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書迷正在閱讀:星際之廢話少說!拔劍吧!、(快穿)糖果色戀愛、重生之丹師歸來、新生(重生 出書版)、放學后的戀愛游戲(H)、讓我摘下你的面具來(穿越)、重生之緋聞巨星 下、重生為王[娛樂圈]、丞相的養成手冊、末世重生之桃木 下+番外
,春遵命而出,沒多久便回了,稱那司巫承認,確系受了王子躍的逼迫,無奈才照他所言行事。 息后慍怒:“去將他給我喚來!” 春望了她一眼,正要打發人去,又被息后止住,沉吟了下,道:“我自己去吧!” …… 饗禮一結束,阿玄便退了,躍親送她回到寢宮,命人都下去了,說道:“阿姊,是我不是,未與你商議,便擅自命司巫添了個三年之限……” 他遲疑了下:“我不愿阿姐受人逼迫,違心而嫁,無論逼迫者為何人,是父王抑或別人。只要我能做,為了阿姊,我必不遺余力。只是阿姊倘若真因此事守宗一生,便是阿姐心甘情愿,我心中亦多不安,故我到了巫殿,算是臨時起意,逼司巫添了個三年之限。阿姊,三年已不算短,等三年期至,倘若那時,阿姊依舊不愿出嫁,到時我再助阿姐想個法子,也是不遲。只是我未與阿姊商議,便擅自決定,阿姊勿要見怪……” 阿玄笑了,心情極是輕松,是這些時日以來前所未有:“阿姊知你全是為了我考慮,感激尚來不及,如何會怪你?你說的是,世事無常,今日尚且不知明日,何況是三年之后,到時再看也是不遲?!?/br> 躍舒出了一口氣,望著阿玄,臉上露出欣喜之色:“極好!我能多留阿姊三年,母后也能得阿姊陪伴!等三年后,阿姊若改變了心意,到時再求母后為阿姊擇一良人嫁了,亦是不遲……” “你們姊弟,眼中原來竟還有我這母后?” 身后忽傳來一道聲音。 阿玄回頭,見息后入內,面帶隱隱怒氣,和躍對望一眼,忙迎上去,喚了一聲母后,笑道:“母后莫氣,亦勿責備阿弟,全是我的主意,讓躍找司巫安排的事情,并非躍自作主張……” “母后,要怪就怪我!是我不愿阿姊被父王逼著出嫁,這才去找司巫!”躍亦搶著道。 息后冷笑:“你二人都大了,膽亦可包天,伙同起來欺瞞我便罷了,若被你父王知曉,該當如何?” 躍極少見到息后如此生氣的模樣,看了一眼阿玄,一聲不吭。 阿玄面上依舊帶笑,挽住了息后臂膀,輕輕搖晃:“母后,女兒知道你全是為了我好。母后要責,就責我,我甘心受責,阿弟被我所用,你莫怪他?!?/br> 息后方才來時,心中甚是惱怒,此刻見一雙兒女就在面前,躍臉龐漲紅,低頭不語,一副受教的樣子,女兒卻挽著自己臂膀撒嬌,笑語盈盈,雙眸閃亮,多日以來,難得見她露出如此輕松的表情,想到她從前的經歷,怒氣一下便消失了,卻仍虎著臉,斥道:“你到底如何作想,竟敢動守宗祭祠的念頭?你可知這意味著什么?你是想氣死母后嗎?” 阿玄面上笑容漸漸消失,低聲道:“我知這意味為何?!?/br> 息后目中再次露出慍色:“我還以為你不知!你既知道,為何還膽敢如此行事!世上女子,倘若不是逼不得已,誰會甘心留家守宗祭祠,孤老一生?幸而這回加了個三年之期,否則事情如何收場?” 阿玄道:“母后,世上女子,貧賤富貴,婚者固然千千萬萬,然中有幾人真能如意一生?