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惡人自救攻略、本人有疾、紫衣絕、陛下!給本宮笑一個!、愛在斯德哥爾摩、穿越之蛇精病boss、總經理說buyaobuyaoimfull、金手指制造師[系統]、撿到一只小龍蝦精、穿越之嫁個窮散修
知恩去的快,沒有痛苦。 杜惜福抹了淚,心里又寬慰不少。 親衛們起身后自覺的站到了旁邊。這時丹華才娉婷的上前,盈盈拜倒:奴婢丹華,向老夫人少夫人請安。 杜老夫人也納悶了,目光飄向荊楚。 回稟老夫人,孫少爺受了點傷,一路多虧丹華姑娘照顧。孫少爺進宮覆命,囑丹華姑娘隨我等回府。荊楚趕緊回道。 稟老夫人少夫人。自打聽說少爺受了傷,昭儀娘娘就遣奴婢前去侍候。奴婢以后就是國公府的人了。丹華恭謹的說道。 什么意思?武昭儀要安個眼線進府?岑三娘一時還不知道丹華和杜燕綏之間的糾葛,只顧著轉心眼去了。 杜老夫人心頭詫異,面上也不顯:既如此,你便留下吧。 是!丹華磕頭起身,規矩的站到了奴婢們旁邊。 府里靜悄悄的,就等著杜燕綏從宮里回來祭靈。 ☆、雙贏 雙贏 今上繼位以來,第一次在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謀反。挑頭的是個貌美如花的女匪首,居然還自稱為文佳皇帝。平叛的是才滿二十歲的年輕將軍,蔡國公的嫡孫。 美女俊男,將軍和女匪首。謀反與平叛。這些詞極大的刺激了長安百姓們的心,涌上街頭,要瞧一瞧杜燕綏長什么模樣。 茶館酒肆的說書先生們在茶客酒徒們等待的時候已經卷動三寸不爛之舌,開始了八卦事業。 羽林軍攔出一條寬敞空曠的大道。身后是翹首以盼的長安百姓。人頭攢動,伸長了脖子候著。 來了!來了! 站在城門樓最近的百姓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人群就朝前擠,逼得羽林衛們橫起了長槍,衙役cao起了鞭子在空中揮出啪啪的響聲才又壓了回去。 有年長的得意的洋洋的顯擺:先帝爺那陣班師回朝的時候,天策軍黑衣紅甲,手持銀槍,挎腰刀負長弓。個個英武。隊伍一停,那馬跟能聽得懂人話似的,蹄子絕不會往前多踏一步。前面的隊伍在宮門前喝吾皇萬歲,那聲音一浪接一浪的傳,震得看熱鬧的百姓耳朵都麻了,端是威武之極…… 話說著,城門樓里得得傳來馬蹄聲。 陰暗的城門樓洞先出來一人。騎著匹高大的白馬,著一身明光鎧,黑白相間,手提一枝紅櫻長槍,腰跨寶臉,鞍旁掛著長弓箭囊。頭盔下一張清癯的臉,鳳眼凜洌,往四周一掃,唇角慢慢的上揚,露出一抹似有似無的笑來。 哎呀呀!那是蔡國公當年的披掛!有見多識廣的老人激動的喊了起來。 杜將軍威武!杜將軍威武! 百姓跟點炸了炮仗似的大喊,樓上瞧熱鬧的姑娘家摘了頭上的絹花解了香囊下雨似的朝著街道中央慢吞吞行來的杜燕綏扔去。 古禮如此,杜燕綏跟沒看到似的,縱馬繼續前行。 城門洞繼續行來四人一隊的隊伍。甲胄齊全,同樣的長槍,腰刀,弓箭,手里舉著旌旗。只是老的頭發都花白了,小的像娃娃似的,努力的維持著威嚴,卻讓等著瞧威風的百姓大大的失望了。 十來排隊伍一過,便是身著紅色千牛服的千牛衛壓陣。錦繡官袍,頭戴沙帽,整一劃一。頓時顯得前面的隊伍不經看了。 班師回朝就這點人?