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4
下打量了一回,滿意地點點頭。表示很合適。 此事謝麟完全不需要再問其他任何一個人的意見就能確定,趙騫的主意很好,完全可以這樣辦。并且招徠學子還需要各種策劃,要做得不著痕跡,他還天天出去蹓自己。到了趙騫這里,只要謝麟一封信就可以辦得到了,甚至不需要單獨寫信,只需在應答族人來拜祭謝丞相的往來書函里提上一句“為安祖母之心”,就水到渠成了。 不服都不行??! 趙先生上輩子大概是屬螞蟻的,見縫就鉆。不過是與林老夫人見了一面,寡婦思念丈夫念叨幾句,就叫他給抓住了把柄。趙騫講完了他的建議之后,還很謙虛地問:“學士看,可有什么不妥之處么?” 并沒有! 謝麟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咬咬牙,很是恭敬地一揖到底。趙騫忙伸出雙手將他扶住,感嘆道:“學士何須如此?想當年……唉……”謝麟小的時候,趙騫也不是沒逗他玩過,真是造化弄人。 兩人看似言歸于好,趙騫便請謝麟先將講稿準備好。謝麟自信地道:“這倒不難,我正在寫心得?!?/br> 趙騫道:“還乞一觀?!?/br> 謝麟取了一疊文稿來,字跡工整卻多有涂改,顯是十分用心琢磨。趙騫學問尚可,叫他自己治學或許是不行,看看文章還是能看出好壞來的,看完之后問道:“學士這是要注?” “不敢,”謝麟謙虛地說,表情卻沒有那么謙虛,“先生還是喚我表字吧,聽著順耳。不過是寫些心得,至于能不能注成,還要看以后。先生之意,如何?” 趙騫大搖其頭。 謝麟心道,你的學問我也不是不知道,說差當然也不差,然而你若學問好,早出仕了呀,你搖的什么頭?口內問道:“是有什么不妥么?” “太妥?!?/br> “這是何意?我自以為學問不壞,可也不至于好到過頭吧?尤其記圣人之言,哪有‘太妥’的?” “不是這文章太妥,而是拿來講,太妥?!?/br> “還請細言之?!?/br> 趙騫說出一番話來,令謝麟也不得不佩服他,趙騫道:“樣樣妥貼,將話說盡,別人還說些什么呢?沒有爭辯,就不能令人印象深刻。譬如做人,正人君子固然令人心折,然而!若小小有些特色,是不是更令人親近?能吵得起來,才能熱鬧起來。芳臣,太好,就是太容易令人習慣,習慣了就容易當成尋常,容易厭倦,不夠吸引人。就像美人臉上的傷痕,有那一道,比沒那一道更讓人記得住。若不肯低了學問,就只講一半,包袱埋在后面!退一步,海闊天空?!?/br> 說著,將一整篇的文章數了數頁數,抽掉了幾張,其余的交還給謝麟:“就講這些,一次講那么多做什么?想要知道,再來請教呀?!?/br> 謝麟恍然!以退為進,還可以這樣搞! 趙先生果然是塊老姜,江、石二人比起趙先生來差的可能就是那么“退一步”,而孟章寧愿自己退一步,也不肯讓謝麟受挫折。 彎一彎腰而得一趙先生,這腰彎得很值,謝麟又彎了一下腰。 第180章 都是套路 “謝氏會興旺下去的, ”謝侍郎語中有無限欣喜之意, “我這便召集族中子弟, 不管別人,我這里闔府上下,是必要去的?!?/br> 說罷,便抬腳往書房里去,親自修書一封與謝麟, 言道謝麟之孝義無可挑剔,誦讀詩書本是謝家的傳統,這樣做既全了人情, 又合了謝氏耕讀傳家的祖訓,他是必定大力支持。 略有些潦草的字跡反映出了謝侍郎此時飛揚的心情。寫好了回信交付來人, 謝侍郎再細細賞玩謝麟送來的貼子, 吃吃地笑了出來。 大家族內有各種爭斗是真,有家族的庇佑、以血緣為紐帶聚集起一大群人來彼此扶持也是真。他的兒子謝理便得益于此, 這般出身的大家子, 出仕不是最困難的,如何走好仕途才是問題, 尤其是最初的一段路。謝理有謝麟的扶持,跟了上了組團建功的大潮流,第一步就走得不錯,這便是家族的好處了。 謝侍郎當然希望整個家族好起來。 原本謝侍郎以為, 自謝老丞相過世之后, 謝家要略消沉些日子。謝侍郎是有自知之明的, 家族之內,他或許可以因為目前官職頗高、輩份也不低,能夠拿不少主意。但是,一個家族是否興旺不止是看對內,更多的是要看對外,他連尚書都不是,進政事堂的希望也不大。整個謝家,是要暫離那個最頂尖的圈子幾步的。 以人才層次而言,是差不多一代人的時間,雖然不會脫出了大圈子,小圈子總要差一點。若是謝淵還在,情況就會好很多,可惜他死了。謝麟畢竟年輕,謝丞相在時,容易襯得謝麟身上的孩子氣明顯,即不夠成熟,需要謝丞相給他攔著才能不犯錯。 沒想到,謝丞相不是謝麟的磨刀石,卻是他的劍鞘。老人家一旦故去,謝麟的鋒芒就顯露出來了。 “能省十年?!敝x侍郎默默地算了一下,不用一代人的時間,以謝麟目前表現出來的素質,或許不用等一代人的時間呢。 真的是太好了! 狀元講學,若只是聽那么一兩次課,就是個噱頭。要長久的、收作學生的,才是有價值的。像謝麟當年經常往族學里去刷臉,大家是很歡迎的,如今這般聚集全族,只為安慰老太太,是謝麟欠大家一份人情。 謝麟卻又做了另一樣安排,并非他登壇宣講,而是以“族人難得一聚,借此機會,各抒己見,輯錄在冊”的形式,以“家族盛會,祖母旁觀”來定性。說明這次的講課并不是逗老人玩,而是實打實的各展其才。 這一手玩得就很漂亮了,無怪謝侍郎要高看他一眼。無論哪個家族,有這么一樣極高雅的、有極高文化修養的盛會,都是值得稱道的。 謝侍郎傻樂了一陣回過神來,尷尬的咳嗽兩聲,站起來踱步,思索著如何游說幾位族親。到得約定的日子,謝侍郎已將全族串連了起來,精選了族中十余名學術上有些水平的子弟作為到時候可以與謝麟討論的人,其余人只得旁聽而已。長輩們在一邊作個品評人。 一切準備妥當,便等著演一出好戲了。 此時,謝侍郎并不知道謝麟還有建書院的打算,只是遺憾——可惜這樣的事情不能經常做。 ——————————