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5
—————————————————————— “芳臣,到時候一定要壓住了?!壁w騫一個勁兒地叮囑,他從來不擔心謝麟會表現得不好,就是怕謝麟表現得太好。到時候要是話全讓謝麟一個人說了,別人無論怎么開口三句話就被比下場了,這就冷場了! 畢竟不是當成上課來辦的,是當成討論來辦的。 謝麟道:“我明白的?!?/br> 事情不大,同趙騫參與過謝丞相政務上的謀劃相比,這就是毛毛雨,卻是趙騫正式公開地加入謝麟一方之后策劃的第一件事,他的心中竟然泛起了久違的激動。扇子也不提了,搓手的頻率也高了一些。 孟章也在踱步:“哎呀,這么多的人都要安排好了?!?/br> 謝麟道:“娘子已經作了安排了?!?/br> 石翼看不出不妥來,靜默不語,江先生內心焦慮——空降一個水平很高的人搶飯碗,這感覺真是太不好了!江先生的步子也潦草了幾分,沒話找話地:“要怎么傳出去呢?街頭巷尾的閑談,恐不相宜吧?”販夫走卒與史經文章很不搭,傳話的人目不識丁再傳錯了,以訛傳訛就要鬧笑話了。 趙騫溫柔地說:“不是有書坊嗎?自家人的文章,放在自家書坊里結成個集子,各家發一本,也是雅事?!睍晦k謝家的事的時候,就是不要錢的,圖的是一個方便。 江先生有些急切地道:“要多印幾本以防有瑕疵本子不好看,對吧?” 趙騫笑道:“正是?!?/br> 幾人將步驟再對一遍,覺得沒有問題了,江先生提議:“娘子那里不知道準備得如何了,可否請來核對一下?” 謝麟道:“這是自然?!?/br> 江先生有他的小心思,昔年的事情,都隨著謝丞相的亡故而淡去了,趙騫與謝麟的關系有了極大的緩和,更重要的是,謝麟需要趙騫的本事,就不會疏遠趙騫。而江先生自己與程素素很熟,相處得也算不錯。既來了一個比他接觸的層面更高的趙騫危及了他的地位,不若拉來一個老板娘,自己多一份助力。 趙騫一點反對的意思也沒有,眉毛也不曾動一根,江先生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頗覺無趣。石先生看在眼里,不動聲色地瞥了江先生一眼,江先生頓時老實了。 程素素被請到前堂的時候,就察覺到了這幾個老男人之間古怪的氣氛,與謝麟對望一眼。謝麟道:“那是那件事,準備得如何了?” “嗯,差不多了,先瞞著阿婆。到時候立起圍屏來,請她老人家后面坐著。唔,我想的是娘子們若想留下圍觀,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可交頭接耳,不能戲笑,只怕不能令行禁止?!?/br> 謝麟想了一下謝家女眷的組成,也有些犯難。謝家是個大家族,既有丞相,也有平頭百姓,女眷們的素質也有參差。聽得懂的來聽,誰也不會拒絕,聽不大懂又愛表現喜歡戲笑的就是來砸場子了。 趙騫也知其意,開解道:“不好厚此薄彼的,娘子奉老夫人來聽,請三夫人、四夫人接待女眷就是了?!?/br> 程素素有些惋惜,謝府女眷里其實有幾個頗識詩書的,但是事有輕重,點點頭:“也好?!逼溆喙艽栾埖仁?,便不需要與他們多言了,只說了分派好了任務,各有職司,不會混亂。 到了這一日,城內的族人往城外來,拜祭了謝丞相,又為墓園里安葬的祖先掃一回墓。程素素便安排了人,引他們到別院里來歇息、管待茶飯。安靜地用完了餐,謝麟便說:“喪中不宜歌舞取樂,枯坐委實無趣,滿門書生,不若講書以自娛,如何?” 謝侍郎便先響應:“妙!正得其宜!” 謝麟又說:“祖母前日對我說,你祖父在時,以族中子弟為念。想請祖母簾后評斷,不知可否?” 族中老人皆說:“善?!?/br> 謝麟便作了個手勢,仆僮們上來撤掉殘肴,引生往正堂去。程素素得了信號,去請林老夫人。林老夫人今日又感傷一回,略有些倦,飯也不大想吃。程素素說:“他們那里聚在一起兒講書,請您過去看看族中子弟?!?/br> “我一個老婆子,湊這個熱鬧做什么?” 程素素彎一腰,柔聲相勸:“官人聽說您上次講,阿翁生前最擔心家里人,就找個由頭將大家聚在一塊兒給您看看,大家都好好兒的?!?/br> “你跟他說這個做什么?” 被老夫人責怪了,程素素也不惱,依舊輕聲細語的:“是他的意思,您的事兒,沒有小事?!?/br> 林老夫人心中一暖,先受不住了,落下淚來:“他看好這個家就是了?!?/br> “來嘛,我也想看看他如今講學是個什么樣子?!?/br> 程素素連哄帶騙,將老夫人拐到了正堂。 那里,室內布下了許多厚厚的坐墊,一派古風,人人都覺得自己成了風流名士,縱然早已得到通知有所準備,身臨其境仍不免驚詫激動了一把。兩邊立著屏風,后面環佩聲響,想來是老夫人來了。 謝麟讓謝侍郎等前輩上面坐,眾人皆說:“我們只聽,你是此間主人,學問又高,還是你來主持?!备魅藬⒘俗?,謝麟命人拿了只小壇子來:“學無先后,達者為先,今日不論資排輩,拈閹定序?!?nbsp;卻又使講學這嚴肅的活動帶上了幾分活潑。謝麟又“隨便”抽了一本書,請老夫人隨手翻頁起頭,由諸生引申闡述。 諸人按照拈閹的次序依次講解。諸生見一旁有一小幾,端坐著兩個執筆的中的文吏,知道他們是要記錄下來結集刊刻,都拿出十二分的本事出來。 自午至晚,焚膏以繼。又有族中長輩評定優劣,而謝麟最后作一總結。 不數日,這一次“謝園論經”就被刊刻出來了,謝侍郎額外多要了幾本送人,請人點評,掀起不算小的風浪來。京中議論以訛傳訛,竟將“謝園”傳作了“謝原”,更因論經之地是在京郊謝氏墓地附近,一片平坦,叫做“謝原”似乎也不算錯。京郊就又多了這么一個地名,原本該地的地名漸漸沒人提及了——這是后話。 正如趙騫所設計的那樣,謝麟只拋出一半的內容被云集的各地才子點評,京城吵成一團。此時春闈已過,考中的春風得意眼界正高人也閑,沒考中的氣性大一樣的閑,若能將謝麟這樣一個已有極大名氣的人文章里挑出錯誤來,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刷聲望的辦法!正如初出茅廬的少俠喜歡越級挑戰武林盟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