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4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惡人自救攻略、本人有疾、紫衣絕、陛下!給本宮笑一個!、愛在斯德哥爾摩、穿越之蛇精病boss、總經理說buyaobuyaoimfull、金手指制造師[系統]、撿到一只小龍蝦精、穿越之嫁個窮散修
,你們趕緊去吧。 杜惜福帶著那侍衛就要出去,尹mama就站起身來。岑三娘心頭一緊,喊了聲:尹mama,這一年您也辛苦了,三娘敬你一杯酒! 尹mama看著大兒子領著侍衛出去,心想老二也快有消息了,也歇了心思,端著杯子笑吟吟的敬岑三娘。 最終老夫人熬不住夜,岑三娘讓尹mama侍候她睡了。自己堅持著守夜,不讓人氣散了。待老夫人去了,岑三娘這才怔怔的出了神。 走水路,是他有傷在身,受不住馬車顛簸。要走一個月左右,慢就慢點吧,只要他能活著回來就好。 年三十就這樣過去了。初一給下人們發了紅包。初二杜燕婉回府,家里沒男主人,鄒雄杰很知趣的留了她在府里,道晚間來接。多了人說話,一天又充實的過去。 此后每天都會新的侍衛回來報訊。岑三娘多了個心眼,稟了老夫人之后,偷偷又去見了。終于知道了杜燕綏的大致情況。中了箭,身上也掛了彩,昏迷了幾天就醒了。找著大夫人沿途跟著,情形倒是一天比一天好。他倒是想急著回來,荊楚不干,趁他躺著動不了,作主包了船走水路。道等傷勢好些,再走陸路。 岑三娘想寫信帶去,又覺得讓人趕著路回去太累,就安心在府里等著。 轉眼就到了元宵節,回來的侍衛說杜燕綏的隊伍已經到了山南東道的襄州,棄船上岸。岑三娘對地理一點不熟,詳細問了,知道離長安只有幾百里了。大概還有十天就能到了。杜燕綏已經能坐起來了。只是傷了右肩,還不能提筆寫信。岑三娘不在意。只盼著這十天能快快過去。 年節前江南道平了叛亂。運往江南的糧食終于送到了。江南開倉放糧,百姓歡呼,舉國歡慶。高宗大喜之下,登了城門樓觀燈。今年的元宵燈節長安城比往年辦得更熱鬧。 國公府有喪,府里的人只能瞅著燈節過過嘴癮。八卦的最厲害的莫過于,皇帝登城門樓身邊只帶了一個妃子。有的說肯定是皇后,又有人爭論說皇后得了風寒,皇上帶著昭儀。一時間爭論不休。 岑三娘也很好奇。這種露面的場合,不帶皇后,就是明著不給老臣們臉面。再說武昭儀也不會留下話柄讓老臣們攻訐。她一好奇就使了人去打聽。沒想到還真帶的是武昭儀。 話是岑四娘過府來拜訪時說起的。聽說舅父致仕告老,皇后哭得暈厥過去,病了。崔老夫人進了宮照顧皇后?;实鄱艘浅情T樓與民同樂,皇后都病得起不來床,自然就帶了武昭儀去。 如果皇帝不帶武昭儀也就算了。偏偏帶了。還讓百姓們猜議皇帝帶的是皇后娘娘,這事就鬧大了。武昭儀妄想后位的說法也就流傳開來。 十五一過,正月二十衙門開衙,各部恢復辦公。朝堂上御史臺最先發難。老臣們哭的哭,罵的罵??傊痪湓?,百姓家寵妾滅妻都有違綱理論常,身為皇帝,更要自律。例數先帝如何敬重先皇后,崔皇后又是先帝親自選的兒媳婦。高宗若一味偏寵武昭儀,就是不孝不忠。 高宗被吵得頭暈腦漲,正不知上哪兒找借口扇那班老臣嘴巴時。杜燕綏回來了。 