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9
但看駙馬和公主的態度,與親兒子也仿佛了。 公主和駙馬沒有兒子,兩個女兒早已出嫁,日后這偌大的公主府不還是要傳給駙馬爺的這個小徒弟手里,也難怪這幫平常眼高于頂的下人們這般殷勤了。 王玥一路熟門熟路的拐到了林清平常呆的小樓,剛進小院,便看到公主府的官家高一臉上帶笑的走了出來。 一見王玥,高一臉上的笑收了收,變得嚴肅許多,趕在王玥前頭搶先行禮問安:“小的請進士老爺安,進士老爺好!” 王玥臉上粲然一笑,道:“高哥可別在打趣這里我了,我可受不起這個?!?/br> 高一笑道:“這么年輕的進士老爺,拉到哪里去人家不瞧個稀奇?要小的說,怎么恭喜都不為過?!?/br> 王玥被他這么一說,臉上不免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來,忙道:“高叔快別這么說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多輕狂呢!” 高一對著他笑的更加和藹起來,他是從小跟著少爺一塊兒長大的,人人都說少爺是被天上掉餡餅砸中了,才娶了淑嫻公主回來,但以他私心里想著,還是覺的他家少爺受了委曲,公主又如何,以他家少爺的才貌人品又不是配不上,更何況公主至今也未曾給他家少爺生個兒子出來。 可憐他家少爺自幼天資聰慧,硬生生給自己掙得爵位也無人可以繼承,現在好了,雖然徒弟也無法繼承爵位,但是有徒弟相伴,總算叫他家少爺膝下不那么荒涼了,近來少爺每日笑的時候多了不少,就連胃口也好了很多,只希望當年二姑爺答應的事情能成,那他高一也就沒什么遺憾了。 王玥知道自家老師并不拿這位高管家當下人看,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無論是外出游學科舉,還是苦熬過最低迷的那段時日,老師身邊總是跟著高管家。 所以高管家可是說是林清在這世上最信任的人了,公主也比不上。 王玥自然不會在他面前擺什么主子少爺的架勢,他只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的晚輩,見高一與他玩笑,他便也湊趣,故作委屈的抱住高一的手臂,如同小兒撒嬌一般道:“高叔,你可饒了我吧,別打趣我啦!” 高一伸手憐愛的拍了拍他的后背,又細心的替他理了理衣袖,這才笑瞇瞇的道:“好好好,不打趣你啦,快進去吧,老爺和公主都在里頭等你呢!” 說著他又壓低了聲音,低聲道:“老爺才剛吩咐了,要給府里的人都加三吊錢的賞錢,要大家同喜呢!” 聞言,王玥臉上的笑容更甚,這是把自己當做自家子弟看才會有這樣的吩咐,就像當初賈母為了表示對王玥的看重,就曾下令賞過賈家下人的賞錢。 “老師待我的恩情,我這輩子怕是都還不完??!” 王玥忍不住低聲感嘆了一句,高一聞言對他越發滿意起來,又抬手拍了拍他,催促他進去。 王玥便朝他拱拱手,往里頭去了。 大概是因為要加賞錢的消息傳了出來,王玥往里頭去的時候碰到的下人們紛紛面帶笑容上來同他賀喜,與前頭那些下人奉承討好中又夾雜了幾分歡喜,想來作為近身侍候老師和師娘的下人們拿到的賞錢會更加豐厚。 一進小樓,早有殷勤的下人過來打簾子,以往這里人很少,林清一向喜靜,不過今日自然不同,下人們估摸著主人對于王玥的喜愛,知道一旦有好消息傳來,正好在跟前兒的肯定有好處,這等好事自然不愿意錯過。 而且林清雖然自信于自己的徒弟能力卓絕,必然上榜,但也不免有些擔憂,恰好這些個下人們最會說好聽的話,倒也緩了緩他的緊張之情,因此林清便破例沒有趕他們離開了。 王玥榜上題名的消息早就傳了過來,下人們果然拿了賞錢,自然要承王玥的情,因此伺候的越發殷勤備至。 小樓里十分暖和,二月份的北京城還冷的夠嗆,王玥身上穿著厚厚的棉衣,又被細心的圍著披風,一進屋,被暖氣一沖,身上便有些燥熱起來。 兩個小丫頭忙上來幫他脫掉披風和棉衣,又有丫鬟拿了公主吩咐了替他做的衣裳替他換了。這些衣裳早早的在熏爐邊掛著,熱乎乎的,又帶著淡雅的香氣,穿在身上十分舒服。 換了衣裳,王玥這才興沖沖的跑上了樓,雖然對自己很有信心,但是一想到總算完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心愿,十年寒窗苦讀不算白費,他的心里還是非常興奮的。 剛剛在外頭他還需要端著,不能太過失禮,但在信任的長輩面前他就沒這個顧及了。 “師父!師父!我考中啦!” 王玥一邊大聲叫嚷著沖進房間,一邊興奮的蹦蹦跳跳,幸好小樓里鋪著厚厚的地毯,這才不至于發出太大的聲響,即便如此,王玥弄出來的聲音也足夠擾人的了。 不過林清和淑嫻公主并不以為意,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其實最怕的就是寂寞,這種吵鬧反而讓他們心中更加踏實,不至于生出寂寥之感。 更何況包容晚輩偶爾的胡鬧也是一樁趣事不是嗎? 夫妻二人默默的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笑意,發現與對方的默契,淑嫻公主臉上的笑容更大了,林清卻別扭的扭過臉,清咳了一聲,對著王玥道:“好了,成什么樣子!不過一個進士而已,等明兒你做了探花郎,怕不是要高興的蹦上天!” “探花郎?真的?”王玥聽到這話更加興奮了,他忙跑到老師跟前,高興的問道:“老師,你說的是真的嗎?可我才第五名??!” 不等林清先為自己怎么一個沒忍住把自己暗地里琢磨出來的結果透露了出來而懊悔,就聽到自家徒弟如此不自信的問話,他當下就有些不服氣,又忍不住反駁起來:“第五名怎么了,你跟前幾個也不差什么,若不是有人提了個所謂的長者為先,你怎么會被放到第五!” 說到這里林清就非常生氣,說起來外人常常以為林清與翰林院的關系會非常不好。 這也難免外人會這么想,畢竟編撰字典原是翰林院的職責,且編撰字典的工作翰林院實際上已經做了一多半,只不過中間一波三折,耽擱了幾年,這才被擱置了下來。 但編撰字典這件事翰林院上上下下從來沒有忘記過,即便是老的一輩退了下來,也不忘囑咐后輩務必要記得這件事,有機會就一定在御前提出來,將翰林院未完成的事業進行下去。 其實當年若是再等上兩年,翰林院重提字典之事已是勢在必行,而如果進行的順利的話,不說這偌大的功勞足以讓他們升官發財,揚名天下,便是流芳千古也盡夠了。 可這樣的好事卻偏偏讓人半道上截了胡,這諾大的功勞不但大半要分給一個外人,美名也被他人搶走,任何人遇到這種事情也很難不記仇的吧。 更何況翰林院的人在其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