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出各種花樣來,只為了牟取暴利。 他不能為了短時的利益葬送大齊的未來,沒有錢,那就開源節流,總有法子撐過去的,更何況再等一等,他就有一筆錢入賬了。 既然已經知道皇帝的心意,又有簡在帝心的主考官出題,王玥當然不會走偏路,比起其他學生來,他已經占了很大的優勢了。 最后一道題同樣涉及到了農業,不過這道題雖然關系農業,卻不過是披著農業的皮子罷了。 朝廷既然大力發展商業和工業,就已經預料過百姓們因為商業和工業帶來的巨大利益放棄世代從事的農業,投身其中的未來了。 百姓們可以不用顧及太多,但朝廷卻需要因為國家的未來顧慮周全。 農業是一切發展的根本,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棄農業,但耕地是有限的,百姓的人數也是有限的,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土地,為了保證糧食的供給,就必須改良種植,改良工具。 種子上,朝廷已經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那么自然要花精力在改良農具上了。 改良農具需要匠人,為了提升工匠的積極性,朝廷不但給予工匠金錢的獎勵,甚至設置了官職,由工匠擔任。 這當然無可避免的提升了工匠的地位,只是千百年來士農工商的地位排列,工匠的地位甚至比不上處在最末尾了商人,最起碼商人不愁錢財,而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錢,自然能享受好生活哪怕地位底下商人們也能過的逍遙自在。 工匠卻是什么都沒有,地位地下,有沒有錢財,甚至吃不飽穿不暖。 人們因此輕賤工匠,這種想法已經盤踞在人們心中太長時間了,貿然改變當然會受到反抗。 只是商人們需要工匠替他們改良工具,節約成本,生產出更優良的產品。軍隊需要工匠替他們改良武器,農民需要工匠改良農具,也只有某些文人會提出反對的意見了吧。 不過用會試來改變文人的想法倒也不錯,要么堅持自己的觀點,放棄前途,要么為了前途放棄立場,實在是個很難的抉擇。 不過總會有人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特別倒霉,下午下了班,我媽說要去逛街,我們醫院對面就是超市,我媽就在超市等我,于是飯也沒吃就去逛街。一直逛到七點多,快餓死了才回家,誰知道忘帶鑰匙了,屋里也沒人,我跟我媽在外頭一直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有人回來開門。真的是又冷又餓??!(???︿???)而且腿還特別酸,一回屋我就直接躺在床上了,真的是一根手指頭都不想動??! 第139章 昔日舊友 六道實務策,每一道都突出了務實兩個字,考察的不再局限于考生的文筆如何,而更看重的是考生的為政能力。 這對許多書呆子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所以一出考場,大家們都聚在一起議論紛紛,對今年的考題抱怨不已。 不過經過上一次鄉試之事,再沒有人敢對對于主考官出的題目有所質疑,上一次參加抗議的考生可沒幾個有什么好下場的,大家走到這一步都不是傻子,自然不會步他們的后塵。 王玥為了怕又發生上一次那樣在門口被人攔住的事情,一出考場,便擠出人群,找到了來接他的馬車。 一上馬車,他便躺在車上一動不動,雖然自覺這次的考題不算太過為難,但是接連三天留在封閉的考場當中,全心致志的答題,又是接連三場考試,無疑將考生們的精力壓榨的一干二凈。 哪怕王玥平常有意鍛煉,身體不錯,也經不起這樣的耗損,因此一回家,他便躺在床上直接休息了三天。 會試三場考試,終于都全部結束,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考生就輕松了下來,雖然成績會在半個月之后方才出來,不過十天之后,又是一場考試。 原本朝廷有規定,會試結束之后十天再次進行考試,不過這一場考的不再是四書五經,圣人之言,而是騎射、算學、書法等。 只是這場考試的分數并不計算入會試的總成績當中,對于會試的排名也不會有影響,大家自然不會重視這場考試。 因此后來這種考試慢慢流于形式,不過隨著改革的深入,不但考試的題目出現了變化,考試的形式也跟著變化起來。 這場考試不再是走過場,它雖然仍然不會計入總成績當中,不影響會試的排榜,但卻關系著考生考中之后的授官。 比如說如果騎射出色,又懂兵法,很可能就會被軍部要去,在軍中擔任文職。 算學出色,那很可能就會到財政部去任職,如果書法出色,很有可能被翰林院要去,專門負責詔書的書寫。 除了這三門傳統的科目之外,還有農學、工學等等,如果能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中考到一個好分數,那么在授官的時候就會被分到相應的部司中。 這也算是給了這些初入官場的新人們一個主動選擇的機會,如果對哪個部司有興趣,只管前去考試就行了,比起原先靠著關系人脈亦或是聽天由命可要強多了。 對此,無論是朝廷百官還是下到普通的讀書人都對此十分贊成,萬人擁戴。 王玥一心想去翰林院,自然也需要好好準備考試。 因為這場考試不必全考,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由選擇科目,王玥想進入翰林院,選擇的是書法和史學。 可惜的是翰林院只考書法不考繪畫,否則王玥會更有信心。 參加這兩場考試的考生很多,翰林院是個很清貴很體面的官職,尤其很受清高的書生們喜歡,而且翰林院能夠近距離接觸到皇帝,如果運氣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升官加職是很容易的事情,比起在外積攢資歷可要容易許多。 不過能夠選擇入翰林院的大多數是家中并不愁錢的,畢竟翰林院清貴是清貴,卻難免有些寒酸,以至于有了窮翰林的名聲。 出了考場,王玥正要尋找自家的馬車,卻不想在前頭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竟然是許久沒見過的穆景。 自從鄉試過后,穆景就再也沒來找過他的茬,王玥雖然很好奇他為何突然轉變了作風,但他本身又沒有受虐傾向,自然不會閑的去管穆景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待到徒暉的身份小范圍內曝光,王玥原還想著穆景肯定會趁機加大動作,不再像以前那般小心顧忌,而是想盡方法接近徒暉。 卻不曾想穆景根本沒有按他想的那樣,反而一下子消失了,原本他在國子監中也算是一個風云人物,誰知自鄉試之后就再也沒聽過他的消息。 卻沒承想,今日竟在這里見到他了。 看來他也是參加了會試,只是不知道成績如何。 不過以他平常的行事風格如果沒什么把握的話,應該不會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