出去時從兵部點了五百士兵。國公府自有三百親衛?;貋頃r,親衛不到兩百人。那五百士兵大都是老弱,只剩下不到五十人。靜靜在城門外列隊,等候旨意。 高宗大喜,下旨令他回宮覆命,推遲了早朝時間,與百官們等待著。 江南平叛的杜將軍班師回朝。長安城的百姓紛紛涌上街頭看熱鬧。 城門大開,羽林衛親自上街站崗維持秩序。站成兩排,從城門口一直排到了丹鳳門。 這邊隊伍進城,荊楚帶著國公府的親衛們先行回了府。 杜老夫人和岑三娘站在正院張氏靈前等著。國公府開了正門,所有人都著了孝服,荊楚等人腰帶都了束了白色的孝帶,靜默的在府門前下了馬,抬了杜知恩的棺材進來。 那是……杜老夫人臉色一變,聲音顫了起來,不是說燕綏正在進城么? 祖母,不是相公。岑三娘趕緊說道。悄悄看了尹mama一眼,心里暗暗嘆息。 前院寬敞的院子里漸漸站滿了親衛。棺材擺在正中,依次有親衛解下身上的包袱,將死去衛士的骨灰匣子整齊的放在棺材旁。 杜老夫人握緊了拐杖,眼里浮起了淚影:好,都是府里的好兒郎! 荊楚率先下拜,他身后整齊的跪倒一地親衛,齊刷刷的說道:國公府策衛拜見主母! 杜老夫人看了眼四周站著的人,深吸口氣道:先帝龍潛之時開天策府,建天策軍。欽點三百策衛賞杜國公府,世代追隨。望爾等不負圣恩,為國效力! 這些人原來都是太宗皇帝的天策軍??!怪不得和府里的侍衛們不一樣。岑三娘好奇的看著這群人。目光突然看到隊伍后面站著的丹華。她穿件了淡綠色的衣裙,腰間同樣系著白色的孝帶,梳了個螺髻,不沾半點脂粉,默默的站在一旁。 丹華怎么會和親衛們一同回來?她不是在宮里嗎?岑三娘疑惑的想。難不成她一直跟在杜燕綏身邊?怎么也沒見親衛們回府時說起過?岑三娘越想越不對勁。 荊楚看了眼棺材,沉聲說道:孫少爺吩咐,一定要把杜知恩送回府中。 知恩?杜老夫人失聲驚詫著。 轉頭一看尹mama,她已經撲了過去,扒在棺材上哭了起來:知恩哪,知恩哪! 娘!杜惜福再也忍不住,跪到在棺材前哭道,兒子不孝,一直瞞著你。知恩,知恩……他是戰死的,他沒白活一世,您節哀吧! 尹mama轉身就打他:你瞞的我好苦,你這個不孝子! 杜惜福由著她打,尹mama打了幾下,撲在他懷里放聲大哭。 想著府里最難的日子尹mama和兩人兒子忠心耿耿上下打點,杜老夫人是看著杜知恩長大的,心里頭當自己親兒子似的,忍不住心頭一酸也落下淚來:三娘,去,你去扶了尹mama起身。 岑三娘趕緊上前,攙起尹mama,也不知怎么勸慰。 尹mama哭了會卻擦了淚道:奴婢沒事。奴婢……見總是沒有他的消息,心里頭早就有了底。 說完又淌淚不止。 岑三娘目光掃過地上那一排排骨灰盒子,只有一個念頭,這輩子都不要杜燕綏再上戰場了。她輕聲叫了兩個丫頭扶了尹mama去歇著。見杜惜福跪在棺前落淚,又上前勸他:擇個好日子,讓他入土為安吧。 杜惜福轉身朝她和杜老夫人磕頭:孫少爺能千里迢迢帶回知恩的尸首,惜福替他叩謝主人仁慈了! 荊楚看了眼地上的骨灰匣子,心里也酸楚起來。打起仗來,死了這么多親衛都只能燒了帶捧骨灰。能帶回杜知恩的尸體,孫少爺對他們一家也是報恩之舉。他上前扶起杜惜福道: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