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6
個教訓就好,以后別胡亂說話?!?/br> 正文 第329章 女帝師五(54) 銀杏嘻嘻一笑:“就知道姑娘是最寬厚的?!闭f罷揚起胳膊,樓下的小錢雖提著斧子,卻早眼巴巴望著樓上了,見銀杏揚臂,扛起斧子一溜煙往前面去了。 高旸入府時,我仍在露臺上坐著。一輪紅日孤零零懸在汴城的瓊樓玉宇之間,把灰蒙蒙的天空映成一片赭紅。城墻上的旗桿影影綽綽,旗幟飄飛如煙。河水暗沉,舳艫偃帆。群鳥飛過落日,像飄起黑色的雪。風中還有淡淡的焦冷氣息。 高旸腳步雖輕淺無聲,我卻聞到他新皮甲的刺鼻氣息。 夕陽終于隱沒,西方已是一片深青。高旸嘆道:“能與你好好看一次日落,是我多年來所夢想的。不想能在出征前看上一回,死而無憾?!?/br> 高旸本是暴戾嗜殺之人,說起情話偏生如此柔婉動聽,怨不得智妃那樣一個美貌剛烈的風塵女子竟為他白白誤了性命。我不想回答,亦不知該如何回答。 高旸笑道:“你還在惱我?” 我這才起身行了一禮:“不敢?!?/br> 高旸扶著欄桿,目光馳遠:“已到這一步,實是騎虎難下了?!?/br> 我想起啟春“偶然提起”武庫爆燃、父親免官的往事,不禁譏諷道:“‘騎虎難下’?玉機險些忘了,殿下的府中,也有一位獨孤氏[118]?!?/br> 高旸一怔,轉身笑道:“你在說春兒,還是說你自己?” 我哼了一聲:“殿下會如何處置濮陽郡王?” 高旸笑道:“你剛剛替他求情,他就隨高思誠謀逆。這般不成器,又何必多問?” 我追問道:“殿下會處死他么?”高旸在我的躺椅上坐下,雙手撫膝,仰面看著我,目中閃爍著野獸的殺意。我心中一痛,“濮陽郡王才只有十一歲,他哪里懂得——” 高旸笑道:“十一歲?我十一歲的時候,姑母已問我想不想做皇帝了,你十一歲的時候已預備著進宮選女巡了。濮陽郡王是太宗的兒子,難道還不如你我么?” 我回過身去,倚柱跌坐在美人靠上,一言不發。自古在皇位更替中慘死的皇族多不勝數,濮陽郡王高曄既被逆黨擁戴,自是死不足惜。天已全黑,我與高旸相背而坐,沉默不語。忽見屋中亮起一盞燈,卻是銀杏拿了燈進屋,卻又不敢往露臺上來。 高旸也不勉強,笑道:“既已道別,也該走了?!?/br> 銀杏聽了,這才隔窗道:“啟稟王爺,啟稟君侯,有一個黃臉老漢,自稱梨園琴師,叫作師廣日,在門外跪著求見?!?/br> 高旸一愕,想了好一會兒道:“梨園琴師師廣日,略有耳聞。何事?” 銀杏道:“師廣日想請回庶人高思誠一家的尸首,好生安葬?!?/br> 高旸哈哈一笑:“本朝竟也有欒布、李綱[119]之流,小小一個樂伶,也來搏后世清名么?好吧,倘若他自斷一手,本王就允準此事?!?/br> 師廣日善撫琴,故與喜好音律的睿王成為至交。自斷一手,這于愛琴如命的師廣日來說,無異自盡。我忙道:“且慢!殿下既說師廣日是欒布、李綱之流,那便是義人,玉機門首,不流義人的血。亦不聞屠戮義人之令?!?/br> 高旸笑道:“這師廣日也是乖覺,竟到你的府上來尋我,想必就是吃準了你會為他求情。也罷,那就賞他三五百鞭子三五百板子。他要做義人,總得吃點苦頭才是?!?/br> 我正色道:“春秋之義,‘王誅加于上,私義行于下’[120],殿下既說他是義人,便當以仁心示天下,準他收了高思誠的尸身,好好安葬才是?!鳖D一頓,又道,“再說,玉機這里沒有藤鞭木杖,也從未賞過人板子?!?/br> 高旸一怔:“哪有一大家子的主母,從未打過家里人的?”我不理他,當先進了屋,一徑下樓去了。 師廣日伏在地上,不敢抬頭。我看不見他的臉,只看見他瘦弱的腰背和斑白的兩鬢。不一時,高旸也跟了出來。李威道:“信王殿下與朱君侯出來了?!?/br> 師廣日道:“小人廬州師廣日,叩見信王殿下,叩見君侯?!?/br> 高旸示意李威扶起來,師廣日卻怎么都不肯:“殿下恩準小人所求之事,小人才敢起來?!?/br> 高旸道:“本王本是不答應的,好在朱君侯為你求情。你若準備好了棺木,就去王府將他一家葬了吧?!?/br> 師廣日伏地謝恩,躬身退了下去。自始至終,他沒有抬頭看我一眼。 想起在梨園,他的琴聲曾伴我倚墻一夢。想起陸后崩逝,我被罰去梨園勞作,他特意拿出兩把名琴命我保養,我才不致太過勞累。更想起睿王高思誠曾在他的琴室中懇求我為昌王求情,他的嘆息猶在耳邊:“還記得小王曾與舍弟一道,也是在這方小小的琴室中,為于姑娘的事情請教大人。想不到數年后,竟只剩小王一人獨坐無言。只怕再過數年,小王也不得在此了?!?/br> 一語成讖?;蛟S師廣日并不在意斬去撫琴的手,所謂“匠石廢斤于郢人,牙生輟弦于鐘子”[121]。得知己若此,夫復何求? 自高曜駕崩,汴城中死傷太多,石匠有鑿不完的墓碑,木匠有打不完的棺槨。棺材鋪子的存貨都放盡了,新打的棺木雖然粗糙,薄薄的一副松木板亦須好幾千錢。師廣日傾盡家財,好容易買得兩副桐木和三副榆木的。因無錢置辦墓地,無奈當了一把名琴,在城外圍了一片小園子。我命小錢贖了琴,送去師廣日的門首。 小錢回來抱怨道:“奴婢去師廣日的家中,還沒進去,便已見他家家徒四壁。他娘子正坐在門檻上哭,看見奴婢送了琴過去,謝也不謝一聲。只說,把琴贖回送來做什么?本來只有一把琴下去和死人作伴,現下兩把琴都要入土。死人又不會彈琴,倒不如送去當鋪,還能得兩個錢買塊地。劈了當柴燒,還能混兩頓飽飯。奴婢不等他說完,趕忙走了?!?/br> 我感慨道:“師廣日有兩把好琴,當年我在宮里都見過的。不想他要拿它們來陪葬,他對睿王,當真是一片赤誠?!?/br> 銀杏寬慰道:“睿王不問政事,一生淡泊,死卻這般轟轟烈烈。有知己冒死相送,又有名琴相伴,也不枉此生了?!闭f罷遞了個眼色給綠萼。 綠萼忙以別話岔開:“那師廣日在宮里服侍那么久,當年太宗也曾召他撫琴,論理當得了不少賞賜才是。怎么幾副棺槨就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