招惹他做什么!” 周其安話里雖然滿是嫌棄,不過其他人還是聽出他的維護之意,無非是說秦賀州平白生事,卻是對秦賀州剛才的話的回擊,因此宋知章只是瞪他一眼,卻并不生氣。 周其安沒管宋知章,而是看著秦賀州提議道:“他們學識不分先后,若強行論個高低不過是徒惹爭吵罷了,不如考慮些別的?!?/br> 周其安可比另外兩人的人緣好多了,他一張口,其他人紛紛附和,永寧帝便問道:“周卿家有何高見?” “高見當不上,不過是臣胡亂想的罷了,依臣看,別的不說,便說這王玥,不如點他做探花郎如何?”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感冒的特別多,我跟我老師都中招了,不敢寫太晚了,真的是鼻涕眼淚一起流,骨頭都酸的,很難受,要睡了,希望睡一覺明天能好一點! 第146章 父子 “探花郎?他當的起?” “這有什么當的起當不起的,早先便說了,這十個考生實力相當,為何他人當的起,他便當不起?” 對于秦賀州的質疑宋知章根本不在意,到了他這個地位,根本不用把秦賀州放在眼里,不過是隨便反駁了秦賀州一句,他便轉頭對其他幾位老臣道:“當年林家一門雙探花可謂是士林佳話,如今再添一個,豈不更是喜上添喜?” 果不其然,他這話一出其他人的反應都十分熱烈,這些老臣最愛湊個熱鬧,聽說有這樣的事他們十分高興,興致勃勃的討論了起來。 他們的這個反應叫秦賀州心中暗恨,原先他說話時這些老不死的只當作沒聽見,現在宋知章一開口他們便湊了過來,果真是捧高踩低!哼! 這一次原本是秦賀州第一次參與這么高層次的會議,他才被提拔為人事部侍郎不久,他原還想著要趁此機會好好的表現一番,在這些老前輩跟前露露臉,畢竟這些老家伙年紀太大,也撐不了多久了,遲早要退位讓賢,假如能借此機會表現一下自己,顯出他來,待這些霸著位置不走的老家伙退了下來,可不就輪到他了嗎! 更何況他也收了那位爺的好處,拿錢自然是要辦事的。 再者說他自己也看王玥不順眼,之所以不喜王玥,大約是因為嫉妒吧,別看秦賀州已經算是爬上了高位,但是出身寒門的他在官途上可謂是飽受挫折,若非他為人圓滑,善于交際應酬,又好運氣的抱了個粗大腿,這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否則他便跟其他的與他一般沒靠山的小官兒一樣,現在還在為一個小小的縣令之位掙扎。 他為了今天的地位付出了這么多,可王玥是憑什么就有這么好的運氣呢,偏偏太子殿下到國子監讀書,就與他是同窗兼同室好友,林清收徒弟偏偏就看上他了,一下子就有了別人惹不起的靠山。 以他所見,這王玥的文章也就只合一般,能被這么多人交口稱贊也不過是因為他的背景而已。 他為難王玥不過是想要給其他學子一個公平罷了,陛下愛屋及烏,對王玥頗有好感,覺得他十分出色,按理說身為臣子就該直言勸諫陛下,不要以一己之喜好來決定國家大事。 陛下一時被小人迷惑了,臣子便該讓陛下清醒才是,可是看看他們一個個的,只管迎合陛下,全將圣人的教誨都忘在腦后了,這樣怎堪為國之棟梁! 想到這里,秦賀州重新變得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