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9
鄧蕭見到元元后,就坐在桌前,打開了那本厚厚的練習薄。 當看到最后的結局時,吃了一驚。 “元元,中的呂良才(馮學智)沒死?”鄧蕭不禁問道。 “嗯,呂良才被判處了死刑,從法律的角度他是必死無疑??伤乃佬膛袥Q并未立即執行,而是有半年多的緩沖期。于是,他就趁機鉆了這個空子,打了一個時間差,那就是想辦法將功贖罪。在獄中,靠搞個小發明,表現良好……” “可死刑是不可更改的。他就在獄中寫書,制造了多個謎團。一開始并未引起注意,可后來監獄管理人員還是起了好奇心,就把他寫的東西轉交了上去……” “有一天,獄中來了幾位專家和他單獨談了談,后來就把他安置在了一個秘密工廠里,給他提供條件,讓他去搞發明創造。結果,他還真搞出了幾樣小東西,而他手工打磨零件的水平,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堪稱工匠級別……” “這種天賦,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起來,實在是太可惜了。結果,半年時間到了,他的死刑莫名后延了三個月。呂良才知道自己的做法奏效了,于是干得更加賣力起來??擅恳淮卧谌〉弥卮筮M展的時候,都要留下幾個尾巴,非他不能解決。就這樣,他的死刑一直存在著,可執行時間卻一延再延……” “他知道,自己可能在這個秘密工廠里,要生活很長時間,可他卻樂此不?!@種愛好是與生俱來的,對他來說搞發明創造,就像喝水一樣簡單,如果不琢磨出點東西來,反而會渾身上下感到不自在……” “那呂良才(馮學智)殺害鄰居的動機,與上一代的仇怨有關?”鄧蕭繼續問道。 “對,這是一種推測。因為呂良才的履歷一直很清白,從未與他人發生過任何矛盾,也從未靠小發明害過人,可唯獨這一次下了狠手。還有,呂良才來到邊疆后,多次換過單位,就像在尋找什么人,直到來到了十一連,才穩定下來?!?/br> “也就是說,呂良才一直在尋找某個人?而最后終于找到了這個人?” “對,最后他終于找到了想要找的人,并瞅準時機,解決掉了這兩個人……” “可是,有一個問題,即便呂良才是出于某種報復心理,找到仇人并解決了,可司機呢?他又何其無辜?白白受累而死?” “所以,這就是呂良才冷酷的一面,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所以他該死……” “可是,文中他卻活在監獄里,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在我看來,這不矛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已經死了。他離開了大眾視線,無法過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任何自由,等于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里……” “這個結局,恐怕會引起爭議……” “迷局之所以是迷局,就意味著有多種可能性,而不僅僅只有一種結果……” “那呂良才與鄰居家的仇怨究竟是什么?” “你知道嗎?呂良才其實是一個孤兒,在他十歲那年,他的親生父母就已經離世了,是他的伯父伯母收養了他……” “……”鄧蕭立馬腦補出了一個故事。 當年,呂良才父母的離世,恐怕和鄰居家有關。 可具體發生了什么?恐怕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黎元元對自己的推理,頗為滿意。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 對發明家來說,換一種方式來贖罪,更適得其所吧? 反正,他終有一天會被執行死刑,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對他留下的諸多迷局,那就由他自己來破解吧? 作者有話要說: 途中匆匆而寫~ 二更時間不確定(也可能沒時間),不用等了~~ ----------- 捉蟲~ 第102章 跳級后 * 這個暑假, 在忙碌中度過了。 開學前一周,黎元元和其他幾名申請跳級的同學,一起參加了資格測試。她順利地通過了這場考試, 最后被五年級(2)班的周老師給要了過去。 這一回通過測試的八名同學, 有跳一級的,也有跳兩級的,黎元元在其中倒不是特別顯眼。 謝海寧自從聽說田園想跳級的消息后, 就在關注著結果。 當然, 結果毫無懸念。 開學報到后,他還特地跑到五年級, 找到田園,向她表示祝賀。最后, 還看著她,一臉笑意地說道:“田園同學, 加油!我在初中部等著你!” 黎元元聽了,也笑著點了點頭。 謝海寧話里的意思, 她當然明白。 心想,這個人是嫌他自己呆在初中部里太寂寞了?想找個人和他一起做伴?不過,能和謝海寧做同學, 也更有挑戰性.吧? 或許, 某一天還可以交流更多層面的東西。 他們之間彼此的秘密, 雖然不曾捅破過,可相互間都有過某種猜測吧? 可大家認識這么久了,卻一直裝著糊涂。 都挺沉得住氣的。 元元meimei跳級了。 三個小哥哥既羨慕, 又緊張。尤其是田偉民,壓力倍增?,F在,他可是和元元meimei在一個班級里,如果學習成績落在了后面,這臉該往哪里擱? 可緊張歸緊張。 自家meimei這么聰明,終究是自豪的。 換做誰也不想有一個笨蛋meimei吧? 當然,也有特別難受的。 那就是姚龍港同學。 每天和田偉波、田園一起放學玩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黃老師只帶一二年級,他和偉波、鄧虹升到三年級后,就換了班主任老師。 一切都是新鮮而又陌生的。 他適應了一個多星期,才算接受了這個現實。 想著元元meimei在托兒所里,就很聰明。她突然跳級,是因為她利用業余時間把三、四年級的課程都學完了。而他呢,要想趕上元元meimei,那就繼續努力吧? 姚龍港同學一向很樂觀。 這點小挫折,對他來說也不算什么。 他想,大不了星期天跑到元元meimei家里去玩。 反正,都在一個連隊里呆著,想見面也很方便了。 * 開學后,鄧蕭就開始了住校生涯。 場部中學,是團場里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面積很大,設有食堂和宿舍。尤其是高中部,一個年級有六個班,加在一起有二百八十多人,還設有專門的教學區和院落。 高中部,采取半封閉的教學模式,與初中時代的生活截然不同。 報到那天,父親親自送他到校。 從拖拉機上下來后,他扛著一個大包袱,里面是被褥和換洗衣服。父親拎著一只網兜,裝著洗臉盆等洗漱用具。 父子二人,一起跨入了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