連百人之數都無?莫說百姓,就是值勤的羽林軍也看傻了。 以往班師,多的有千人大軍。那是軍中大營細細挑選過后,特意揚威的。少的也有五百人。服裝整齊,軍容整肅。不到百人的隊伍,被去迎接護送的千牛衛都給比下去了。這樣的班師隊伍寒酸的讓人摔落了下巴。 皇帝和百官們都在宣德殿里候著。打探消息的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回報。 等報著隊伍到宮門了,報訊的有點難過了。 照規矩,隊伍一到宮門,紛紛下馬,在丹鳳門外震天呼吾皇萬歲來著。然后將軍解械進宮聽宣。那震天的呼喊隔著宮墻仍能聽到。越大聲,皇上越有面子。這是長臉的事??山裉臁瓐笥嵉膬仁棠耐说揭慌?。只盼著風能多送點聲音進來。 等了會兒,果然有隱隱的呼聲傳來,輕的轉瞬即逝。 高宗詫異無比。杜燕綏不會不知道喊得威風點給自己長長臉? 就聽到韋相王相為首的文官們譏笑起來:毛頭將軍,力氣不足??! 高宗的臉沉了下去:宣杜燕綏進殿! 內侍得了旨,站在高高的玉階上喊,一個接一個,接力的把旨意傳了出去。 過了盞茶工夫,杜燕綏進了殿,抱著頭盔放在一旁,行大禮參拜。 杜愛卿請起!高宗看到杜燕綏朝自己眨了眨眼,心領神會剛才宮門揚威一事有內情。依舊例詢問平叛經過。 聽到揚州刺史掌著兵勾結房州刺吏封鎖道路,不發援兵,不給軍糧,不補充供給。高宗大怒:天殺的狗才! 說著眼風一掃群臣:朕記得年終歲考,兩佞臣給評了優等…… 那等著拖得老長,威嚴感十足。負責歲考的吏部官員慌的跪倒一片:……臣等受了蒙蔽! 主管六部的王相一咬牙也出班跪了:臣御下不嚴,皇上恕罪。 高宗終于得到皇帝的尊嚴,睥睨著他們理也不理:是否有人從中收受賄賂,或與二人勾結,著御史臺并大理寺祥查! 兩臺寺長官領了命,又聽高宗溫言說道:杜愛卿繼續。 杜燕綏聲音清朗,簡單明了的講述了一路平叛經過。說到最后將叛軍圍在無名山坡之上,上萬人欲拼死反撲,被三軍合圍,最終擒下匪首陳碩。他伏地請罪:臣未能以天恩感化一萬多叛軍,請皇上降罪! 高宗拿眼睨著御史臺,滿面堆笑:杜愛卿何罪之有。起來吧。 御史臺的御史們照例還是站出兩人參杜燕綏冷酷無情。說了幾句,高宗輕描淡寫一句沒聽見杜愛卿說,當時不下令,叛軍就要反撲攻下山來?皇帝擺明了維護,御史只得訕訕的回了列。 又捧了功勞薄呈上去。 高宗照例翻看,交兵部吏部論功行賞。此時才慢吞吞的責問杜燕綏:宮門揚威是怎么回事? 杜燕綏臉上露出一絲悲傷:稟皇上,兵部當日給臣五百親兵,生還者僅四十六人。宮門外叩謝天恩,實……心有余而力不足。臣懇請皇上召見,以示圣恩! 都是我大唐的好兒郎,宣殿前賜酒!高宗當然要同意。 高宗領了文武百官出得宣德殿,內侍們抬來一壇壇美酒,過了片刻,那四十六名士兵就整齊列隊在廣場上,行過大禮后,激動的端起了酒來。 有人激動的哭了起來:卑職得皇上一碗酒,縱為皇上死了也心甘情愿哪! 這時帶隊的比了個手勢,眾人齊聲喝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聲音回蕩在寬闊無比的廣場上,端的是氣勢十足。 高宗滿意極了。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