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還在托兒所里讀大班,等過一年就要上學了。這個女兒倒是乖巧可愛,和門診部的那個小姑娘有點像。 鄧醫生心里頗有些感慨。 離開大城市多年,他和肖玉華早已習慣了農場生活。 現在,有吃有穿有工資,感覺還不錯。 就政治氣氛而言,農場可就寬松多了。 場部對他們這些知識分子,也很看重。在適當的時候,還會加以保護,以免受到運動沖擊。 他也曾暗自慶幸過,當年選擇支邊算是走對了路。否則這會兒,就會像他的同學徐徽、張鳴那樣,在五七干校里呆著。 那個地方,可不是那么好呆的。 三天一大會,兩天一小會,不把人搞得脫層皮,哪里會輕易過關? 而農場這邊,只要不是臭流氓、壞分子,日子還算好過。 團場職工們對他這樣的知識分子都是客客氣氣的,十分尊重。他在門診上,接觸得人很多,有些甚至叫不出名字來??勺咴诼飞?,只要碰見了,不管認不認識,都會稱呼他一聲“同志”或者“醫生”。 這種精神層面上的平等,令他感到十分欣慰。 他想,當初選擇學醫,就是為了實現治病救人的理想,而農場醫院,正好給了他一個施展空間。 也許,這里的醫療條件還十分簡陋,可這里的職工卻很樸實。 況且,這幾年條件也在逐步改善。 記得初來時,門診上還點著煤油燈,連電都沒有。也就是這幾年,才買了發電機供起電來了。 一到晚上,場部里亮堂堂的,看著格外舒心。 這么一比,除了氣候條件差點,和大城市也沒什么區別,甚至在吃的方面還更好一些。 晚飯后,鄧醫生換了一雙涼拖鞋,搬出一把搖椅對著紗窗門,半躺著納涼。 他手里搖著蒲扇,聽到耳邊有蚊子的嗡嗡聲,就趕緊往身上抹驅蚊水。 團場周圍種植著大片水稻,一到傍晚蚊子成群,嗡嗡直叫。這驅蚊水,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良藥,否則就等著夜間喂蚊子吧。 小鄧虹穿著一條碎花布裙子,趿拉著一雙呱噠板,也跑了過來。她兩手抱著爸爸的小腿,坐在爸爸的大腳上,興高采烈地說著今天的文藝演出。 鄧蕭也搬了一只小板凳,不聲不響地坐在一旁聽著。 見爸爸板著臉問了他幾句之后,再也沒有提到門診里的事情,就悄悄回了里間。 家里住的是醫院分配的套房,一共兩間半。他和哥哥弟弟住一間,三張床緊挨著,連插腳的空地都沒有。 這會兒房間里沒人。 不知弟弟又跑到哪里瘋玩去了? 哥哥剛才換上軍裝,掛上紅袖章,去聯防隊報到去了。 鄧蕭躺在自己的小床上,默默地想著心思。 中午,他偷偷戴著哥哥的紅袖章出門逛了逛。本想去林帶里找弟弟,卻看見一個小姑娘掛在樹上下不來,想上前幫忙,結果把人給弄到水里去了。 因為心虛,回家后也沒敢給大人說。 下午,還悄悄溜到門診上晃了兩圈,想探探情況。 見觀察室里一直有人,也沒敢進去。就趴在后窗戶上掃了兩眼,見小姑娘醒了,就是不開口說話,無論是誰來問,都裝作小啞巴。 他倒是放了心。 心說,自己爬樹落水的事情要是被老爹知道了,沒準就是一頓尅。 雖然,老爹從來不會真打,可用粉筆在地上畫個圈,讓他站在圈里,對著墻壁罰站的滋味卻更難受,還不如打兩下屁股來得簡單。 而這個小姑娘的表現很不錯。 不哭不鬧,還挺堅強? 面對大人的輪番逼問,也沒招供? 這個小娃娃,和一般的小丫頭片子大大不同。 瞧瞧,都是五歲,鄧虹簡直就是個哭泣包,動不動就抹眼淚。再瞅瞅這個小不點,掉進水里都沒聽見她嚎嚎,打針吃藥也沒見她皺一皺眉頭。 像她這樣的,如果放在革命年代去做地下工作,被敵人逮住了鐵定是個烈士,哪像鄧虹那樣的,一看就是個叛徒。 鄧蕭記得自己把人家的布袋子給扯斷了,下午又專門跑到水渠邊去找了找,在那截柳樹枝子上,找到了那個花布袋子。 他想,明天過去還給人家。 看在她這么堅強的份上,就和她說句話吧? 在班里,他可是從來不和女孩子說話的,這次算是破例了。 門診觀察室里。 晚上剛一熄燈,就有兩只蚊子在耳邊哼哼。 黎元元揮舞著小手,左撲右打,就是捉不住。小護士聽到響動,趕緊爬起來,找了瓶驅蚊水,給她渾身上下抹了抹。 這驅蚊水的味道聞著臭臭的,舔了舔嘴唇,很苦。 不過效果卻很好。 估計蚊子一聞,就被熏跑了。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 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射進來,投下了一道長長的光影。 黎元元從床上爬起來,看看值班護士查房去了,就光著小腳丫,趿拉著一雙大拖鞋,偷偷溜出了觀察室。 她進了水房,對著墻上的大鏡子使勁照了照。 現在的她,果然是個五歲的小娃娃,一頭齊耳短發,眼睛黑黑的,亮亮的,看著十分乖巧,和她小時候的面相簡直一模一樣。 她皺了皺鼻子,擺出一副怪模樣。 哼,人小心不小。 等出院后,她就能當個小神童。 黎元元沿著走廊,一路直走,來到了掛號室。 她悄悄趴在門邊,透過門縫往里一瞅。 只一眼,就看到對面墻上掛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贈:邊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二團場部衛生院,為人民服務……一九七零年十一月”等字樣。 黎元元心說,這里果然是七十年代的邊疆農場,也就是著名的軍墾兵團。 她飛快地回想了一下,按照兵團建制這里應該是邊疆南部,在一片綠洲之上,也是著名的產糧之鄉。不過,這里與爺爺奶奶所在的農八師相距一千多公里,也就是說距離北疆的“魔鬼城”十分遙遠。 她暗自惋惜。 想不到自己一下子跑了這么遠? 在這個交通不便的年代,這給回家之路又增添了幾分難度。 黎元元繼續打量著室內,見桌子上擺著一只馬蹄鬧鐘,時針指向了上午十點半。邊疆這邊有時差,比內地晚兩個小時,這會兒就相當于內地的八點半,正好是上班時間。 看到這只馬蹄表,她忍不住又瞅了瞅。 這種機械鬧鐘,在二十一世紀已很少見到。不過,爺爺奶奶家里還保留著這么一只古董,她手癢癢時,還擺弄過。 在馬蹄鬧鐘的背面,有兩個帶耳朵的旋動鈕,是管上勁用的,還有一個圓形鈕,是管定時的。只要調好時間,給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