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國君面上有些不善,心想:你這個士子好生無禮,要舉蠢人做例子何必一定要把這人說成是宋人。那申子離門客道:“你們啊,也別笑那守株待兔的宋人,你們這些主張要回到遠古,什么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時候的家伙,都是那守株待兔的宋人!”這一句話把還在發笑的眾人都噎住了。申子離門客士子道:“過去的事情誰也不清楚,過去堯舜禹湯的時候是真好還是假好也沒人親眼見過,既然是真是假都搞不清楚,那何必非要糾結那虛無縹緲之事,人者當與時俱進,要解決當今天下之事便要立足于當下?!?/br>端木先生聽這張狂士子說了許久,終是開口了,道:“士子所言,并非毫無道理,我等推崇先圣,就是意欲解決當今天下的問題?!?/br>申子離門客士子道:“怎么解決?復興禮樂嗎?我告訴你,所謂的復興禮樂根本就沒用!你們儒家主張仁愛,主張教化,可是管用嗎?沒用!”端木先生皺眉,說實話他不怕有人與他觀點不和,關鍵是眼前人不但與他觀點不和言語態度還十分無禮,這讓一貫以禮自居的端木先生十分看不慣,便道:“這位士子倒是說說,若是禮樂無用,仁愛無用,那什么有用?!?/br>申子離門客道:“亂世當以重刑治之!你們儒門弟子整日仁愛禮儀,可以那些賊子罪犯照樣殺人,你和他們將仁愛有用嗎???沒用!可是你拿刀子告訴他,你要是犯罪,刑法有定要砍你的手砍你的頭,你看他還敢不敢犯罪!人民不敢犯罪,亂必治?!?/br>端木先生有些生氣了,儒門向來標榜要對百姓仁愛,而這士子卻要對百姓邢殺,如何能不讓端木先生反感,道:“不行仁義,以殺戮刑法為要,你不知羞恥嗎?”申子離門客道:“羞恥?我們說的是什么法子有用,當今天下,唯用重典才能有用?!?/br>端木先生怒道:“若你是百姓,你是喜歡一個唯知邢殺的國家還是喜歡一個實仁愛的國家,若是一國以刑殺治國,那這個國家的百姓都會叛逃!”申子離門客哈哈大笑,道:“一個國家以邢殺治國百姓會不會叛逃我不知,但我知道一國家若唯知仁義,必然亡國!我舉個例子,你們魯國曾經有一個人每次打仗都偷跑,別人向前沖他往后跑,結果軍法官把這個士兵抓了,要行軍法治罪,這士兵解釋說我家里還有老父,我每次打仗不盡力是為了回家奉養老父,我不敢死才不盡力。結果呢?魯國褒獎了他,孔求也贊揚他,還要推薦他做官。請各位國君想象,如果每個士兵在國家有難時打仗都偷跑,還被儒家之徒贊揚,還能做官,還會有人在國家危難時沖鋒陷陣不要命的保衛國家嗎???可見儒家所說的仁愛之道根本就是于國有害,人對自己的家人雙親仁愛了,孝順了,必然對國家不能盡忠!”這話一出,高臺上的國君都是面容一肅,說實話,這些國君來此聽著天下士子論戰,并不是十分看做要緊,其實是和后世聽音樂會差不多,半娛樂的事情,但這申子離門客的話,直言行行仁義貌似會對他們的國家有害,倒是讓他們聽進去了,畢竟申子離門客舉得例子,十分有道理。包括一直面色如淵的趙志父眉頭都是一動。端木先生也被這例子給僵住了,一時說不出反對的話來。那申子離門客一見這天下大儒都被自己給壓制住了,頓時尾巴都快翹上天了,得意洋洋的將申子離事先要他硬背下來的東西統統倒了出來,道:“君之直臣,父之暴子;父之孝子,君之背臣。忠和孝本就是不能兩全的,儒門以孝立仁,以仁立德,以德治國,以家治天下的想法行得通嗎?行不通!當今天下要想有為,其實只要兩條,賞罰,或者說刑德也。何為刑?殺戮也,刑罰也。何為德,不是儒門所說的德行,道德,而是好處,就是賞賜,利誘……”這話還沒說完,只聽一聲輕笑傳來,使得正說得興起的申子離門客大怒,道:“誰笑我?”只見士子中一人越眾而出,也行至殿中,施禮,道:“我笑你?!?/br>這申子離門客本來十分惱怒,此時一見這發笑之人行至近前,倒是不生氣了。為什么不生氣了?因為這笑他的人長得太好看了,這申子離門客只覺得平生所見之人,不及眼前人之萬一,頓時便呆了,半響才回神,磕磕巴巴的道:“你……你為何笑我?”還沒等那長得十分好看的人開口回答這傻缺到極點的問題,晉國大臣之中有兩人差點蹦起來,正是孔偉與申子離。孔偉為晉國武將,晉國最高的高臺上坐著列國國君,國君身后事列國執政臣子,晉國作為地主國,他的大臣有一個專門的區域,孔偉便坐在這個區域里,遠遠地看到比他們這些列國國君和晉國臣子所坐的高臺更低一階的廳殿正中,那個長相極好的人,是不是他以為的那人?孔偉心想自己與那人見面是在三年前了,眼見這人似乎長高了,嬰兒肥也退掉了,整個人有幾分脫胎換骨之感,如果說以前這人還有幾分稚嫩,現在倒是滿態風流毓秀,皎皎如玉樹臨風,已經是成人恣儀,倒讓孔偉有幾分不敢認了。微微猶疑,孔偉馬上想到似乎申子離也見過那人,便向申子離看去求證,只見申子離也盯著下階堂中之人,滿臉驚疑。而此時,那被孔偉與申子離緊緊盯著的人看著申子離門客出身的那位士子,面帶笑意,但眼神滿是寒意,道:“我笑你比儒門弟子還要可笑,還要不切實際,賞罰之事,這天下稍有作為之人盡皆知曉,賞罰,哦,就是你說的刑德之事,乃是兵家基礎,只要是會打仗的,沒幾個不精通善用賞罰的?!?/br>那人頓了一下,抬頭看向高臺之上,朗聲道:“若明了賞罰邢德便可定天下,那晉國執政趙志父早就匡扶晉國社稷了,哪里還會坐視昔日霸主之晉國江河日下!”此言一出,眾士子皆驚,列國國君皆愕,而一直目光如石的趙志父,終于動了,微微低頭,看向這敢于公然直呼他名字的士子。作者有話要說:本章申子離門客的很多舉例和觀點出自,沒在文中一一標注,這里說明下。☆、第156章這世間永遠不缺乏意圖攀附權貴拍當權者馬屁的人,當夏瑜站在這虒祁宮高臺之上,出言直指晉國執政趙志父時,還沒等趙志父開口,甚至晉國的大臣包括司禮學令在內都還沒來得及說哈,便有士子立指夏瑜喝罵道:“兀那小人,執政昔年平定伯國內亂,匡扶伯國社稷,北退戎狄,南抗吳越蠻夷,功蓋宇內,你這小子也配言辱執政!”趙志父二十年前平定晉國中行氏、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