從前我是受制于人,不能自主,如今母后既尋回了我,為何不能由我所想,定要擇一人急于將我嫁出?” 息后用驚詫的目光望著她:“玄,你所言固然有理。是,即便如你母親,貴為王后,生平亦不能隨心所欲,從前你未回時,心中更常有恨憾!然如今,母后有你,還有你的阿弟,此生亦可稱是無憾了。須知女子及笄,擇人以嫁,男子成年,娶妻成家,二人上事家廟,下繼子嗣,天地人倫,陰陽兩合,自古皆然,倘女子不嫁,日后老去,膝下無人,何人送終?” 阿玄知今日之事,對息后震動不小,她生氣亦是應當,便不再辯駁,低頭不語。 息后望了她片刻,終于嘆了一口氣:“玄,母后對你日思夜想,終將你尋回,難道為的就是要再將你胡亂嫁了出去?只是那穆侯,我見他與你人材相配,更難得他對的一番心意,原本是想著,如今將你二人婚事定下,也非立刻出嫁,至少再留個一年,到那時,再將婚事辦了,豈不最好?如今事卻被你弄成這般模樣……三年之后,恐他早已另娶了!” 她的語氣,極是無奈。 阿玄聽出她已經消氣,也不再辯駁,只是聽到最后,笑了一笑。 息后又責了她和躍幾句,最后反倒是她自己,嚴加叮囑此事不可外泄,吩咐完了,暗嘆一口氣,回來后想到那日自己對庚敖的承諾,心中有些不安,更不好叫他繼續再在自己女兒身上空耗時日,便喚了春來,命她親自出宮,代自己去向庚敖傳個話,除了撫慰之意,亦說不敢再耽誤他下去,請他便宜行事。 …… 臘祭過去,曾吸引了眾多諸侯關注目光的三國求親之事,也終以周王決定再留王姬于室而終結。 事既畢,諸侯紛紛開始動身離開洛邑。 周王此次之風光,前所未有,照一貫規矩為列侯分下賜賞,輪到鄭伯時,除了尋常的玉圭玉璧,特意還命人另多裝他兩車的麥子一并帶走。 人人都知,這是周王借機在報復鄭伯當年的圍城割麥之辱,背后好生議論了一番。 鄭伯含恨帶羞,第一個悻悻離開了洛邑。 周王得到鄭伯受辱而去的報訊,終覺出了一口當年的惡氣,正當洋洋自得之時,有一騎快馬遠道而來,抵達洛邑的南城之門,被門人阻攔后,對方自稱受沈侯所派,日夜兼程趕來洛邑,為的,是傳達來自沈侯的求助書。 大半個月前,周王開始為臘祭之禮做準備的時候,沈國遭楚攻伐,沈侯一邊苦苦支撐守城,一邊派遣使者來向周王求救,懇求周王能如前次解救曹國之難那般助力沈國,令其免遭楚國荼毒。 第55章 楚國于去年敗于穆國之后, 楚王心有不甘, 一是為了更加穩固防備,二來, 楚王早也有遷都之心,趁機將國都遷往楚境腹地,與此同時,楚王加緊厲兵秣馬,動員士氣,終于到了如今, 時隔一年之后,趁著周王舉行臘祭的機會,興兵北上, 意欲攻下楚國北上中原所遇的阻礙之一沈國。沈國本不算弱, 奈何楚國有備而來,出動戰車八百乘, 兵力超過十萬,氣勢洶洶, 勢在必得,沈侯雖苦苦支撐, 奈何不敵,就在信使還在路上的時候, 沈國便被楚國攻下,成為繼附近的息、樊、黃等國之后,又一個被楚所吞的周室分封之國。 當日, 這個消息就傳開了,一些還沒來得及走的諸侯又停下了腳,對此議論紛紛,等著看周王的下一步動作。 楚的北上蠶食之路,雖進展緩慢,但這些年來,卻從未停止過,它的強大和毫不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